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管理论文 > 企业管理论文 >

内部人控制下企业并购中的大小股东利益冲突研究 ——基于格力收购银隆案例

发布时间:2021-03-31 17:16
  并购一直是资本市场的热点,在并购活动日益增多以及定向增发作为支付方式的大背景下,大股东和中小股东的利益冲突愈发突出。同时,股份制公司的发展引发了委托—代理矛盾,进一步形成了内部人控制结构。除了传统的委托代理矛盾,内部人可以成为定向增发的对象,并且和中小股东在某些决策上存在利益诉求的不同,同样会形成利益冲突。本文通过对格力电器收购珠海盈隆失败的案例进行研究,得出各方利益冲突并给出治理建议。首先,本文分析了对格力电器内部人控制形成的原因,对各方立场进行划分,在案例中表现为大股东和内部人一起对抗中小股东。接着,本文分析出此次并购方案的主要利益冲突主要表现为增发价格过低,中小股东利益受损;以及中小股东认为并购定价过高,而不同意大股东和内部人推崇的并购计划。关于此案例的并购定价问题,本文进一步分析可知:一方面,与格力电器净资产收益相比,并购定价过高;另一方面,与当时的行业相比以及经过市场反应分析,并购定价趋于合理。然后,本文从内部人和中小股东的利益诉求着手,发现这种并购定价的争执是由于内部人的长期诉求和中小股东的短期诉求冲突所致,其根本原因是公司治理机制和治理结构的不完善。最后,本文就前述分析结... 

【文章来源】:浙江大学浙江省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59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内部人控制下企业并购中的大小股东利益冲突研究 ——基于格力收购银隆案例


格力集团股权架构图

格力,股价走势,电器


表 4-2 中小股东持股比例变化表并购前 并购支付后 配套融资后80.82% 70.97% 65.06%发行后中小股东持股比例虽然有所下降,但占比仍然高于 50%,加模扩大的必要阶段,因此本文判断,这不是双方的主要冲突。价基准日选择定价基准日为 8 月 19 日,为第十届董事会第七次会议决议公告日券发行管理条例》,重组市场参考价应当是公司股票在董事会决议、60 个交易日和 120 个交易日的平均交易价格之一。同时,定向增低于市场参考价格的 90%。格力电器认为,2016 年 1 月 1 日实施的 天平均价或 120 天平均价,不能合理反映公司股价的公允价值,因作为市场参考价。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政府干预和内部人控制与企业多元化研究[J]. 高燕燕,黄国良.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2015(03)
[2]现金持有、管理者权力与企业投资效率研究——基于随机前沿分析法[J]. 江新峰,张东旭.  中国注册会计师. 2014(11)
[3]管理层权力、高管薪酬变动与公司并购行为分析[J]. 傅颀,汪祥耀,路军.  会计研究. 2014(11)
[4]产权性质、CEO声誉与并购绩效相关性研究[J]. 于佳禾,陈海声.  会计之友. 2014(15)
[5]内部控制、并购整合能力与并购业绩——来自我国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J]. 杨道广,张传财,陈汉文.  审计研究. 2014(03)
[6]债权人监督与内部人控制相关问题的思考[J]. 谢李欣.  企业研究. 2014(10)
[7]高管控制权、自由现金流与企业投资行为——基于中国制造业上市公司[J]. 杨蓉,李红艳.  上海经济研究. 2013(12)
[8]公司治理、内部控制与非效率投资:理论分析与经验证据[J]. 方红星,金玉娜.  会计研究. 2013(07)
[9]企业并购的内部控制体系研究[J]. 陈舒,黄中文.  商业会计. 2012(19)
[10]内部人控制、审计监督与管理者利益侵占[J]. 赵国宇,唐红.  审计与经济研究. 2012(04)



本文编号:311179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qiyeguanlilunwen/311179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5893***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