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管理论文 > 企业管理论文 >

我国原油进口地域多元化存在的主要问题及优化策略

发布时间:2018-05-18 22:15

  本文选题:原油 + 进口 ; 参考:《经济纵横》2016年09期


【摘要】:随着我国原油进口量的逐年攀升,能源紧张问题日益凸显,实施原油进口地域多元化战略成为重要的策略选择。然而,进口地域多元化战略的实施并未使我国获得更稳定的原油进口来源,也未能改变约80%的原油通过马六甲海峡运往我国的态势。总体看,我国原油进口贸易格局优化应以经济性和持续供给为原则,从内外两方面科学合理地确定进口原油贸易格局优化策略。外在优化以分散风险为目标,即实现进口来源地多元化与通道多元化,并兼顾经济性;内在优化主要考虑增强原油进口的抗冲击能力,应建立通道保护机制,加大海洋运力建设,有效利用市场化手段规避贸易风险,加快我国原油储备体系建设等。
[Abstract]:With the increasing amount of crude oil import in China, the problem of energy shortage is becoming more and more serious. Therefore, the strategy of regional diversification of crude oil import has become an important strategic choice. However,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strategy of regional diversification of imports has not resulted in a more stable source of crude oil imports in China, nor has it changed the situation in which about 80% of crude oil is transported to China through the Strait of Malacca. In general, the optimization of China's crude oil import trade pattern should be based on the principles of economy and continuous supply, and the optimization strategy of import crude oil trade pattern should be scientifically and reasonably determined from both internal and external aspects. The objective of external optimization is to disperse risks, that is, to realize the diversification of import sources and channels, and to take into account the economy. Internal optimization mainly considers enhancing the impact resistance of crude oil imports, and should establish a channel protection mechanism. Strengthen marine transportation capacity construction, effectively use market-oriented means to avoid trade risks, accelerate the construction of China's crude oil reserve system.
【作者单位】: 长春理工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长春大学地方经济研究中心;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中国—周边国家地缘体及地缘经济关系研究”(编号:41371130) 吉林省教育厅社科研究项目“新形势下俄罗斯能源贸易格局演进分析”(编号:吉教科文合字[2016]272号)的成果
【分类号】:F752.61;F426.22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宋维政;;如何提高进口原油的接卸控制水平[J];中国石油和化工标准与质量;2013年10期

2 胡蓉;国际油价与我国原油安全对策[J];化工管理;2002年09期

3 张丰胜,李韫;从原油进口结构看我国原油战略安全[J];石油化工技术经济;2002年06期

4 胡像红,王宇奇,赵起;中国石油对外贸易现状和对策研究[J];科技与管理;2003年03期

5 贺琦,贺冰清;我国石油贸易现状和对策研究[J];中国国土资源经济;2004年08期

6 李亚芬;我国石油供求现状、问题及改善对策[J];国际金融研究;2005年03期

7 陈刚;;2007年中国原油进口走向[J];中国海关;2007年06期

8 徐涛;;中国进口原油研究与分析[J];当代石油石化;2008年12期

9 何琬;孙晓蕾;李建平;;中国原油进口贸易波动研究[J];国际经济合作;2009年09期

10 萧楚;;放开进口原油管制宜缓行[J];中国石油石化;2010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5条

1 杨振才;;关于原油运输节能的建议[A];老专家2008年建言献策选编[C];2009年

2 艾民;孟晨;;我国新能源汽车发展的原油进口替代效应分析[A];2012管理创新、智能科技与经济发展研讨会论文集[C];2012年

3 覃达;;发挥广西在中国—东盟石油合作的作用[A];2004中国生产力发展研究报告[C];2005年

4 覃达;;发挥广西在中国-东盟石油合作中的作用[A];合作与共荣——广西发展生产力和东盟经济合作研究论文集[C];2004年

5 陈秀芝;杨曙光;;2009—2010年石油流通回顾与展望[A];中国生产资料流通发展报告(2009-2010)[C];2010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宋蕾;原油单月进口连创新高 对外依存度升势难阻[N];第一财经日报;2007年

2 田宇;原油进口协调会制度试行[N];中国矿业报;2005年

3 CBN记者 许可新;中国原油进口连续9月超1600万吨[N];第一财经日报;2009年

4 王晓苏;印度计划2030年停止原油进口[N];中国能源报;2013年

5 本报记者 沈娟;放开原油进口:目前不具备条件[N];国际商报;2013年

6 本报记者 王颖春;能源开放 放开原油进口 激活地炼潜能[N];中国证券报;2013年

7 驻京记者 赵晓娜;原油进口权放开进入倒计时[N];南方日报;2013年

8 陆晓旭;地方炼厂进口原油分配方案正在酝酿[N];中国能源报;2013年

9 本报记者 程亚丽;原油进口权向民资亮绿灯[N];国际商报;2014年

10 本报记者 郑重;一张“例外”的原油进口证[N];华夏时报;2014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程淑佳;世界原油贸易空间格局演进与中国原油进口空间格局优化策略[D];东北师范大学;2011年

2 韩晓东;中国与苏丹石油合作研究[D];西北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孙鼎;Z石油公司进口原油接卸流程管理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3年

2 杨阳;中国原油进口来源结构的安全度分析及其优化[D];江苏大学;2016年

3 罗纪容;2007年以来的原油高企以及中国的能源对策[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9年

4 刘华富;原油净进口国的定价权探析[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06年

5 周晓波;石油安全视角下中国原油进口地空间格局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3年

6 施诚夏鸣;中国原油进口贸易空间格局优化对策研究[D];浙江师范大学;2015年

7 秦海瑞;我国原油进口运输路径优化及中转调配研究[D];华东理工大学;2011年

8 胡泊;JZP公司进口原油采购方案优化研究[D];天津大学;2011年

9 肖乾;原油价格波动对我国经济的影响及对策研究[D];中国石油大学;2009年

10 美玉(DENSMAA);蒙古国向中国出口原油的物流方案研究[D];广州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190742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qiyeguanlilunwen/190742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87f2a***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