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管理论文 > 企业管理论文 >

中央企业战略重组及其国际竞争力提升的制度创新研究

发布时间:2015-01-04 21:36

 

【摘要】 在经济全球化的浪潮下,中国国有企业国际竞争力问题逐渐成为政府、企业和学术界关注的热点问题。竞争力是关系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决定性因素。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只有那些经营灵活,不断创新,富有竞争力的企业才能长期生存;而那些缺乏活力,反应迟缓,缺乏创新,没有竞争力的企业终将被市场淘汰。当前中央企业是我国国有经济的主体,是国有企业保持对国民经济的影响力、控制力和带动力的中坚力量。在当前全球竞争的背景下,国务院国资委要求中央企业积极实施“走出去”战略,充分利用两个市场、两种资源,提高国际竞争力。培育和发展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企业集团,提升中央企业的国际竞争力需要采取多种措施,从国际跨国公司发展的经验来看,积极实施战略重组是企业快速成长的有效途径,也是一项重要的企业战略举措。后金融危机时代,国内外市场存在大量的战略重组的机遇,但也暗藏着风险,如何抓住历史机遇有效提升中央企业国际竞争力,培育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知名品牌和国际竞争力较强的大企业集团,是一个迫切需要研究和实践的课题。虽然企业竞争力问题一直以来是理论界和实业界研究和关注的热点,但针对中央企业国际竞争力的研究却较少,尤其深入研究中央企业战略重组与国际竞争力提升关系的就更少。因此,研究中央企业战略重组及其国际竞争力提升问题不仅具有重要理论价值,也有着重大现实意义。本文在深入研究企业重组和国际竞争力相关理论的基础上,从多学科、系统性和动态发展等研究角度出发,将产业组织理论、交易成本理论、竞争优势理论和博弈论相结合,以中央企业战略重组和国际竞争力提升为研究对象,从理论和实践两个层次分析了中央企业战略重组和国际竞争力提升的相关理论问题,着重分析了它们之间的互动关系和作用机理,并选取两家中央企业做深入的案例对比分析,最后进一步分析研究了加快推进中央企业战略重组和提升国际竞争力的对策和举措。全文除去导论和主要研究结论外,共分为八章。在导论中,首先,阐述本文写作的背景和意义;其次,对中央企业由来及其概念进行界定,进而对中央企业国际竞争力和中央企业战略重组的内涵和概念进行界定和相关说明;再次,对本文研究思路、基本框架和研究方法进行了介绍;最后,指出了本文的主要创新和不足之处。第一章主要是相关理论与文献综述。本章主要对企业重组、国际竞争力相关理论进行梳理,并对近年来有关企业重组和竞争力问题的研究文献进行综述,从而为本文的研究打下坚实的理论和文献基础。第二章主要分析国有企业的性质与功能定位。首先,从产业组织视角对传统的企业性质问题进行深入考察,从产业组织的演化发展角度探讨不同时代产业组织的发展的特点,进而对现代企业性质进行再思考;其次,在对现代企业性质反思的基础上,对国有企业性质从一般性质和特殊性质两方面进行重新认识;最后,对中央企业功能定位问题进行深入分析,先从宏观的对国有经济定位着手,然后再探讨中央企业的功能定位。第三章主要回顾和总结了中央企业战略重组的历程。本章对从2003国务院国资委正式成立后中央企业经历的几次特点鲜明的战略重组历程划分为起步阶段(2003—2004年)、发展阶段(2005—2007年)、深化阶段(2008—2010年)和攻坚阶段(2011年至今),并进行归纳总结。第四章主要对中央企业战略重组问题进行理论分析。首先,本章从企业自身、产业组织发展以及国家竞争三个层面分析了中央企业战略重组的动因问题;其次,对中央企业战略重组的不确定性进行了分析,指出战略重组中存在交易成本、规模经济、产业结构和人力资本等方面的不确定性问题;最后,着重分析了中央企业战略重组的规模与垄断边界问题,从市场结构角度分析中央企业的规模边界问题,并指出中央企业战略重组可以在生产成本和交易成本上实现规模经济,然后从市场势力、是否存在垄断利润和可竞争市场构建三个角度分析了中央企业战略重组是否会带来垄断问题。第五章主要对中央企业国际竞争力问题进行理论分析。首先,本章分析了中央企业国际化发展的现状及其存在的问题,以及加快国际化发展的对策;其次,分析了中央企业国际竞争力现状与进一步提升存在的瓶颈;最后,研究构建中央企业国际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从资源、能力和创新三个核心要素出发,以央企资源、跨国经营能力、技术创新以及组织制度创新四个核心指标为中心来构建适合中央企业的国际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共分为十一个一级指标和四十一个二级指标。第六章主要从交易成本角度考察中央企业战略重组与国际竞争力提升问题。首先,分析零交易成本下的市场模型和企业对重组战略的选择,发现零交易成本下企业重组战略并非是企业的最优选择;其次,分析了在现实世界的正交易成本下的市场模型和企业对重组战略的选择,发现正交易成本下企业若要迅速提升竞争力,获取竞争优势,战略重组就会成为企业的理性选择;再次,着重分析了正交易成本下中央企业战略重组与国际竞争力提升的互动机理,分析了战略重组对中央企业交易成本的影响,以及战略重组对国际竞争力提升的作用机理;最后,对中央企业战略重组与国际竞争力提升进行博弈分析,主要进行了中央企业战略重组的选择、市场阻扰、囚徒困境和动态博弈分析。第七章主要是中央企业战略重组与国际竞争力提升的案例对比分析。本章选取了正反两方面的案例来分析中央企业战略重组提升国际竞争力的着力点和关键点。一个是中国建材集团大力推进战略重组,通过战略重组获得协同效应,提高资源使用效率,提升了技术创新能力,优化了公司治理结构,从而使企业国际竞争力不断提升;另一个是中国中钢集团公司,战略重组活动中盲目扩张、战略目标短浅,重组后整合乏力导致企业内部管理混乱,治理结构不完善,内部监督机制失效,最终不但没有提升公司国际竞争力反而拖累了公司经营业绩,致使企业国际竞争力下降。通过这两个案例对比研究我们发现了很多有益的启示。第八章主要是深入推进中央企业战略重组及其国际竞争力提升的对策研究。为了有效推进中央企业战略重组,打造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世界一流的跨国企业,中央企业有许多方面需要配套改革,进行系统的体制和机制创新。本章提出了中央企业战略重组模式创新,公司治理结构完善、跨国经营制度创新、技术创新融合发展以及大力推进中央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等对策建议。最后,对论文的全部内容和相关结论作简要总结。

【关键词】 中央企业; 战略重组; 国际竞争力; 交易成本; 制度创新; 
 

导 论

 

0.1 研究的背景及选题的意义
0.1.1 研究的背景及问题的提出
在经济全球化的浪潮下,我国国有企业国际竞争力问题逐渐成为学界、企业和政府关注的热点问题。竞争力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决定性因素。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只有那些经营灵活,不断创新,富有竞争力的企业才能长期生存;而那些缺乏活力,反应迟缓,缺乏创新,没有竞争力的企业终将被市场淘汰。传统经济学中,不管是古典经济学还是新古典经济学都承认企业的性质就是资本、劳动等各要素的组合,利润的最大化是它们一致的追求目标。在新制度经济学中,1937年科斯在其《企业的性质》一书中超越了传统经济学,认为企业的存在的根源是能够节约交易费用,因而成为替代市场的一种制度安排,从而在企业与市场之间搭起了一座桥梁。在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语境中,企业不过是资本存在的一种形式,企业的本质就是资本的存在和发展的最佳媒介,资本家无非是资本的人格化,企业就是资本家追逐剩余价值最大化的载体。①由此可见,在传统经济学理论中,“殊途同归”基本把企业目标认定为“追求利润最大化”,因而不断提高企业竞争力便伴随这一目标应运而生。

当前企业国际竞争不仅仅是传统意义上在国际市场的竞争,既使在国内市场也充满了国际竞争,越来越展现出“国内市场竞争国际化,国际市场竞争国内化”的特点。近年来,中央企业改革发展不断取得进步,截止 2013 年底,中央企业已由最初的 196 家重组整合为 113 家。面对复杂的国内外环境,资源配置能力明显提高,中央企业经济效益和整体实力大幅提升,截止 2013 年进入世界 500 强的企业由 10 家增加到 45 家。然而,近年来,伴随中央企业业绩的逐步提高和央企的多元化发展,“国进民退”的批判声音逐渐兴起,与此同时中央企业行政垄断、效率低下以及大而不“强”等问题逐步显现,因此关于中央企业国际竞争力提升以及未来改革方向越来越引起政府和学术界的重视。虽然企业竞争力问题一直以来是理论界和实业界研究和关注的热点,但针对中央企业国际竞争力的研究却较少,尤其研究中央企业战略重组与提升央企国际竞争力关系问题的就更缺乏。后金融危机时代,国际市场存在了大量的战略重组的机遇,但也暗藏着风险,如何抓住历史机遇有效提升中央企业国际竞争力,培育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知名品牌和国际竞争力较强的大企业集团,是一个迫切需要研究和实践的课题。

 

0.2 相关基本概念界定
0.2.1 中央企业的由来及其概念界定
当前中央企业常常成为社会热议的话题,原因就在于中央企业涉及的行业和领域对我国经济以及社会公众的影响很大。中央企业是在中国经济改革发展中出现的,中央企业的改革发展问题也是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
1.中央企业的由来。中央企业从企业属性上说与一般国有企业是没有区别的,它也一样具有国有企业所有的功能和作用,但是从中央企业所处行业和领域来看,其对国民经济的影响要远远大于一般国有企业。“中央企业”这一称谓并非一直存在,而主要是在 2003 年国务院国资委正式成立之后,在官方文件和相关媒体中逐渐出现和传播。“中央企业”这一称谓主要是按照出资人的不同和政府的管理权限来划分的,中央企业主要由中央政府出资并履行监督管理职责国有企业,而地方国有企业主要由地方政府出资并监督管理的国有企业。
2.中央企业概念界定。所谓中央企业,从广义上来说包括三类:一是由国务院国资委直接监督管理的国有企业;二是由银监会、保监会、证监会等管理的国有企业,属于金融行业;三是由国务院其他部委管理的国有企业,如烟草、黄金、铁路客货运等行业。狭义的中央企业,通常是指由国务院国资委监督管理的企业。①在日常经济生活中,我们常常关注和讨论的“中央企业”一般大都是指国务院国资委直接监管的国有企业。因此,本文研究和探讨的问题都是围绕着狭义的中央企业展开。这类中央企业是产权属于国家、管理权直接归属中央政府的国有企业,即由现在的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行使出资人职责的特大型与大型国有企业。②
0.2.2 中央企业国际竞争力的内涵界定

国际竞争力是相对于国内竞争力而言的,其实国际竞争力是一个悠久的话题,其理论渊源可以追溯到亚当·斯密在《国富论》中提出的“绝对成本说” 和大卫·李嘉图在《政治经济学及赋税原理》提出的“比较成本说”。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趋势不断加强,国际贸易活动越发深入而频繁,各国经济竞争也逐步加剧,从二十世纪七十年代从美国开始关注国际竞争力问题研究,并逐步成为世界关注的热点,同时关于国际竞争力的相关理论也不断涌现,诸如:竞争优势理论、核心竞争力理论等。而随着国际竞争力问题研究的不断深入,关于这一问题逐步从企业、产业和国家不同层面展开,因此也形成了不同角度对国际竞争力概念的阐释。具体如下表:

 

中央企业战略重组及其国际竞争力提升的分析,企业管理论文

 

第 1 章 相关理论与文献综述
1.1 企业重组理论
1.1.1 边界理论
1937 年,科斯在其《企业的性质》一文中提出了企业边界问题,并通过分析企业与市场的边界来探讨企业存在的缘由,因此边界理论也成为现代企业理论的基础理论。科斯的观点认为企业的边界在于企业内部交易的边际组织成本与市场交易的边际交易成本的比较。当企业内部组织成本高于市场交易成本时,就应该通过市场交易;相反,就应该由企业来替代市场,企业就得以存在。在现实世界中,企业常常会遇到兼并、剥离、出售等资产重组问题。一方面,企业兼并重组可以迅速扩大企业规模,从而使企业获得规模经济、范围经济等产业优势;另一方面,企业兼并重组带来的企业规模过度扩张,又会使企业出现成本过高、效率低下的情况。从企业边界视角来看,企业战略重组的实质就是企业优化有效规模边界的过程,是企业系统适应复杂多变的环境自我演化的结果。换言之,企业重组的最终极限就是企业有效边界的尽头。①
1.1.2 交易成本理论
新古典经济学认为价格机制可以实现资源优化配置,使市场效率得以发挥。科斯却洞见利用价格机制是有成本的,市场交易成本现实存在而不可回避,因而企业是对市场的替代。市场通过价格机制来配置资源,而企业则通过行政命令来组织和配置内部资源。企业是否应该存在也就取决于市场交易成本与内部组织成本之间的衡量,当市场交易成本高于内部组织成本,就应该从市场退出,进而企业就应该代替市场,提高资源使用效率。科斯开创了交易成本理论,而随后威廉姆森、德姆塞茨、阿尔钦、张五常等学者对交易成本理论进行了不断的深入研究和拓展。交易成本理论认为,企业并购重组是为了提高效率,进而是降低交易成本。通常,笔耕文化推荐期刊,当各环节交易成本之和高于内部生产组织成本之和时,企业间进行纵向一体化合并。企业合并的条件是,在提供同等产出的前提下,一个企业生产的成本要小于两个企业的生产成本。

市场势力理论认为企业总是追求利润最大化,不断提高市场占有率是市场控制力提高的集中表现,而不断并购重组市场的竞争对手是提高市场占有率的有效途径,随着市场集中度的不断提高,企业也就越容易获取垄断利润。通常用勒纳指数(Lerner,1934)来表示市场势力的强弱程度,即价格-成本加成,(P-MC)/P。因此,在现实经济中总是有众多企业为了获取超额利润,对并购活动趋之若鹜。具体地说,并购重组活动对企业增强市场势力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并购重组可以提高市场集中度,从而改变原先行业的市场结构。

 

1.2 国际竞争力理论
从上世纪 80 年代开始,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国际竞争力问题逐步成为研究热点。虽然学术界对这一问题的深入研究只有二三十年,但国际竞争力却是一个由来已久的论题,而且随着全球经济的快速发展,各国对国际竞争力问题越来越重视,在实践上和理论上极大的丰富和发展了国际竞争力理论。在诸多西方国际竞争力理论中,影响深远主要有以下几种:
1.2.1 绝对优势理论
关于国际竞争力理论可以追溯到古典经济学,1776 年,亚当·斯密在其《国富论》中指出出于自利的交换倾向导致劳动分工产生,而人们在交换过程中逐步倾向于自己熟练的具有绝对优势的职业分工,同样,对于国家来说,它也是倾向于生产本国具有绝对有利条件的特定产品,如果各国均利用自己有利条件从事专业化生产,并彼此交换,那么各国都会有效利用本国的资本、土地、劳动力等,从而提高劳动生产率,有利于促进国民财富的增长。斯密还为此举例:由于气候原因,法国的丝绸比英格兰的更好些、更便宜,但是英格兰的铁器和粗毛织物却远远优于法国,也更便宜。与此同时,斯密却又提出一个潜在的问题——拥有绝对优势就一定会产生以此为基础的劳动分工吗?斯密认为“交换能力引起劳动分工,而分工的范围必然总是受到交换能力的限制,换言之,即受到市场范围的限制。”③可见,斯密把绝对优势、劳动分工和市场之间的关系视为相互关联、相互促进的,是符合当时的社会经济发展状况的,即使在今天看来也是具有重要指导意义的。
1.2.2 比较优势理论按照绝对优势理论,一个国家如果拥有某种生产成本绝对优势,那么可以在国际竞争中取得优势地位,然而问题在于如果一个国家没有绝对优势,难道它就无法参与国际竞争吗?而这一问题也为亚当·斯密所关注,他最早提出了比较优势思想。斯密在《国富论》中指出:“富国的土地一般耕种得更好些,投在土地上的劳动和支出更多些。产量按土地的面积和天然肥沃程度的比例来说也更大些。但是这种产量方面的比较多,很少在比例上超过劳动和支出方面的比较大。在农业中,富国的劳动并不总比穷国的劳动有更大的生产力;或者至少是,从来没有像普通在制造业中那样有更大的优越性。”②可见,斯密已洞见对于不同产业而言,各国的比较优势是不同的,即使贫穷的国家依然可以利用比较优势参与国际竞争。

大卫·李嘉图后来发展了斯密的比较优势思想,他认为一个国家不一定要生产各种商品,而应根据自身条件集中生产那些利益较大或劣势较小的商品,然后通过国际市场竞争,进口在生产率方面相对比较劣势的商品,出口在生产率方面具有相对比较优势的商品,从而在资本和劳动力不变的状况下,能够增加国家生产总量,进而提高社会福利水平。李嘉图的比较优势是对斯密绝对优势的一个发展,这一理论表明,在国际竞争中,一国不可能在所有方面都处于劣势,即使是没有优胜于竞争对手的任何优势,也可能找出在某些劣势更少的方面加以发挥。反之,一国不可能在所有方面都处于优势,需要有所不为。大卫·李嘉图提出的比较优势理论,可以引申出国际竞争与国际资源有效配置的相关性。

 

第 3 章 中央企业战略重组历程........................................47
3.1 中央企业战略重组起步阶段(2003 年-2004 年)................... 47
3.2 中央企业战略重组发展阶段(2005 年-2007 年)................... 48
3.3 中央企业战略重组深化阶段(2008 年-2010 年)................... 49
3.4 中央企业战略重组攻坚阶段(2011 年至今) ...................... 50
第 4 章 中央企业战略重组的理论分析..................................53
4.1 中央企业战略重组的动因....................................... 53
4.1.1 中央企业自身的动因....................................... 53
4.1.2 产业组织发展的动因....................................... 54
4.1.3 国家竞争层面的动因....................................... 55
4.2 中央企业战略重组的不确定性分析............................... 57
4.2.1 交易成本的不确定性....................................... 57
4.2.2 规模经济的不确定性....................................... 58
4.2.3 产业结构的不确定性....................................... 58
4.2.4 人力资本的不确定性....................................... 59
4.3 中央企业战略重组的规模与垄断边界分析......................... 60
4.3.1 中央企业战略重组的规模边界分析........................... 60
4.3.2 中央企业战略重组与垄断问题分析........................... 65
第 5 章 中央企业国际竞争力理论分析..................................71
5.1 中央企业国际化发展现状与问题................................. 71
5.1.1 中央企业国际化的现状..................................... 71
5.1.2 中央企业国际化发展存在的问题............................. 72
5.1.3 加快中央企业国际化发展的对策............................. 74
5.2 中央企业国际竞争力现状与问题分析............................. 77
5.2.1 中央企业国际竞争力现状................................... 77

5.2.2 中央企业国际竞争力进一步提升的瓶颈....................... 81

 

第 8 章 深入推进中央企业战略重组及其国际竞争力提升的对策建议

 

从前面章节的理论研究和案例分析来看,战略重组是快速提升中央企业国际竞争力的有效途径,但是我们也要清醒的认识到重组的一系列风险问题,从目前中央企业重组的成效来看,仍然有许多方面需要配套改革,进行系统的体制和机制创新,从而有效推进中央企业战略重组,打造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世界一流的跨国企业。

 

8.1 中央企业战略重组模式创新
从理论上看,企业战略重组一般分为纵向重组、横向重组以及混合重组,不同的重组模式对市场竞争格局影响不同,重组后对企业竞争力的提升也不同。从实践来看,如前文论述,中央企业改革重组近年来经历了“诚通模式”、“国开投模式”以及“国新模式”,这些重组模式在一定程度上推进了中央企业的战略重组进程,但是这些重组模式背后都有强烈的政府主导色彩,资源错配现象不断出现,导致许多央企“治好旧疾带来新病”,在下一步中央企业战略重组中应该坚持走市场化道路,让市场对重组对象选择、重组方式、途径等起决定作用。而这不免要求我们在重组模式上大胆创新,而且我们必须把交易成本和分类改革作为重组模式创新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8.1.1 交易成本与央企战略重组市场化模式创新
从前文分析我们发现,在零交易成本下企业重组本山会有成本问题,而收益却难以保证,因此企业并不会主动选择重组战略。然而,在正交易成本的现实世界,战略重组是企业迅速提升竞争力的有效途径,企业因而热衷于寻求各种战略重组的市场机会。但是从前文章节的分析来看,中央企业在下一步的改革重组中应逐步从政府主导推动的重组模式转变为为市场主导模式,而在这重组模式创新上如何节约交易成本和促进分类改革应该是考量的重中之重。

1.市场化重组模式有利于降低重组中的交易成本。通过前文分析,我们发现重组中的交易成本问题不容小觑,不仅决定了重组的绩效,也决定了重组对企业竞争力的影响。对于中央企业来说如何创新重组模式有效降低交易成本是一个现实问题,威廉姆森把交易成本分为事前和事后交易费用,事前交易费用主要包括搜寻、谈判、签约和履约等费用。当前央企重组中的政府主导模式,通过行政指令虽然使事前交易成本得到大大降低,然而这只是把交易的不确定性“行政隐藏”,使事后成本变得复杂而高昂,为央企重组后的发展埋下大量隐患。坚持市场化主导模式,通过市场机制选择,避免“拉郎配”,可以最大化的降低交易不确定性。国有企业重组要以资源重新配置为纽带,主要是指国有企业( 或资产所有者) 将其内部资产按优化组合的原则,进行重新调整和配置,期望充分发挥现有资产的部分和整体收益,从而为国有企业带来最大的经济收益。

 

结 论

 

中央企业战略重组和国际竞争力提升问题是一个涉及理论、范围很广的研究课题,主要包括市场结构、规模经济、技术创新、公司治理、跨国经营、产权改革、企业国际化发展、竞争优势获取等。本文从国际竞争视角出发,对中央企业战略重组及其国际竞争力提升进行了理论和案例研究,对中央企业战略重组的历程、动因、不确定性、规模与垄断边界问题进行了客观分析和评价;对中央企业国际化和国际竞争力的现状与问题、国际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构建进行了深入分析;在此基础上从交易成本和博弈视角对中央企业战略重组与国际竞争力提升的互动关系进行的深入剖析;并提出了深入推进中央企业战略重组及其国际竞争力提升的对策和建议。通过以上研究,本文得出以下结论:
(1)通过从产业组织视角对现代企业性质的重新审视和思考,拓展了对国有企业性质问题的认识角度。从企业作为产业主体来看,随着社会分工不断深化和产业组织的不断演变,现代企业与古典企业有着“天壤之别”,现代企业已然成为一个生产、交易与合作相统一的人格化组织。同样,随着我国改革不断深入推进和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当前的国有企业性质也发生了很大改变,从一般性质来看,作为产业组织中的国有企业是具有明显合作性和人格化特征的生产和交易的结合体;从特殊性质来看,国有企业是具有明显的政治性和社会服务性的特殊企业。因此,作为国有经济中坚力量的中央企业的功能主要体现在生产功能、控制功能、技术创新功能、增进社会福利功能和提升国家竞争力功能等。
(2)对中央企业战略重组历程进行了客观分析和总结。本文主要以 2003 年国务院国资委正式成立为节点,对十多年来中央企业几轮特点鲜明的战略重组历程进行了归纳总结,分为起步阶段(2003 年—2004 年)主要特点是“突出主业、主辅分离”;发展阶段(2005 年—2007 年)主要特点是“做大做强,打造行业排头兵”;深化阶段(2008 年—2010 年)主要特点是“重点行业重点推进,央企内部重组与跨国重组并举”;攻坚阶段(2011 年至今)主要特点是“突出重组后管理,重点行业重点攻坚”。
参考文献:


[1] 汤吉军.  收益递增、市场竞争与经济危机新解释——兼论我国大型国有企业重组的逻辑[J]. 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3(06)
[2] 黄群慧.  论国有企业的战略性调整与分类改革[J]. 人民论坛·学术前沿2013(22)
[3] 高文燕,杜国功.  国有企业分类改革研究[J]. 发展研究2013(10)
[4] 杨瑞龙.  国有企业的重新定位及分类改革战略的实施[J]. 国企2013(07)
[5] 张政军.  推进国有企业分类管理可借鉴国际经验[J]. 先锋队2013(17)
[6] 曹东旭,何宗渝,姜彬.  国有企业应分类监管[J]. 现代国企研究2013(05)
[7] 潘石,董经纬.  中央企业改革发展目标:国际“一流”企业[J]. 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3(02)
[8] 邹俊,徐传谌.  中央企业“走出去”发展的不确定性分析[J]. 内蒙古社会科学(汉文版)2013(02)
[9] 林岗,张晨.  关于进一步推进国有经济改革发展的一些意见[J].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13(02)
[10] 廖红伟.  论国有企业战略重组与产权结构优化[J]. 学习与探索2013(02)



本文编号:1099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qiyeguanlilunwen/1099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5425***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