当前位置:主页 > 杂文精选 >

再论张之洞的成就角色

发布时间:2014-07-24 11:36

  作为清流健将、洋务殿军、新政主角的张之洞,集众多角色于一身,构成了一个复杂多样而影响强大的角色团。尤其是张之洞的成就角色,既标志着张之洞的人生成就,又标志着他的历史地位,也反映着中国社会的兴衰变迁。笔者在《沧州师范学院学报》2012年第2期上发表了《张之洞的成就角色— — 影响中国近代社会思潮的思想家》,简略地探讨了张之洞“中体西用”思想的影响。本文探讨张之洞《书目答问》的地位和影响,汲取前人的研究成果,略述自己的管窥蠡测之见,以请教于大家。

  一、《书目答问》求学的津梁光绪元年(1875年),张之洞任四川学政,因“诸生好学者来问应读何书,书以何本为善。偏举既嫌缝漏,志趣学业亦各不同”。(书目答问略例,第 册P9823)为回答有关问题,撰成《书目答问》四卷,分成经史子集丛五部,每部又分为若干类,既遵循了经史子集四部分类法,又有所发展,方便实用。精选约举,收录两千余种重要书籍,并简明扼要地介绍作者简况、书籍内容、体例类别、版本情况等,对初学者具有指导入门的意义。书后附有《清代着述家姓名略》,分门别类列举了着名学者的姓名籍贯,以便从中窥见清代学术的渊源流别,开阔学生见闻,分别书籍良槽,从而使初学者知道“读书不知要领,劳而无功;知某书宣读而不得精校、精注本,事倍功半”的道理,学会“分别条流,慎择约举,视其性之所近,各就其部求之”的方法,以起到“令学者读书即可得师”的作用,由此开辟了中国近代目录学中指导治学门径的推荐书目新门类,∞成为人们求学的津梁。

  四川、湖北等张之洞担任过学政的地方利用张之洞主持镌刻《书目答问》的书版进行多次刷印,各省学政翻刻《书目答问》,作为颁给诸生成绩优秀者的奖品,张之洞的学生在各地翻刻《书目答问》,更多的刻书坊、出版社印行《书目答问》,还有些学者注释《书目答问》,补注《书目答问》,使得《书目答问》的版本众多,雕版印刷本、石印本、铅印本、抄写本、笺注本、批注本、补注本等应有尽有。“百三十年来,张之洞撰《书目答问》屡经翻刻重印,为之校补注疏者亦甚众,两者相加恰百种。这是近代别的着述不可能比拟的。”流传海内,几于人手一编,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二、《书目答问》对学者的影响张之洞的《书目答问》一问世,就获得众多读者的好评,获得了许多学者的热情推荐,深刻地影响了中国近代以来的几代学人。

  光绪五年(己卯,1879年)二月,李慈铭称:《书目答问》“今日阅之,所取既博,条例复明,实为切要之书。”同时,又指出《书目答问》的不足之处。李慈铭学识渊博,敢于表明自己的看法,甚至当面折人议论臧否,因此,对于《书目答问》肯定其成绩,认为它是所取博、条例明的“切要之书”,抓住了其书的特点。

  光绪十九年(1893年),康有为在桂林讲学,谈到目录之学时说:“精要且详,莫如《书目答问》,版本最佳。”认为:“每部值银数分,可常置怀袖熟记,学问自进。梁启超自称:“启超本乡人,瞢不知学,年十一游坊间,得张南皮师之《籀轩语》、《书目答问》,归而读之,始知天地间有所谓学问者。” 这是戊戌变法代表人物康有为、梁启超的评价、体会与推荐。陈庆年曾说:“南皮学问文章,足为师表。余读《辅轩语》、《书目答问》后,奉为指南。”(1)这是张之洞幕僚读后的感受与体会。

  鲁迅告诉青年们,研究中国的传统文化,要“靠着张之洞的《书目答问》去摸门径”。这是长者鲁迅的经验之谈和谆谆告诫。余嘉锡认为:“欲求读其书而知学问之门径,亦惟《四库提要》及张氏之《答问》差足以当之。”E6]指出这是治学的入门之书。余嘉锡曾对陈垣说过“他的学问是从《书目答问》人手”。对于《书目答问》的研究乐此不疲,“手录的各家批校本《书目答问》,用四五种颜色的墨,密密麻麻,写满了书头,每个字都是一笔一画,端端正正。”陈垣讲:读《书目答问》,“觉得这是个门路,就渐渐学会按着目录买自己需要的书看。”⑥这是着名学者余嘉锡、陈垣的亲身经历与经验的总结。

  长沙举人陈云峰曾在扇面上题写“读书贵有师,尤贵有书。乡村无师又无书,笔耕文化传播,但书即师耳。张之洞《书目答问》即买书之门径,《辅轩语》即读书之门径,得此二书,终生受用不尽,”以此勉励徐特立。⑦徐特立马上跑到书铺买了《书目答问》和《辅轩语》带回家,当作自学指南。

  当代学者许逸民、常振国说:朝夕披览《书目答问》,粗知“读书不知要领,劳而无功;知某书宜读而不得精校、精注本,事倍功半”的道理,进入了学术研究的大门。诸如此类的经验之谈,见诸文章记述的不胜枚举;深受其益,而未见诸文字表述的更是难以统计其数。余嘉锡以《书目答问》作为上目录学课的课本。

  胡适1934年4月以《书目答问》赠送给学生罗尔纲,罗尔纲写上“这是一部最方便的中国学目录。书此以志吾师的嘉惠”的留言。王重民在北京大学开设《书目答问》一课,“采用了《书目答问》作课本,通过它学会四部分类,并认识每类中主要的古籍”,达到“既有重点,又通达了古籍的体系”的教学目的,并直接手持《书目答问》原书上课。

  《书目答问》问世以来,一直在起着求学的津梁、教师教学课本等等多方面的作用,影响了众多的读者,引导他们进入了学术的殿堂,成就了事业,成为了学者。

  三、《书目答问》对后世的影响时至今日,多种版本的《书目答问》依然流传于世,范希曾的《书目答问补正》由中华书局、三联书店、上海古籍出版社、江苏古籍出版社、江苏广陵书社、北京燕山出版社等多家出版社出版。仅在2011年,来新夏、韦力、李国庆的《书目答问汇补》,孙文泱的《增订书目答问补正》,由中华书局出版;徐扬杰的《书目答问补订》,由湖北人民出版社出版,一年中就有三部研究着述问世。时间是着述的无情杀手,众多论着在时间的长河里被淘汰了。叶企孙说:“写文章要经得起时间的考验,一篇文章30年以后还站得住,才算过得硬。任何时代都会写出很多东西,但能作为珍品留传下来的只是极少数。”《书目答问》流传了一百三十余年,生机依然,风采仍存,仍然在产生着积极的影响。



本文编号:501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qitalunwen/5015_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25460***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