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近性视角下合成生物学领域企业技术创新合作网络研究
发布时间:2023-05-18 23:11
研究目的本研究希望解决以下问题:(1)在合成生物学领域中,企业的合作行为模式是怎样的?他们是否互动频繁,或是仍处于寻找合作伙伴、互相试探的阶段?(2)目前合成生物学的专利合作网络处在一个什么样的阶段?它是趋近成熟,还是仍有很大的成长空间?(3)哪种或哪几种接近性对技术创新合作有显著影响?接近性之间是否会相互影响,比如是否抵消或增强了这种影响?研究对象本研究选择合成生物学领域内参与合作研发的企业构建技术创新网络,以专利信息为测量函数,时间限制在1980年-2017年。因变量为合作强度,自变量是地理接近性、技术接近性、社会接近性。控制变量为企业从属关系。研究方法由于本研究中的变量都是以矩阵形式存在的关系型数据,“共线性”会使得常规的统计分析工具如OLS多元回归的显著性检验失去意义。本研究使用以多重置换为基础的二次指派程序(quadratic assignment procedure,QAP)检验法,实现对关系变量间关系的检验。QAP矩阵回归是一种对两个或多个矩阵中各个对应元素的相似性进行比较的方法。通过比较对应的格值,给出两个矩阵之间的相关系数并对该系数进行非参数检验,它以对矩阵数据的重新...
【文章页数】:67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致谢
中文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我国政府大力推进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1.1.2 我国绝大多数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不足
1.1.3 我国政府致力推进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
1.1.4 合成生物学是21世纪生物技术领域的新兴学科
1.2 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
1.2.1 合成生物学
1.2.2 社会网络理论
1.2.3 合作创新与创新网络
1.2.4 知识扩散理论
1.2.5 接近性理论
1.3 研究目的及意义
2 研究方法
2.1 研究对象
2.2 研究方法
2.3 数据获取
2.4 变量与描述
2.4.1 因变量:合作强度
2.4.2 自变量a:地理接近性
2.4.3 自变量b:技术接近性
2.4.4 自变量c:社会接近性
2.4.5 控制变量:企业从属关系
2.5 回归模型
2.6 技术路线
3 研究结果
3.1 描述性结果
3.1.1 合作网络中行动者的行为表现
3.1.2 合作的地域分布
3.1.3 接近性与合作
3.2 统计分析结果
3.2.1 相关性分析结果
3.2.2 回归分析结果
4 讨论和结论
4.1 讨论
4.2 未来研究方向
4.3 结论
5 创新点与不足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本文编号:3819184
【文章页数】:67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致谢
中文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我国政府大力推进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1.1.2 我国绝大多数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不足
1.1.3 我国政府致力推进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
1.1.4 合成生物学是21世纪生物技术领域的新兴学科
1.2 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
1.2.1 合成生物学
1.2.2 社会网络理论
1.2.3 合作创新与创新网络
1.2.4 知识扩散理论
1.2.5 接近性理论
1.3 研究目的及意义
2 研究方法
2.1 研究对象
2.2 研究方法
2.3 数据获取
2.4 变量与描述
2.4.1 因变量:合作强度
2.4.2 自变量a:地理接近性
2.4.3 自变量b:技术接近性
2.4.4 自变量c:社会接近性
2.4.5 控制变量:企业从属关系
2.5 回归模型
2.6 技术路线
3 研究结果
3.1 描述性结果
3.1.1 合作网络中行动者的行为表现
3.1.2 合作的地域分布
3.1.3 接近性与合作
3.2 统计分析结果
3.2.1 相关性分析结果
3.2.2 回归分析结果
4 讨论和结论
4.1 讨论
4.2 未来研究方向
4.3 结论
5 创新点与不足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本文编号:381918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qiyeguanlilunwen/381918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