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管理论文 > 企业管理论文 >

关中平原城市群工业污染减排与就业结构的关系研究

发布时间:2024-12-11 03:47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经济增长速度持续多年保持在较高水平,与此同时大气污染问题日趋严重。如何实现“环境-就业”协调发展,已成为目前学术界重点关注的课题,也是摆放在国家经济和民生发展面前的现实问题。本文主要研究工业污染减排与就业结构的关系,并探讨如何实现减排和就业结构优化的“双重红利”。通过构建理论模型,本文将实现“双重红利”的途径分为“减排政策途径”和“技术进步途径”。接着,本文以我国大气污染重点防治区(关中平原城市群)为研究对象,基于2003-2016年相关的城市数据,采用对数均值迪式指数分解法(LMDI),将关中平原城市群工业二氧化硫排放变化量分解成6个影响因素,重点探讨其中的就业结构效应,并使用弹性概念量化关中平原城市群工业污染减排与就业结构的关系。研究发现,关中平原城市群中各城市减排的就业结构弹性均大致在1附近,对于关中平原城市群来说,实现“双重红利”的途径是技术进步途径。关中平原城市群的“双重红利”主要是依赖于服务业的快速发展,劳动力从相对污染的第二产业流向相对清洁的第三产业,最终表现为减排和就业结构优化。基于此,本文得到两点启示,一是优化产业结构,突出第三产业的重要地位;二是加...

【文章页数】:63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图1-1论文架构图

图1-1论文架构图

本文在总结和简要评述相关文献的基础上,系统梳理工业污染减排和就业结构的相关研究成果,通过构建理论模型指出工业污染减排和就业结构优化同时实现的途径,在理论模型基础上,使用LMDI分解法和弹性理论量化工业污染减排和就业结构的关系,最后总结本文内容和研究成果,并给出政策启示。本文的论文....


图3-1减排政策实现“双重红利”的路径

图3-1减排政策实现“双重红利”的路径

一是减排政策路径。我们通过观察τ,来分析该路径对工业污染排放和就业结构的影响。减排政策路径是指政府通过出台一系列环境保护的政策法规达到减排目的,从而影响就业结构。政府向污染企业征收税率为τ的环境税,增加了这部分企业的生产成本τEt,导致这部分产品的价格上升,企业将增加的成本转嫁给....


图3-2技术进步实现“双重红利”的路径

图3-2技术进步实现“双重红利”的路径

二是技术进步路径。我们通过观察λIt,来分析该路径对工业污染排放和就业结构的影响。在工业化初期,我国大力发展第二产业,工业部门技术进步的增长率大于服务业部门,工业部门的产出水平相应地高于服务业,即,那么工业部门会排放较多的污染物,同时需要更多的劳动力,在这一阶段,污染物排放量再增....


图4-1 2018年关中平原城市群各城市的经济规模

图4-1 2018年关中平原城市群各城市的经济规模

就关中平原城市群中11个城市而言,经济规模和产业结构也存在明显差异(如图4-1~图4-4)。关中平原城市群的人均地区生产总值的平均值为3.96万元,中心城市西安的人均地区生产总值最高,为8.51万元,是平均水平的2倍多,运城市、天水市和平凉市较低,分别为2.82万元、1.95万元....



本文编号:401613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qiyeguanlilunwen/401613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c1660***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