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管理论文 > 企业管理论文 >

制度质量、制度距离对中国制造业出口的影响研究

发布时间:2020-06-17 14:33
【摘要】:尽管由廉价劳动力所构筑的传统比较优势在如今仍是中国制造业出口的基础性动力,但与此同时,中国必须面对大国工业回流战略的实施、劳动力低成本优势的丧失以及部分传统产业产能过剩所带来的困境局面,因此,中国亟需寻求新的动力源泉来维持制造业大国的地位并逐步实现制造业强国的伟大目标。新制度经济学的兴起,让国内外学者广泛认可了制度创新这类无形要素也能构成一国的比较优势,对对外贸易的发展产生重大影响。本文从制度层面出发,将正式制度和非正式制度纳入分析框架,综合考察制度质量和制度距离对制造业出口的影响,以此来探寻推动制造业出口规模扩大以及出口结构优化的新的发展动力。本文首先从制度的内涵出发,综合已有文献的做法,构建了一套包含4个一级指标17个二级指标的制度指标体系,采用主成分分析方法测算了 2002-2016年136个国家的制度质量水平,并依据Kogut-Singh距离指数的计算公式测算了中国与67个贸易伙伴国之间的制度距离。然后,依据各国制度质量水平和出口数据,测算了各制造业行业的制度依赖度,并从规模和行业结构分解两个层面分析了中国制造业出口情况。紧接着,本文以交易费用理论为理论基础,从各分项制度的角度,分别分析了制度质量和制度距离对中国制造业出口的影响机理。在此基础上,利用扩展的引力模型,从规模、各项制度因素和行业结构三个层面实证分析了制度质量和制度距离对中国制造业出口的影响。最后,依据研究结果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本文的研究结果表明:(1)总体上,随着改革的不断推进和深化,中国的制度体系建设在很大程度上得到了优化和完善,但与发达国家相比仍存在较大的改善空间,另外,与中国制度距离较小的国家大多为发展中国家,而与中国制度距离较大的国家则大多为发达国家。(2)中国制度质量的提高有利于制造业出口规模的扩大,而制度距离则对制造业出口存在一定的阻碍作用,针对各制度分量,法律制度质量和文化制度距离对制造业出口的影响效果最大。(3)中国制度质量的提升对中高技术型行业出口的促进作用最大,而对低技术型行业出口的影响最小,说明制度质量的提升在一定程度上能够优化制造业出口结构。
【学位授予单位】:北京交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9
【分类号】:F752.62;F424
【图文】:

框架图,引言,框架图,文献综述


图1-1研究框架图逡逑Figure邋1-1邋Research邋framework逡逑依据图1-1所示的研宄框架图,本文的详细内容与结构安排如下:逡逑第一章,引言。本章首先介绍了本文的研宄背景与意义,提出了本文的主要研逡逑究问题;其次,对相关核心概念进行了界定;最后,在文献综述的基础上,发现以逡逑往研究的局限性,提出了本文的研究方法和创新点。逡逑9逡逑

制度质量,分项,变化趋势,改革道路


(2)测算结果分析逡逑根据得到的制度质量综合得分模型,本文测度了邋2002-2016年包括中国在内逡逑136个国家的制度质量水平。图2-1绘制了邋2002-2016年中国制度质量及各分项制逡逑度质量的变化趋势,总体上看,中国一直遵循的改革道路是比较成功的,尽管这个逡逑14逡逑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谢孟军;;出口抑或对外投资——基于制度距离的视角[J];国际商务(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报);2015年06期

2 李小平;周记顺;王树柏;;中国制造业出口复杂度的提升和制造业增长[J];世界经济;2015年02期

3 孙楚仁;王松;赵瑞丽;;制度好的省份会出口制度更密集的产品吗?[J];南开经济研究;2014年05期

4 薛有志;严子淳;杨慧;;制度质量:回顾、评述与展望[J];现代管理科学;2014年08期

5 戴翔;金碚;;产品内分工、制度质量与出口技术复杂度[J];经济研究;2014年07期

6 孙少勤;邱斌;唐保庆;;法制建设强度与中国制造业出口动力新源泉研究[J];中国工业经济;2014年07期

7 赵家章;池建宇;;信任、正式制度与中国对外贸易发展——来自全球65个国家的证据[J];中国软科学;2014年01期

8 祁春凌;邹超;;东道国制度质量、制度距离与中国的对外直接投资区位[J];当代财经;2013年07期

9 谢孟军;王立勇;;经济制度质量对中国出口贸易影响的实证研究——基于改进引力模型的36国(地区)面板数据分析[J];财贸研究;2013年03期

10 潘安;魏龙;;制度距离对中国稀土出口贸易的影响——基于18个国家和地区贸易数据的引力模型分析[J];国际贸易问题;2013年04期



本文编号:271774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qiyeguanlilunwen/271774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f4a20***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