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杂文精选 >

法官制度改革的几点思考

发布时间:2014-07-24 12:01

  强化审批的初衷,笔耕论文新浪博客,是担心法官素质不高或担心法官权力大了会搞鬼,于是"层层把关,层层审批"。但这样做的结果只能养成法官的惰性,使法官不思进取,根本不利于法官素质的提高。责任制的实行不仅能够最大限度地调动审判人员的积极性,增强其工作责任心,努力保证办案质量,而且杳助于促使审判人员加强业务学习和培训,努力提高办案能力和素质。在德国法院内部,审判管理和行政管理分为两大系列,法官相对固定在某个合议庭或某专门审判委员会审理案件,每年由院长调整一次,除开庭办案外,平时可以不坐班。院长的职能主要是审理案件、确认合议庭和审委会人员、协调各专门委员会之间的关系。法院行政管理权由司法部门任命的最高行政长官行使,负责法院的财务管理、法庭管理、安全保卫、资产购置、设备管理、书记员管理等行政性事务,保证法院的正常运转和法官正常行使审判权。使法官将自己的精力全身心投入审判业务,提高审判质量,提高法官在社会的地位。

  弱化等级制度,确保法官独立因为法官作为一项特殊性的职业,其权力的行使具有两大特性:一是均等性,法官之间不存在权力的高低、大小之分;二是终局性,法官之上不允许再有法官凌驾。现在我们把法官的级别分为四等、十二级,等级的划分过于细致和繁琐。法官与行政机构或者军队的情况不一样,它是一种反等级的职业,法官有资格深浅之剔,但并不意味着资深法官就可以命令资浅法宫。在对法官队伍进行分流和淘汰后,通过选任,建立一套竞争激励机制。

  基于国情,我国可分阶段进行改革,对现职法官(具有法官职称的)进行严格考核、适当分流,以减少法官总体数量,提高坐堂办案法宫的素质:设置科学严格的审查程序,努力营造选贤任能、优胜劣汰的机制,把优秀人才选出来,委以重任:把不适岗的人员选下去,培训提高。

  同时,法院还应科学的配置审判资源,实行科学的案件流程管理。审判方式改革应首先从法院制度功能的分离入手,才可能真正实现法院的职能转换。美国联邦法院法官爱德华兹认为复杂而成熟的司法机构在受到精心设计的制度约束的同时可以拥有极大的权威。在司法制度发达的国家〈如美国),法官之所以拥有极大的权威和极高的地位,原因是他们拥有的权力极为有限。而相比来说,正因为水平并不高、能力并不强的法官拥有如此大的权力面,在行使时又如此地主动和投入,所以我国公众很容易对他们的裁决的合法性、公正性自然而然地产生信任危机。

  所以在当前对法官选任制度进行改革时,如何将一个法官的权力限制在合理范围内就显得特别重要。目前可以考虑借鉴工厂流水线操作的方式,使每个法官只能负责一个程序段的审理,实现立案与审理分开、审理与执行分开、审判与监督分开、调查与审理分开、送达与审理分开,从制度上防止法官独权专断,确保司法公正。在人员配置上,考虑到现实状况可采取这样的模式,即负责审查立案的法宫,可以是年龄较大,工作经验丰富,具有一定审判经验的老法官:搞流程管理的可以是较为年轻的法宫,要求是熟悉诉讼程序、熟悉计算机操作、具有一定组织协调能力、具有一定社会经验的人坐堂审判的人要求是具有扎实的法学理论功底、具有丰富审判经验、具有很强的文字写作能力的中青年法官:摘审判监督的人,应该是审判经验丰富、为人正直的资深法官。在现阶段要特别注重和强调法官应当具有丰富的社会实践经验,以纠正偏面强调学历的不当倾向。美国联邦法院大法官霍姆斯曾断言:法律的生命不在于逻辑,而在于经验。正因为司法是一项专业性、实践性很强的职业,如果不让具有丰富司法经验的人充任,将会因司法裁决的低劣质量以及司法的腐败和不公,而使司法权陆入危机。同时,探索法院内部人员多序列管理的体制,合理配置人员,这点也很重要。法院内法官和书记员、执行人员、司法辅助人员、司法警察等应单独序列管理。法院内除法官编制独立外,其他人员均应列入国家行政机关的公务员编制:对各序列人员规定不同的任职条件和技能要求,设置不同的上升通道,确定不同的管理模式。对法官实行司法管理模式,而对其他人员采用行政管理模式:对不同序列的人员在法院内部的流动做出限制,法院不能自行安排不同序列人员在内部流动,本人要求流动的必须通过向社会公开举行的招考。

  对全国法院系统正在实施的法官等级制度,可以通过最高法院重新做出司法解释的方法,采用老人老办法、新入新办法,达到模糊法官行政级别、减少同级法院法官之间的等级设置,最终设法解决我们现行法官管理制度中的行政化和官僚化问题。在法院中,也要明确区分法官与法院中其他辅助人员的职业界限,最主要的是只选任最优秀的法律界人士担任法官:当然像法官服这一体现法宫职业特殊性地位的标志,只能由法官享用也是非常必要的,以迅速促成法官共同体的形成,防止法学家贺卫方先生所担心的"劣币驱逐良币"现象的发生。

  本文由整理发布,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编号:546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qitalunwen/546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bf6cb***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