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需互动模式下的微网综合资源博弈规划
发布时间:2021-01-06 13:42
我国经济步入中高速增长的新常态,电力需求放缓,同时,面临应对全球变暖的气候谈判和以雾霾为突出表现的环境污染所带来的国内外双重压力,随着分布式电源、智能电网、电动汽车、供需互动和能源互联网等各种新生事物的不断涌现和快速发展,我国进入了全面深化电力改革的关键时期。目前,电源企业已经是完全独立的经济实体,传统的集中规划思想不能适应新形势下的电网规划要求。同时,需求侧资源在电力规划中并未得到合理体现。因此,各电源投资商的竞争关系和具有产销合一特性的需求侧资源亟需在电网规划中得以体现,尤其是在含有分布式电源和互动负荷的微网规划中。本文针对微网中可规划的资源,一方面考虑投资商的竞争关系,另一方面充分挖掘需求侧在微网运行中的潜力,采用博弈论方法对综合资源进行规划。基于结合市场经济体制下的博弈论方法建立了包括分布式电源和需求侧互动负荷在内的微网综合资源的规划模型。在分布式电源博弈模型中,以风、光、燃、储的投资商为博弈主体,将经济性、可靠性和环保性综合为各投资商收益,以实现不完全竞争条件下各投资商最大收益为目标,求取各分布式电源的装机容量。以粒子群优化算法为基础,依据“剔除劣势策略”的原则对运算结果进行...
【文章来源】:华北电力大学河北省 211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59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课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微电网发展现状
1.2.2 微电网技术概述
1.2.3 微电网综合资源优化配置研究
1.3 本文主要工作
第2章 微电网的结构和综合资源模型
2.1 引言
2.2 微电网结构
2.3 分布式电源发电模型
2.3.1 风力发电机模型
2.3.2 光伏阵列模型
2.3.3 微型燃气轮机模型
2.3.4 蓄电池模型
2.4 互动负荷的模型
2.4.1 互动负荷类型
2.4.2 互动模型
2.4.3 移峰收益的计算方法
2.5 本章小结
第3章 基于博弈论的分布式电源优化配置研究
3.1 引言
3.2 分布式电源的博弈规划模型
3.2.1 博弈论定义
3.2.2 博弈模型
3.2.3 博弈模型的解——纳什均衡
3.3 博弈模型的求解算法
3.3.1 纳什均衡定义及存在性证明
3.3.2 剔除劣势策略的优化方法
3.3.3 算法实现流程
3.4 算例仿真分析
3.4.1 孤岛运行情况下的计算结果说明
3.4.2 不同运行方式的微网配置对比分析
3.4.3 不同新能源补贴电价的微网配置对比分析
3.4.4 不同联盟方式的微网配置对比分析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考虑互动负荷的微网综合资源优化配置研究
4.1 引言
4.2 现有供需互动模式分析
4.3 新型供需互动模式下的微网综合资源优化配置
4.3.1 新型供需互动模式
4.3.2 供需互动模式的引入——顺序解耦法
4.3.3 供需互动模式的引入——博弈参与法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5.1 结论
5.2 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科研情况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博弈论在电力系统中典型应用及若干展望[J]. 卢强,陈来军,梅生伟.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2014(29)
[2]基于电池储能系统的风功率波动平抑策略[J]. 张新松,顾菊平,袁越,王敏,曹阳,华亮,李智.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2014(28)
[3]新形势下电力系统供需互动问题研究及分析[J]. 王锡凡,肖云鹏,王秀丽.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2014(29)
[4]计及需求侧响应的微网综合资源规划方法[J]. 朱兰,严正,杨秀,符杨.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2014(16)
[5]计及可平移负荷的微网经济优化调度[J]. 符杨,蒋一鎏,李振坤,卫春峰.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2014(16)
[6]含风/光/柴/蓄及海水淡化负荷的微电网容量优化配置[J]. 张建华,于雷,刘念,肖锐. 电工技术学报. 2014(02)
[7]独立微网系统的多目标优化规划设计方法[J]. 郭力,刘文建,焦冰琦,王成山.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2014(04)
[8]基于自适应离散粒子群优化算法的微网中DG选址定容[J]. 郭贤,程浩忠,Masoud Bazargan,梁武星. 水电能源科学. 2013(09)
[9]博弈论在电力系统决策中的应用综述[J]. 邱凌,邵振国,谢骁婷. 电力与电工. 2012(02)
[10]基于改进BCC算法的含微电网的配电网网架规划[J]. 凡鹏飞,张粒子,熊浩清,张洪,王大江. 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 2012(10)
博士论文
[1]含分布式电源的配电网多目标优化问题研究[D]. 程杉.重庆大学 2013
[2]配电系统可靠性评估方法与应用研究[D]. 袁明军.山东大学 2011
硕士论文
[1]地区电力系统负荷特性分析与需求侧管理研究[D]. 尹玉芬.华南理工大学 2010
本文编号:2960675
【文章来源】:华北电力大学河北省 211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59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课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微电网发展现状
1.2.2 微电网技术概述
1.2.3 微电网综合资源优化配置研究
1.3 本文主要工作
第2章 微电网的结构和综合资源模型
2.1 引言
2.2 微电网结构
2.3 分布式电源发电模型
2.3.1 风力发电机模型
2.3.2 光伏阵列模型
2.3.3 微型燃气轮机模型
2.3.4 蓄电池模型
2.4 互动负荷的模型
2.4.1 互动负荷类型
2.4.2 互动模型
2.4.3 移峰收益的计算方法
2.5 本章小结
第3章 基于博弈论的分布式电源优化配置研究
3.1 引言
3.2 分布式电源的博弈规划模型
3.2.1 博弈论定义
3.2.2 博弈模型
3.2.3 博弈模型的解——纳什均衡
3.3 博弈模型的求解算法
3.3.1 纳什均衡定义及存在性证明
3.3.2 剔除劣势策略的优化方法
3.3.3 算法实现流程
3.4 算例仿真分析
3.4.1 孤岛运行情况下的计算结果说明
3.4.2 不同运行方式的微网配置对比分析
3.4.3 不同新能源补贴电价的微网配置对比分析
3.4.4 不同联盟方式的微网配置对比分析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考虑互动负荷的微网综合资源优化配置研究
4.1 引言
4.2 现有供需互动模式分析
4.3 新型供需互动模式下的微网综合资源优化配置
4.3.1 新型供需互动模式
4.3.2 供需互动模式的引入——顺序解耦法
4.3.3 供需互动模式的引入——博弈参与法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5.1 结论
5.2 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科研情况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博弈论在电力系统中典型应用及若干展望[J]. 卢强,陈来军,梅生伟.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2014(29)
[2]基于电池储能系统的风功率波动平抑策略[J]. 张新松,顾菊平,袁越,王敏,曹阳,华亮,李智.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2014(28)
[3]新形势下电力系统供需互动问题研究及分析[J]. 王锡凡,肖云鹏,王秀丽.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2014(29)
[4]计及需求侧响应的微网综合资源规划方法[J]. 朱兰,严正,杨秀,符杨.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2014(16)
[5]计及可平移负荷的微网经济优化调度[J]. 符杨,蒋一鎏,李振坤,卫春峰.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2014(16)
[6]含风/光/柴/蓄及海水淡化负荷的微电网容量优化配置[J]. 张建华,于雷,刘念,肖锐. 电工技术学报. 2014(02)
[7]独立微网系统的多目标优化规划设计方法[J]. 郭力,刘文建,焦冰琦,王成山.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2014(04)
[8]基于自适应离散粒子群优化算法的微网中DG选址定容[J]. 郭贤,程浩忠,Masoud Bazargan,梁武星. 水电能源科学. 2013(09)
[9]博弈论在电力系统决策中的应用综述[J]. 邱凌,邵振国,谢骁婷. 电力与电工. 2012(02)
[10]基于改进BCC算法的含微电网的配电网网架规划[J]. 凡鹏飞,张粒子,熊浩清,张洪,王大江. 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 2012(10)
博士论文
[1]含分布式电源的配电网多目标优化问题研究[D]. 程杉.重庆大学 2013
[2]配电系统可靠性评估方法与应用研究[D]. 袁明军.山东大学 2011
硕士论文
[1]地区电力系统负荷特性分析与需求侧管理研究[D]. 尹玉芬.华南理工大学 2010
本文编号:296067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qiyeguanlilunwen/296067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