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析《名利
《名利场》真实地再现了19世纪初英国上流社会的世态炎凉,反映了当时的整个社会,尤其是中上层社会,人人追逐名利,互相倾轧的现实。萨克雷通过对一群中产阶级和上层阶级的人物的描写,展现了中产阶级的崛起过程和取得的初步成果。作品通过刻画两位女性人物利蓓加·夏泼和爱米丽亚·塞得利,反映出两种截然不同而又相互关联的命运。透过这两个女人的悲欢离合,萨克雷关注了金钱至上和具有阶层意识的男权社会中女人的地位和角色,笔耕论文,抨击了提倡维多利亚婚姻家庭观的腐朽、虚伪的社会。在小说中,萨克雷用幽默的笔调、辛辣的讽刺,成功地塑造了活跃在名利场上的众多人物。然而作者在对小说人物刻画时没否定或肯定哪个人物,正像小说副标题一-"没有英雄的小说",小说中确实没有什么"英雄"可谈,但小说中各类人物形象却栩栩如生。也许这就是这篇小说之所以能长久影响的魅力所在。
自人物的描绘所体现出来的势力、金钱、仁爱,是小说的主题。在女性主义批评理论的观照下,出于对女性的同情促使萨克雷在其作品中塑造了一个维多利亚时代的叛逆者利蓓加这一女性形象,以及她的陪衬一一"家中的天使"爱米丽亚。萨克雷对女性的同情一方面源于他自身的生活经历及其与女性的密切关系;另一方面,他所处的那个时代女人的生存状况以及社会对女人的偏见和歧视也引起了他对女性的同情。小说中的主人公利蓓加出身卑微,是一个穷画师和流浪舞女的女儿。父母早逝,在利蓓加17岁时,她被托孤给平克顿校长,可是校长是一个势力小人,利蓓加因为没有依靠,而在学校半工半读,并受到种种不公平的对待,她意识到只要有金钱或者地位,才能被人高看→眼,所以一心想改变自己的命运,改变自己备受冷眼的处境。走出校门后,利蓓加到爱米丽亚家做客,爱米丽亚家优越的生活条件使她感到了金钱的魅力,于是她想寻求到一个有钱的丈夫,通过婚姻达到自己出入上流社会的目的,她先后句引了克里牧师,爱米丽亚的哥哥乔瑟去,罗登等人。为了跻身于上层社会,她献媚取巧,说谎欺诈,无所不为。为了在上层社会有自己的位置,她出卖了自己的青春,有时陷入困境中,却从不灰心,为了达到目的,她不择手段,通过自己的努力和诡计,由一个穷教师成为一个军官的太太。在那个年代,婚姻有时候可以决定一个人的命运,利蓓加通过不断的努力,开始吸引了上流社会的注意,并在社交场合中开始体现自己的核心位置。
利蓓加曾放荡不羁,针对奥斯本的调情纯粹属于报复的心理,在她内心深处总有应该与爱米丽亚拥有一样待遇的想法。她坚强、有胆识、能吃苦耐劳。在克劳莱府上,能讨得太太的欢心就是她的成功的表现。从她的身上,我们听到处于底层社会人们的心声。为了生计,他们追求并反抗着。同时,从她身上我们看到了一种积极进取的精神。在这部投有英雄的小说里,与之共存的另外一个重要人物就是爱米丽亚。
爱米丽亚生长于富足的中产阶级家庭,又受过良好的教育,她无忧无虑,虽胸无大志,却有着受人宠爱的魅力,可谓集万千宠爱于一身。她待人宽厚和气,无忧的生活让她对未来充满乐观,也正是爱米丽亚的财富使她与利蓓加有了不同的命运。她把爱情与命运都托付给了丈夫-一一花花公子奥斯本。而奥斯本却不改孰绣子弟的本性,整日在外胡混、赌博,他不但嫌弃爱米丽亚,还想与利蓓加私奔,爱米丽亚在家倍受冷清与寂寞。然而,爱米丽亚没有责备丈夫,只是独自伤心。滑铁卢战役中,奥斯本牺牲。从此,她对生活迷失了方向,直到儿子出生。她矢志不嫁18年。奥斯本的死使她忘记了他的过错,把他视为心目中的偶像,而将真心爱她的都宾放在一边。
本文由整理发布,转载请注明出处!
在《名利场》中,利蓓加在性格和遭遇上都与爱米丽亚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在学校的时候,利蓓加不如爱米丽亚受欢迎,她受尽了侮辱,没有人把她当做朋友,离别的时候也没有人为她的离去而流泪。从小就受到欺凌的利蓓加也因
此变得越来越尖锐刻薄、爱慕虚荣、争强好胜。她委曲求全,内心充满仇恨。生活中的种种不平,使利蓓加逐渐认识到,在这样一个弱肉强食的社会里,要想立足于社会,就必须找到一个有权有势的丈夫作为自己的依靠,这也是她对生活的追求与把握。爱米丽亚优越的家庭条件和生活环境都成为利蓓加追求的目标和为之奋斗的指向标。两人的交往使利蓓加从一个原本坚强、有胆识、能吃苦耐劳的善良女子一步步地变成唯利是图、附炎趋势、利诱、献媚的角色。
小说中的都宾是一个痴心郎。他明知对爱米丽亚的爱情没有结果,还一味地把感情放在爱米丽亚身上。实际上,都只是一个寄托爱米丽亚空虚的港湾。在小说中,我们可以看到作者把都宾对爱米丽亚的爱称为"痴爱"。虽然都宾一心一意爱着爱米丽亚,但爱米丽亚与奥斯本一见钟情时,他不但保持缄默,还亲自促成了奥斯本和爱米丽亚的婚姻。
本文由整理发布,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编号:550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qitalunwen/550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