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管理论文 > 企业管理论文 >

社保降费、融资约束与僵尸企业处置

发布时间:2020-12-28 19:16
  减税降费的意义不仅在于降低企业负担,还包括"结构"效应。社保降费能否增强企业活力,助推僵尸企业处置?本文基于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利用社保征收机构变更的准自然实验,构造双重差分模型探讨了社保降费对僵尸企业复活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社保降费能够缓解因金融市场扭曲带来的融资约束问题,从而显著地增加了僵尸企业的"复活"概率;该效果在非国有僵尸企业中更为明显,提升了其投资效率与盈利能力。向降费要活力,本文的结论为"僵尸企业处置过程中的分类施策"提供了一个依据,也为我国社保降费效果提供了一个经验事实。 

【文章来源】:财贸经济. 2020年08期 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页数】:15 页

【部分图文】:

社保降费、融资约束与僵尸企业处置


僵尸企业比重年度趋势

社保,缴费率,企业,税务


相较于2018年7月实施的社保征缴机构由税务部门全责征收,我国从21世纪初以来存在三种社保征收模式并行的局面,即社保经办机构征收、税务部门代为征收以及税务部门全责征收(沈永建等,2020)。理论上,单一部门征管社会保险费更为有效,这是因为,相比税务部门代为征收,由社保经办机构或者由税务部门全责征收,能够减少征管工作中的委托-代理问题,提高征收效率。实践中,大多数学者也认为单一主体征缴更有利于社保严征管,税务部门代为征收可能使企业社保缴费较低。比如刘军强(2011)的研究发现,社保由地税征收能够扩大缴费基数,促进社保基金收入增长。彭雪梅等(2015)发现社保经办机构的征收效果要好于地方税务部门。沈永建等(2020)认为对于养老金由税务部门代为征缴模式,征缴养老金不完全是税务部门的分内工作,无法有效遏制企业逃缴、漏缴,从而实际征缴力度较低。对比两种征缴模式,不难看出社保经办机构全责征缴社会保险费更为有效,一方面,社保经办机构负责核定基数、缴费登记,掌握企业情况较为全面,且为垂直管理,不涉及信息交换,沟通成本比较低(刘军强,2011);另一方面,社保经办机构负责社会保险费的登记、审核、征收、追欠、划拨财政专户等环节,地方税务部门代为征收的模式下,地方税务部门不能完全参与到社保登记、申报、核定等核心环节,大多仅涉及征管流程中的征收、催欠、处罚等,由此产生的“委托-代理”问题,使得社保征缴力度偏低。(6)可见,21世纪初实施的税务部门代为征收社会保险费改革,可能会导致企业社保缴费降低。(7)(二)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说

企业,比重,实验组,省份


图3描述了实验组与对照组2000—2007年实现复活的僵尸企业数目所占比重。从整体趋势看,僵尸企业复活比重平均为22.36%,表明一部分僵尸企业确实能脱离“资不抵债,僵而不死”的现状,实现正常经营;从逐年的趋势看,实现复活的僵尸企业比重呈现“局部波动,总体上升”的态势,说明通过自身调整实现好转的僵尸企业总体增加,表明经济中部分僵尸企业仍具有“正常化”的内生动力。从实验组和对照组的对比看,实验组僵尸企业复活平均比重为23.55%,对照组复活比重为20.28%,总体上实验组僵尸企业更容易实现复 活。(11)由 图3可知,2000—2001年两组僵尸企业复活比重变化趋势相同,且相对差异较小,表明实验组和对照组僵尸企业总体复活比重具有较为一致的事前趋势;从2001年开始,相比对照组,实验组僵尸企业复活比重上升幅度更大,二者之间的正向差异也有所扩大,表明社保征收机构变更可能为僵尸企业复活提供了契 机。(12)表1 主要变量描述性统计 变量名称 单位 观测值 平均值 方差 省份GDP增长率 % 726581 14.62 35.82 省份人口自然增长率 ‰ 726581 4.83 8.56 省份第一产业产值占比 % 726581 12.18 43.46 省份第二产业产值占比 % 726581 48.72 36.31 省份财政缺口 % 726581 4.54 12.98 省份养老金支出压力 % 726581 3.88 4.07 省份进出口份额 % 726581 0.58 0.29 企业年龄 对数 726555 2.50 0.70 企业资本密集度 对数 620827 3.78 1.99 企业是否出口 虚拟变量 627152 0.27 0.20 企业出口密集度 对数 718899 -7.27 16.51 企业规模 对数 726560 9.95 2.57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社会保险征缴机构转换改革、企业养老支出与企业价值[J]. 沈永建,梁方志,蒋德权,王亮亮.  中国工业经济. 2020(02)
[2]区域一体化对僵尸企业的影响——以撤县设区为例[J]. 彭洋,许明,卢娟.  经济科学. 2019(06)
[3]社会保险缴费对企业资本劳动比的影响——以21世纪初省级养老保险征收机构变更为例[J]. 唐珏,封进.  经济研究. 2019(11)
[4]中国制造业僵尸企业的劳动力资源错配效应研究[J]. 乔小乐,宋林,戴小勇.  财贸经济. 2019(11)
[5]金融市场扭曲对僵尸企业形成的影响——基于微观企业数据的实证研究[J]. 卢树立,何振.  国际金融研究. 2019(09)
[6]交通基础设施、金融约束与县域产业发展——基于“国道主干线系统”自然实验的证据[J]. 刘冲,刘晨冉,孙腾.  管理世界. 2019(07)
[7]转移支付的公共池效应、补贴与僵尸企业[J]. 范子英,王倩.  世界经济. 2019(07)
[8]持续推进减税降费的经济社会效应分析[J]. 庞凤喜,牛力.  中国财政. 2019(12)
[9]政府补助、投融资约束与企业僵尸化[J]. 宋建波,苏子豪,王德宏.  财贸经济. 2019(04)
[10]银行部门市场化、信贷配置与僵尸企业出清[J]. 白俊,邱善运,刘园园.  金融发展研究. 2019(04)



本文编号:294426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qiyeguanlilunwen/294426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2e48***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