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高中教育论文 >

论林语堂的空气教育观分析及其借鉴意义

发布时间:2014-07-24 12:17

  1、教育的宗旨是立人:关于教育宗旨,林语堂先生强调毅育是让学生成为一位读书人,而不是仅仅为了成为一位学士、硕士、博士,他报评教育就是为了升学,教人念书,而是努人做人的状况。在林语堂看来,一个人经过教育之后,最大的好处是懂得了"人情事理"教育的宗旨在立人。

  2、教育的核心要素是师长为了实现教育立人的宗旨,学校教育不能闭门造车。林语堂先生批评了那种把学生与外边的社会隔开,与天然嵌入群分离,既没有师长的切磋,又没有父兄的训导,只瞎着眼早念书,午念书,晚上义念书的现象。在林先生看来,空气教育的要素,除了学校自然环境外,更要紧的是师长..理想大学应该是一大班瑰异不凡人格的吃饭所,是同中贤才套萃之区,思想家科学家廉集之处,使学生日日与这些思想家科学家交游接触,朝夕谈笑,起坐之间,能自然地受他们的诱化院养引导鼓励,并且是这里可以碰见一位牛顿,那里可以碰见一位佛罗特,东屋住了一位罗素,因屋住了一位拉斯基,前院是惠定宇的书房,后院是戴东原的住所"。"教育"二字,应该解做一种人与人的关系,不应当解做一种人与书的关系,一个没有学问的人因为得与有学间的人夭夭接触,耳濡目染,受了他的切磋硕册,传染着他的好学兴味,学习他治学自飞方法,笔耕文化传播,明白他对事理的见解。

  二、对学风建设的启示

  1、师生关系是空气教育的决定性因素。空气教育,强调的是教学课堂和毅材以外的教育环境或风气,美国课程理论专家杰克逊在《课堂中的生活》一书牛把教育环境或空气命名为隐性课程。院性课程包含学校的自然环境建设、校匠的布局、搭配、色彩、音响和人文教育展示、成就展示、雕塑和警示语的展示等。也包含社会环境的建设:制度、组织、衬会实践、师生交往等。笔者认为,师生关系是隐性课程中最生动最人性最具感染力的因素,起决定性作用。正所谓"亲其师,信其道..师生间情感建立的好坏对教育教学效果有较大影响。教师情感影响着学生对教师及其所教学科的态度。

  如果教师对学生缺乏情感交流,学生就会对教师疏远、并把这种情绪转移到教师所教学科上,造成学生积极性不高,实践证明,学风状况主要而且首先取决于教风状况,有良好的师生关系,才能形成良好学习的风气。

  2.高校师生关系的疏离影响空气教育的实施。笔者分别从学生和专任教师两个方面,以问卷方式,就师生关系进行调查,调查中有54%的学生没有过课外与专任教师交流的机会,只有12%的学生与教师有比较多的交流;43%的学生不记得曾经授课的教师的姓名,38%的学生表示在课堂外遇见专任教师互相不招呼,因为害怕老师不认识不理睬自己,28%的学生认为教师难以亲近,彼此很难选行正常的情感交流;只有15%的学生觉得与教师相处十分愉快;32%的学生认为教师不想、不愿、不主动与他们沟通。73%学生说跟不愿意与教师交心,77%的认为学生的学习状态决定于跟老师关系的亲疏;80%的学生说没有自己很喜欢很感谢的教师;82%的学生说没有让自己感动、敬仰的教师,88%的学生说没有遇到过让自己想模仿学习的教师,90%的学生说没有遇到过改变了自己的教师。

  调查中76%的专任教师认为与学生深入交往是辅导员或班主任的事,自己的职责是上好课,提高课堂教学质量,52%的专任教师认为师生交流,学生应该主动,而不是教师主动,43%的教师说没有时间也没有地方与学生进行交流,14%的专任教师表示愿意和学生交流,但是感觉交流不畅,很难找到共同的话题。

  这些调查数据说明了高校师生关系的疏远和淡漠,虽然问题是师生共同造成的,但我认为主导因素在教师方面,不少学生说高校老师往往"现身"于课堂,而"隐身"于课余,课堂是师生,课外是路人,师生之间只存在简单的授课与被授课的关系,师生能坐下来近距离接触和讨论竟成了一种奢望。

  3、重建师生关系,构建空气教育。在今天高等学校,由于组织和体制的原因,思想政治工作人员和专任教师泾渭分明,教书与育人在很大程度上相互疏离脱节,虽然"教书育人,为人师表"的师德规范也屡屡提起,但收效不大,师生关系的疏远、感情上的淡漠等,随着市场经济和高校不断的扩招,有越来越突出的趋势。

  苏霍姆林斯基给了我们一些解决问题的提示:他说用环境、用学生自己创造的周围情景、用丰富集体精神生活的一切东西进行教育,这是教育过程中最微妙的领域之一"。师生关系既是苏霍姆林斯基所说的教育过程中最微妙的领域之一,也是杰克逊所指称的学校隐性课程建设的重要内容,同时是林语堂所谓空气教育的要素。

  同时,笔者认为,高校应该进一步开门办学,广招天下贤才名流,为学校教育所用。改革开放兰十年来,通过在市场经济大潮中拼搏历练,各个行业都涌现了大批杰出人才,成为一方名流,引得众人注目,更成为青年大学生追随、崇拜和效仿的偶像,这是高校教育可资利用的优质资源。本着学高为师、能者为师的观念,大学可以通过适当的选拔方式,把当地各类精英人物聚集到自己的磨下,营造一个人才济济、群英萎萃的校园环境,发挥他们对大学生的巨大影响力,延请他们担任客座教授,或者给学生开办各类讲座,或者邀请他们适当参与学生的活动,甚至邀请他们入住校园,成为学校大家庭里的一员,大学生随时随地可以得见其风采,感受其思想,可请教可追随,形成师生朝夕相处,老师耳提面命,学生习得而成的氛围。威尔逊说,看书不一定使人成为有思想的人,但是与思想者交游,可以使人成为有思想的人。用林语堂先生的话说,就是让他们向大学生冒烟..用炯气把学生熏透"。

  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教育艺术在于,要使人的关系、成人的榜样和言语能教育人。在构建学校空气教育中,要转变观念,大力扩展"师"的外延,丰富"师"的内涵,不分年龄、种族、职业、阶层,但凡有才有德,堪为学生表率,都在延请之列。不拘一格择良师,把高校建成聚四海名师,育天下英才的真正的大学。

  360期网拥有强大的论文做后盾,代写代发论文就找!



本文编号:581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qitalunwen/581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bf86b***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