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管理论文 > 企业管理论文 >

计及需求侧响应的配电网投资与可靠性提升关系研究

发布时间:2020-06-17 12:59
【摘要】:峰谷分时电价作为一种典型的需求侧响应技术,它是通过电价机制引导用户改变其用电习惯,负荷曲线也随之改变,这些变化会影响配电网的供电可靠性,因此供电公司在进行配电网改造来提升供电可靠性时需同时考虑需求侧响应对配电网可靠性的影响以及资金约束的问题。因此,如何合理分配改造资金,使可靠性提升到最大已成为急需解决的问题,故本文针对上述问题展开研究。首先,本文针对需求侧响应对配电网供电可靠性的影响进行了以下工作。建立了基于峰谷分时电价的负荷优化模型,其中包括峰谷时段的划分,用户响应模型的建立;再以最小峰谷差和最大负荷率作为优化的目标,以用电方和供电方利益的基本约束作为该优化问题的约束条件,建立完整的分时电价优化模型;然后依据用户的用电方式满意度来修正响应曲线,来更准确地预测实行分时电价政策后的用户负荷曲线;最后根据分析算例得到的可靠性评估结果得出需求侧响应的实施改善了负荷曲线,降低了峰谷差,提升了配电网的供电可靠性。在上述基础上,本文又针对计及需求侧响应的配电网投资与可靠性提升关系进行了以下研究。首先,通过灵敏度分析方法找出遏制系统可靠性的薄弱环节,针对薄弱环节提出改造方案,并计算出改造薄弱环节的投资成本,以及改造后产生的可靠性提升程度;然后在成本效益分析原理的基础上运用投资效益比法对改造方案进行统一衡量,构建出一套可靠性与经济性综合最优的方案优选方法;最后通过算例验证了上述方法的可行性,为可靠性投资决策规划提供了建议和依据。
【学位授予单位】:华北电力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9
【分类号】:F426.61;TM732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青;;居民峰谷分时电价的实际应用[J];大众用电;2016年04期

2 李宇;王艳君;白杰;尹祥宇;高立艾;;梯度峰谷分时电价联合优化模型[J];河北农业大学学报;2012年06期

3 支维定;陈东召;;利用峰谷分时电价的经济效益[J];东北水利水电;2008年11期

4 ;山东省开始执行新的峰谷分时电价政策[J];华东电力;2008年06期

5 ;山东开始执行新的峰谷分时电价政策[J];山东电力技术;2008年04期

6 胡福年;汤玉东;邹云;;考虑双边价格联动的峰谷分时电价机理研究[J];中国电机工程学报;2007年25期

7 庄学斌;;再谈峰谷分时电价[J];中国电力企业管理;2006年11期

8 ;比德斯应付“峰谷分时电价”[J];商品与质量;2005年39期

9 刘严,谭忠富,乞建勋;峰谷分时电价设计的优化模型[J];中国管理科学;2005年05期

10 季刚勇;全面贯彻科学发展观 积极推行峰谷分时电价——江苏省峰谷分时电价实施情况调查[J];电力需求侧管理;2005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6条

1 孔强;付强;林亭君;张也;彭子健;万亚玲;郭良;;基于成本效益分析的峰谷分时电价优化模型[A];2019年江西省电机工程学会年会论文集[C];2019年

2 王良友;杨素萍;尹佳音;张艳馥;曾鸣;;电力需求侧管理中的峰谷分时电价问题研究[A];2003中国电机工程学会电力系统自动化专委会供用电管理自动化分专业委员会成立暨第一届学术交流会议论文集[C];2003年

3 钱晓瑞;;用户侧峰谷分时电价对电力市场电费结算的影响分析[A];中国电机工程学会电力市场专业委员会2019年学术年会暨全国电力交易机构联盟论坛论文集[C];2019年

4 郭大军;张丹庆;陈振虹;;发电侧峰谷分时电价机制促进抽水蓄能电站投资回收研究[A];抽水蓄能电站工程建设文集2013[C];2013年

5 彦启森;;新世纪中国发展蓄冷空调技术的建议[A];新世纪中国蓄冷空调技术研讨会论文集[C];1999年

6 关雷;;发电侧实施峰谷分时电价是有效的电力辅助服务补偿机制[A];抽水蓄能电站工程建设文集2011[C];2011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应全面落实居民峰谷分时电价[N];中国能源报;2018年

2 本报记者 王双瑾;陕西出台居民峰谷分时电价政策[N];中国环境报;2017年

3 记者 周晓艳 通讯员 张毅;将全面落实峰谷分时电价政策[N];山西科技报;2016年

4 记者 任红芳;地区工业用户实行峰谷分时电价[N];阿克苏日报(汉);2014年

5 记者 焦莉莉;峰谷分时电价试点范围扩大[N];石家庄日报;2014年

6 本报记者 焦莉莉;部分小区将试行峰谷分时电价[N];石家庄日报;2013年

7 本报记者 贺焕峰;河南实行峰谷分时电价[N];中国电力报;2003年

8 记者 胡靖国;电力紧缺对煤市拉动有限[N];新华每日电讯;2003年

9 ;广东鼓励居民多用电[N];科技日报;2000年

10 通讯员 吴德岭 记者 贺耀堂;三行业企业恢复峰谷分时电价[N];连云港日报;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胡福年;电力市场环境下峰谷分时电价理论建模与影响分析[D];南京理工大学;2007年

2 陈广娟;中国发电产业节能降耗的优化模型与方法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北京);2008年

3 岳海涛;通过用户侧提高发电侧电力资源效率的优化模型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201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朱云静;计及需求侧响应的配电网投资与可靠性提升关系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2019年

2 孟静;计及风电消纳的峰谷分时电价定价机制研究[D];东北电力大学;2019年

3 刘明;基于数据挖掘的居民峰谷分时电价的定价策略研究[D];贵州大学;2018年

4 郭曼兰;市场化环境下的需求侧响应策略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8年

5 刘涛;峰谷分时电价的用户响应研究及仿真分析[D];长沙理工大学;2009年

6 詹天乐;计及负荷方差特性的峰谷分时电价优化模型研究[D];郑州大学;2016年

7 张超;不同交易模式下工业用户峰谷分时电价优化模型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北京);2017年

8 易磊;云南电网丰枯峰谷分时电价边际成本定价方案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04年

9 许毅蒙;湖南省峰谷电价定价和政策研究[D];湖南大学;2006年

10 韩伟吉;需求响应特性分析方法研究[D];山东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271763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qiyeguanlilunwen/271763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c30e9***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