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管理论文 > 企业管理论文 >

体育用品制造业空间集聚与全要素生产率变化——理论机理与实证检验

发布时间:2018-04-02 20:27

  本文选题:体育用品制造业 切入点:空间集聚 出处:《河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6年05期


【摘要】:体育用品制造业是我国国民经济中具有相当体量规模的重要产业,也是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主战场。运用Malmquist生产率指数法测算2004—2013年15个省区体育用品制造业全要素生产率,结果显示:体育用品制造业全要素生产率年均增长3.7%,技术变化是增长动力源泉。基于动态面板回归模型的结果显示,主营业务收入区位熵、企业平均资产规模、区域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均对体育用品制造业全要素生产率有显著正向影响。指出,新常态下我国体育用品制造业应坚持走集群化、规模化、集约化的发展道路。
[Abstract]:The sporting goods manufacturing industry is an important industry in the national economy of our country, and it is also the main battlefield of deepening the structural reform on the supply side.The total factor productivity of sports goods manufacturing industry in 15 provinces from 2004 to 2013 was measured by Malmquist productivity index method.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average annual growth of total factor productivity of sports goods manufacturing industry is 3.7 percent, and the technological change is the source of growth power.Based on the dynamic panel regression model,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main business income location entropy, the average enterprise asset size, the average education years of the regional population have significant positive effects on the total factor productivity of sporting goods manufacturing industry.It is pointed out that China's sporting goods manufacturing industry should adhere to the road of cluster, scale and intensification under the new normal condition.
【作者单位】: 河海大学体育系;江苏省社会科学院江海学刊杂志社;
【分类号】:F224;F426.8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孙克成;论体育用品的品牌战略[J];体育文化导刊;2002年06期

2 和玉;中国体育用品急待品牌塑造[J];轻工标准与质量;2003年06期

3 红云;国际体育用品需求趋旺[J];体育科技文献通报;2005年02期

4 吴诚;朱晓东;;试论中国体育用品的品牌战略[J];辽宁体育科技;2006年02期

5 段宝林;;浅谈我国体育用品自主创新能力存在的问题[J];商场现代化;2007年17期

6 张冲;薛宇;;我国体育用品与品牌化运营初探[J];新西部(下半月);2008年12期

7 冯双;;2007年运动鞋类销售达到174亿美元[J];环球体育市场;2008年02期

8 符晓航;白冰;于海娜;;试分析我国体育用品的核心竞争力[J];海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8年02期

9 陈光华;;试论生态化体育用品及其发展[J];四川体育科学;2008年03期

10 王志英;;我国中小体育用品企业营销战略探析[J];中国商贸;2011年2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陈文倩;;北京市体育用品展览会的发展策略初探[A];第八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二)[C];2007年

2 何琛珏;刘兵;;开创“蓝海”:我国体育用品品牌发展的新路径[A];第三届全国体育产业学术会议文集[C];2008年

3 段雯;;试论后奥运我国体育用品品牌建设与营销[A];第三届全国体育产业学术会议文集[C];2008年

4 薛浩;李平;;体育用品产业链结构及其特征分析[A];第三届全国体育产业学术会议文集[C];2008年

5 杨厦;陆亨伯;李海龙;;体育用品制造示范企业评选体系研究——基于浙江省体育用品制造“十大示范企业”的评选[A];第三届全国体育产业学术会议文集[C];2008年

6 蒋维娜;;区域体育用品制造业存在问题及影响因素分析[A];中国体育产业与体育用品业发展论坛论文集[C];2012年

7 ;大连体育用品商场[A];走进新世纪的中国商业[C];2002年

8 陈小英;周良君;郑泽云;;中国体育用品博览会发展趋势及对策研究[A];第七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一)[C];2004年

9 陆元兆;;我国体育用品结构趋同现象的博弈分析及战略选择[A];首届中国体育产业学术会议文集[C];2005年

10 王潇;杨明;;试论我国体育用品企业发展模式[A];首届中国体育产业学术会议文集[C];2005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平仁;世界体育用品商“华山论剑”[N];中国纺织报;2005年

2 陈桃生 周浩;体育用品出口要做大做强[N];国际商报;2001年

3 童莉霞;中国体育用品出口低强高弱[N];国际经贸消息;2001年

4 李革胜;体育用品消费美国全球称老大 德国欧洲数第一[N];中国信息报;2001年

5 刘鹤翔;体育零售商上演渠道争霸赛[N];经理日报;2007年

6 本报记者  刘峰;奥运为体育用品业上紧发条[N];消费日报;2006年

7 马国香;全国体育用品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在蓉成立[N];消费日报;2007年

8 马国香;体育用品销售渠道争霸战悄然上演[N];消费日报;2007年

9 盈盈;俄罗斯体育用品需求不断增长[N];远东经贸导报;2007年

10 王琰;备战奥运 体育用品暗战渠道[N];中国商报;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梁枢;我国体育用品技术创新的产学研模式研究[D];山东大学;2015年

2 鲍芳芳;中国体育用品制造业的比较优势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13年

3 温洪涛;我国体育用品产业组织优化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北京);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邵明虎;浙江体育用品制造业品牌战略研究[D];宁波大学;2008年

2 赵秋野;重庆市主城区中老年体育用品开发对策研究[D];重庆大学;2010年

3 栗X;河南省体育用品制造业现状研究[D];河南大学;2011年

4 陈思平;我国体育用品标准化建设的策略分析[D];湖南师范大学;2011年

5 夏小磊;体育用品的礼品化营销的问题研究[D];首都体育学院;2010年

6 阮如琼;中国体育用品营销策略对越南的启示[D];广西师范大学;2011年

7 陶源源;我国体育用品品牌营销策略研究[D];吉林大学;2013年

8 张文娟;中国体育用品出口实证分析[D];西南财经大学;2013年

9 常亚楠;耐克的出口营销策略分析及对中国体育用品出口的启示[D];辽宁大学;2015年

10 刘美霞;安踏体育用品有限公司发展战略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4年



本文编号:170197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qiyeguanlilunwen/170197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4a94f***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