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述走出儿童智力开发的误区
近年来,一句经典的不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不知令多少家长为之心动。儿童的吃喝教育等消费无不渗透着大人们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心血。市场上从孕妇食品书籍开始,到儿童食品书籍,凡是能与促进孩子智力发展沾边的商品都很畅销。打着各种旗号的亲子班受到越来越多年轻父母的追捧。有的家长为了让孩子能有一技之长以后立于不败之地,一岁便开始让孩子认又字,背唐诗,学外语,学绘画,上幼儿MBA。
从家长的角度看,当自己的孩子掌握一两项超越年龄、超越智力水平的技能时,无疑意味着孩子在智力上的极大优势。这种优势不仅意味着在未来的角逐中可资利用,更是许多家民在茶余饭后炫耀自己教子有方的资本。
于是,当个别孩子实现了神童的目标之后,越来越多的家长便投身于这场人为地造神运动中来,如此周而复始,最终导致了我们整个民族的家庭教育,完全陷入了单纯强调孩子智力开发,甚至技能开发的怪圈之中。在家长们浮躁而又急功近利的思维背后,受到伤害的却是我们的孩子。
的确,大自然中最先绽放的几朵花总能让人眼前一亮。不过早开的花必竞难以结好果子。人的培养.也要遵循类似的规律。研究发现,人的心理能量是一个呈抛物线的定数,从出生到三十岁左右是能量慢慢积累到达高峰的过程,所以三、四十岁这段时间是人成长、创造的高峰期。现在大家对教育的一个理论是说,如果一个人在早期教育中投入过多的精力,那很难再保证他在人生三十岁以后出现高峰期。为什么呢?因为一个人在十岁、二十岁的过度高峰.会让他成为公众人物,他以后的受关注程度再也达不到早期的程度了,比较之下,他会产生自我感觉的失落,以后的人生反而更容易走进低谷。另外,人的时间是个常数,孩子在较多的接受智力方面训练的同时,他的社会性能力发展的时间便被挤占了。我们说发展良好人际关系和倍感沟通的能力也是成功人生不可缺少的。
我们以世界上最若名的落马神童西迪斯为例,来说明这个问题。他是有史以来智商测试分数最高的天才。他有优越的先天遗传条件:父亲是哈佛大学的心理学教授,母亲是那个时代屈指可数的女性医学博士之一。父母对他的教育可谓倾尽心血。他们在婴儿床周围挂上各种英文字母。他出生后不久.父母每天指给他右,念给他听。所以他6个月就会认英文字母:2岁能看懂中学课本;3岁能流利的读写:5岁时看到家里的骨徽标本,对人体发生了兴趣,笔耕文化推荐期刊,从而开始学习生理学,不久后拿到开业医师考试合格的成绩;6岁上小学.入学那天早上读一年级,中午母亲去接他时已经读三年级,当年获得小学毕业证书:9岁他通过了哈佛大学的入学考试,但是校方觉得他年龄小,叫他等了两年,过11岁才让他进入哈佛大学;入学不久他给父亲、爷爷辈的教授们作了有关高等数学的主题演讲,受到广泛好评。可是他生活低能,缺乏社交能力,在哈佛大学只读了一两年就因不会与人相处,精神负担过重而休学,最后一事无成英年早逝。
自然,这不是他的错一一我们怎么能要求一个十几岁的少年在心理、思想以及为人处事上,达到成人的标准?我们怎么能强求一个十几岁的少年去融入成年人的世界?西迪斯没有错,他的失败缘于大人们给他加上了超出他承受能力的负担。西迪斯是一株被活活拔离了泥土的苗,当大人们为这种自以为是的助长而喜形于色的时候,他却开始枯萎了。也许我们不能说这是西迪斯躲不开的宿命,但可以断定的是,不论换了哪一个孩子,如果被拔苗助长,那么就必然是在劫难逃。
培养神童是今天许多家长乃至学校心中解不开的情结。或许世界上真的有神童但那也是可遇不可求的,并且肯定是凤毛麟角。现在的问题是,在神童情结的驱动之下,我们许多大人竟然以为可以找到一个模式来制造神童。这种模式的可怕之处就在于无视孩子成长的普遍规律,只是在智力上进行超前超前再超前的所谓开发,以牺牲孩子天真甚至健康的代价扎进学科知识的激涡,而孩子成长不可或缺的非智力因素则成了神童情结的牺牲品。
超前教育实际是缩短了人的成长过程,但这种缩短必须遵循孩子成长的规律。人要经历的事情必须要经历,不能用单方面发展取代了多方面的发展。生理、智力和心理协调的发展才是和谐的,才是真正的成才之路。施用激素催熟催肥的果蔬、鸡鸭,如今在市场上已变成乏人问津的另类。为什么对E孩衷子的催熟催肥我们不仅毫不在乎.而且还在乐此不疲呢
当然也有早期教育开展得十分成功的家长,比如人材魔术师蔡笑晚。蔡先生的早教除了重视孩子的智力开发.还非常注重意志品质和处事方法的培养。为了让孩子们有强健的体魄,他在简陋的条{II下搭建健身设施,甚至组织他们进行杂技表演,几乎孩子健康成氏的方方面面他都考虑到了。我们设想一下.帮助孩子成功成才的这辆车需要四个轮子同时转动,如果只有智力这个轮子转得快,其他三个轮子跟不上,这辆车肯定会出问题。
本文由整理发布,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编号:538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qitalunwen/538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