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公司板材利用率提升六西格玛管理项目实施研究
本文关键词:H公司板材利用率提升六西格玛管理项目实施研究
【摘要】:随着我国劳动力成本的不断提升与企业之间的竞争不断加剧,企业的生存和发展越来越受到挑战,从而促使企业通过各种方式进行生产效率的提高以及成本的节约。国内外已有研究表明,企业运用六西格玛和项目管理可以有效提升企业的生产效益,增加单位产出。但在眼镜行业,特别是在眼镜板材方面,国内外运用六西格玛管理项目的方法的研究和应用还比较少,或者只是停留在理论层面,缺乏实际运用。本论文选取笔者所在的公司正面临的板材消耗浪费过大的问题,运用六西格玛DMAIC的模型和项目管理的方法,对板材的利用率提升进行了研究,并取得了暂时的成效和提出了相应的建议。本文通过文献梳理,基于六西格玛的DMAIC模型,通过SIPOC图确定材料浪费的潜在主要流程,运用头脑风暴法和鱼骨图分析法去初步探索板材浪费的原因,然后结合CE矩阵等方法对板材样本信息进行分析,得到了与板材浪费的主要因素为来料宽度、胚料宽度、板材的排版、刀具和夹具等。针对这些主要因素,本研究采用项目管理的方法从项目计划、项目团队、项目预算、项目沟通、项目质量管理等多方面进行了针对性、有效的改善,最终提高了胶架板材的利用率,降低了生产成本,帮助公司实现财务成效上的提升。项目实施研究结果表明,H公司应用六西格玛的DMAIC模型结合项目管理的方法,对眼镜板材来料宽度、胚料宽度、板材排版及刀具等相关因子进行针对性地改善,不仅行之有效地提升了眼镜板材的利用率,达到了财务效益的节省目标,并且,六西格玛管理项目的实施为H公司的生产流程化、作业标准化带来改善的同时,还提高了H公司的产品质量和提升了员工士气。
【关键词】:六西格玛 DMAIC模型 项目管理 利用率
【学位授予单位】:广西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F273;F426.8
【目录】:
- 摘要4-5
- ABSTRACT5-9
- 第一章 绪论9-17
- 1.1 选题的背景及意义9-10
- 1.1.1 选题的背景9-10
- 1.1.2 选题的意义10
- 1.2 文献综述10-14
- 1.2.1 国外研究现状10-12
- 1.2.2 国内研究现状12-14
- 1.3 研究方法和创新之处14-15
- 1.3.1 研究的方法14
- 1.3.2 论文的创新之处14-15
- 1.4 论文主要内容和章节安排15-17
- 第二章 理论概述17-24
- 2.1 相关理论17-18
- 2.1.1 项目管理17
- 2.1.2 六西格玛管理17-18
- 2.1.3 六西格玛项目管理18
- 2.2 六西格玛模型18-21
- 2.3 六西格玛相关工具21-24
- 第三章 胶架板材利用率提升项目的定义及测量阶段(D&M阶段)24-34
- 3.1 企业概况介绍24-25
- 3.1.1 H集团概况24
- 3.1.2 眼镜产品24-25
- 3.2 胶架板材利用率提升项目25-26
- 3.3 项目背景、团队及项目计划26-31
- 3.4 测量阶段(M)31-34
- 3.4.1 电子秤测量系统分析31-32
- 3.4.2 游标卡尺测量系统分析32-34
- 第四章 胶架板材利用率提升的分析及改进阶段(A&I阶段)34-45
- 4.1 胶架板材利用率提升的分析阶段34-36
- 4.1.1 鱼骨图分析所有可能的原因34-35
- 4.1.2 高阶流程图35
- 4.1.3 因果矩阵(CE矩阵)35-36
- 4.2 胶架板材利用率提升的改进阶段36-45
- 4.2.1 加工类的的改进36-42
- 4.2.2 管理类的改进42-45
- 第五章 胶架板材利用率提升项目的控制阶段(C阶段)45-50
- 5.1 过程控制计划45-46
- 5.2 品质控制计划46-47
- 5.3 成本控制47-48
- 5.4 效果评价48-50
- 第六章 结论50-52
- 6.1 结论50
- 6.2 不足与下一步展望50-52
- 参考文献52-54
- 致谢54-55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目录55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袁凤;欧洲实施六西格玛管理——一种跨文化的观点[J];中国标准化;2001年02期
2 杨阳;六西格玛管理法[J];企业改革与管理;2002年07期
3 曾凤章,焦明朋;六西格玛管理——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战略选择[J];四川兵工学报;2003年01期
4 曾凤章,焦明朋;六西格玛管理工具研究[J];四川兵工学报;2003年03期
5 王晓玲;六西格玛管理基本知识[J];核标准计量与质量;2003年04期
6 徐江洪;推进六西格玛管理战略[J];建设机械技术与管理;2003年02期
7 梁晓林 ,胡育勇;六西格玛管理的无缺陷境界[J];企业改革与管理;2003年03期
8 朱波 ,林欣 ,周历群;六西格玛管理的实施步骤[J];企业改革与管理;2003年12期
9 含漪;完美风暴:六西格玛管理[J];人力资源;2003年12期
10 屈坤如;六西格玛管理讲座 第一讲 六西格玛概说[J];石油工业技术监督;2004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孟盈;;浅谈六西格玛管理的研究与应用[A];2011年中国航空学会管理科学分会学术交流会议论文集[C];2011年
2 戈泽宁;;六西格玛管理战略实施中的领导力问题[A];2004全国六西格玛大会文集[C];2004年
3 逄健;黄怡;;提高企业运作效率的有效路径——六西格玛管理与企业资源计划的集成[A];第三届中国质量学术论坛论文集[C];2008年
4 赵鹏;;六西格玛管理的“批判”[A];2011年中国航空学会管理科学分会学术交流会议论文集[C];2011年
5 杨跃进;;六西格玛管理与中国企业竞争力的提升[A];第十二届中国质量论坛论文集[C];2004年
6 陶靖轩;;六西格玛管理中的数据转换研究[A];2004年中国管理科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4年
7 张耀华;;六西格玛突破企业成长曲线[A];第二届中国质量学术论坛会议论文集[C];2005年
8 王志陵;;推行六西格玛管理企业高层领导需要关注的几个问题[A];第二届中国质量学术论坛会议论文集[C];2005年
9 王金德;;协调·联动·整合——六西格玛管理在中国企业的实践与思考[A];第二届中国质量学术论坛会议论文集[C];2005年
10 王丽林;;国内企业六西格玛管理推进策略研究[A];第三届中国质量学术论坛论文集[C];2008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周林;红林公司推进六西格玛管理见成效[N];贵州日报;2006年
2 宋恒继;金融企业实施六西格玛管理前提条件分析[N];金融时报;2006年
3 沈勇;六西格玛管理在深企蔚然成风[N];深圳特区报;2006年
4 中航二集团质量监督部;中航二集团六西格玛管理取得新进展[N];中国航空报;2008年
5 ;太钢以六西格玛管理为核心提升综合竞争力[N];世界金属导报;2009年
6 记者 智谊萍;济钢启动六西格玛管理[N];中国冶金报;2005年
7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六西格玛首席咨询顾问 邱模荣;六西格玛管理在中国电信行业的实施(一)[N];人民邮电;2005年
8 记者 姜春艳;强力推进六西格玛管理 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N];中国航空报;2006年
9 徐大天;济钢推行六西格玛管理初见成效[N];中国冶金报;2006年
10 记者 张少东 苏勇;太钢将全面推行六西格玛管理[N];中国冶金报;2006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侯雅文;六西格玛管理的统计评价方法研究与应用[D];暨南大学;2010年
2 刘允娜;基于六西格玛管理的IT业派遣制员工保持力研究[D];天津大学;201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正兵;九鼎科技集团六西格玛管理应用研究[D];湖南大学;2008年
2 蒋强;六西格玛管理在A公司的应用研究[D];天津大学;2008年
3 吴钦;六西格玛管理研究[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09年
4 肖体红;六西格玛管理在A公司的应用探讨[D];西南财经大学;2008年
5 单丹;六西格玛管理中统计分析方法的改进[D];西南财经大学;2008年
6 黄亚军;瑞光集团六西格玛管理案例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0年
7 桂云苗;六西格玛管理在航空公司中的应用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04年
8 丛丽芳;六西格玛管理法在李尔公司中国区的应用研究[D];东北大学;2008年
9 雷民生;六西格玛管理法在X企业应用研究[D];天津大学;2011年
10 徐航;基于六西格玛理论的东北特殊钢集团管理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15年
,本文编号:55466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qiyeguanlilunwen/55466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