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管理论文 > 企业管理论文 >

基于价值链上低碳活动的企业低碳竞争力评价

发布时间:2017-08-16 07:20

  本文关键词:基于价值链上低碳活动的企业低碳竞争力评价


  更多相关文章: 企业价值链 低碳活动 低碳竞争力 群决策 TOPSIS法 熵权法


【摘要】:越来越严峻的碳约束下,作为经济发展主体,企业也将会承担起更大的低碳责任。随着碳交易市场的普及,低碳约束也步入实践阶段,不适应低碳发展要求的企业也将被淘汰出局。因此低碳优势将成为企业能力的一部分,主动担当社会责任,提高企业低碳竞争力,实现环境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双赢。本文在分析现有企业低碳竞争力定义基础上,认为企业通过低碳活动获得了低碳竞争力。企业的低碳竞争力越强,企业采取低碳活动后的低碳化效果越显著,低碳活动水平越高。因此企业低碳竞争力的评价可通过评价低碳活动水平来进行。在论述了价值活动、低碳活动的内在联系后,本文基于企业价值链理论构建企业低碳活动价值链,搭建好企业低碳活动框架体系并为指标选取提供了统一的低碳活动水平评价参考分类,不同产业的指标可在参考相关文献或因素分析后得到。最后以低碳活动链的框架作为企业低碳竞争力的框架基础和企业经营能力共同构成企业低碳竞争力评价体系。按照本文的企业低碳竞争力评价思路和评价方法,选取能耗型制造企业作为企业低碳竞争力评价对象,归纳整理得到能耗型制造企业的价值活动以及低碳活动内容,并参考低碳活动水平评价分类选取评价指标,构建好能耗型制造企业的低碳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选取4家钢铁企业来做实例分析,并根据实际情况进一步调整评价体系,在群决策理论的指导下,采用熵权法确定属性客观权重并基于统计学原理确定专家客观权重,最后采取TOPSIS法对4家钢铁企业的低碳竞争力排序分析,并提出管理建议。
【关键词】:企业价值链 低碳活动 低碳竞争力 群决策 TOPSIS法 熵权法
【学位授予单位】:西南交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F425;F271
【目录】:
  • 摘要6-7
  • Abstract7-11
  • 第1章 绪论11-16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11-13
  • 1.1.1 研究背景11-13
  • 1.1.2 研究意义13
  • 1.2 研究内容13-14
  • 1.3 研究思路14-16
  • 第2章 相关理论研究概述16-21
  • 2.1 价值链理论16-18
  • 2.1.1 传统价值链理论16-17
  • 2.1.2 价值链理论发展17-18
  • 2.2 企业低碳竞争力理论概述18-21
  • 2.2.1 企业竞争力18-19
  • 2.2.2 企业低碳竞争力19-21
  • 第3章 基于价值链角度评价企业低碳竞争力的思路和评价方法21-30
  • 3.1 企业低碳竞争力评价与低碳活动关系阐述21-22
  • 3.2 价值链理论与企业低碳竞争力评价22
  • 3.3 基于价值链理论的活动框架整理22-24
  • 3.3.1 对传统企业价值链的活动框架调整22-23
  • 3.3.2 企业低碳竞争力评价的价值活动框架基础整理23-24
  • 3.4 针对价值活动框架的企业低碳价值活动链构建24-27
  • 3.5 企业低碳竞争力评价体系框架构建27-28
  • 3.6 企业低碳竞争力评价体系指标的选择28-29
  • 3.7 指标设置原则29-30
  • 第4章 能耗制造企业低碳竞争力评价体系的构建30-42
  • 4.1 能耗制造企业价值活动内容30
  • 4.2 能耗制造企业低碳价值活动内容30-32
  • 4.3 能耗型制造企业的低碳竞争力评价指标选取32-38
  • 4.3.1 能耗型评价指标体系普适性问题33
  • 4.3.2 评价指标体系构建阐述33-38
  • 4.4 评价决策方法与权重确定方法简述38-42
  • 4.4.1 评价决策方法简述38-39
  • 4.4.2 混合多属性群决策简述39-40
  • 4.4.3 指标权重确定方法简述40
  • 4.4.4 混合多属性群决策的权重与决策顺序关系问题40
  • 4.4.5 本文的决策类型以及权重确定40-42
  • 第5章 能耗型制造企业低碳竞争力实例分析42-59
  • 5.1 实例分析体系调整42-43
  • 5.2 本文实例分析综合评价阐述43
  • 5.3 相关定义及计算公式阐述43-48
  • 5.3.1 评价决策涉及信息阐述43-44
  • 5.3.2 计算过程涉及公式以及相关定义44-48
  • 5.4 基于群决策TOPSIS方法进行最终的决策评价48-49
  • 5.5 评价对象简介49-50
  • 5.5.1 能耗型制造企业---A钢铁企业简介49-50
  • 5.5.2 能耗型制造企业---B钢铁企业简介50
  • 5.5.3 能耗型制造企---C钢铁企业简介50
  • 5.5.4 能耗型制造企---D钢铁企业简介50
  • 5.6 数据分析及评价50-55
  • 5.6.1 数据来源50-51
  • 5.6.2 专家客观权重的确定51-52
  • 5.6.3 属性客观权重的确定52-54
  • 5.6.4 使用TOPSIS方法排序评价54-55
  • 5.7 结果分析及低碳管理建议55-59
  • 5.7.1 低碳竞争力评价结果分析55-57
  • 5.7.2 实例分析企业低碳管理建议57-59
  • 结论59-60
  • 致谢60-61
  • 参考文献61-64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贾杰华,李伟;国有企业如何打造自己的核心竞争力[J];兰州工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2年01期

2 孟庆轩;什么是企业核心竞争力[J];中国乡镇企业;2002年04期

3 陈德宁;区域竞争力理论的提出与发展[J];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12期

4 彭丽红;企业竞争力管理[J];中国牧业通讯.养殖场顾问;2004年09期

5 韩宏华,熊德平;农业核心竞争力的内涵及其形成[J];华东经济管理;2004年06期

6 彭丽红;中国企业竞争力的管理与评价[J];开放导报;2001年11期

7 彭丽红;中国企业竞争力的管理[J];管理科学文摘;2002年06期

8 冯仁德 ,陈静;锁定核心竞争力[J];企业研究;2002年13期

9 刘艳玲;浅谈核心竞争力[J];苏州市职业大学学报;2002年04期

10 陈国富;《中国城市竞争力理论研究与实证分析》评介[J];财贸经济;2002年10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戴颖达;;打造基于质量的企业核心竞争力[A];第二届中国质量学术论坛会议论文集[C];2005年

2 肖光顺;;企业竞争力理论:历史演变、缺陷与探索[A];中国《资本论》研究会第13次学术研讨会福建师范大学代表论文集[C];2006年

3 金碚;;企业竞争力测评的理论与方法[A];第二届中国财富论坛论文集[C];2006年

4 李弘;蒋成林;汪晗;;四川保险业综合竞争力研究[A];中国保险学会学术年会入选文集2011(实务卷)[C];2011年

5 朱春奎;;国外竞争力理论研究综述[A];黑龙江省生产力学会年会论文集下册[C];2007年

6 王聪;王肖蓉;;坚持科学发展,提升廊坊市竞争力[A];2009中国·廊坊基于区域经济发展的京津廊一体化研究——廊坊市域经济发展与京津廊经济一体化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9年

7 刘方;;关于提升区域竞争力的理论探讨[A];2004中国区域经济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8 郭跃华;;转变思维方式提升昆明城市竞争力[A];中国思维科学研究论文选2011年专辑[C];2012年

9 马俊如;;核心技术与核心竞争力[A];第六届中国科学家教育家企业家论坛论文集[C];2007年

10 邓超;肖绍平;;论上市公司核心竞争力与非核心竞争力的发展均衡[A];第三届(2008)中国管理学年会——技术与创新管理分会场论文集[C];2008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士秀;竞争力是企业和产业发展之本[N];中国建材报;2004年

2 程肖芬;深化产业竞争力研究[N];山西日报;2005年

3 王秉安;关于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探讨[N];中国机电日报;2000年

4 ;竞争力的价值[N];中国经营报;2003年

5 北京地区出版产业竞争力研究课题组;谁是北京最具竞争力的出版社[N];中国图书商报;2006年

6 ;14个沿海开放城市 4个经济特区城市 城市竞争力排名[N];中华工商时报;2004年

7 中国产经新闻报社 曾春光;科学构筑区域竞争力生长通道[N];中国联合商报;2011年

8 陶良虎 张道金;产业竞争力理论体系的构建[N];光明日报;2006年

9 记者 古隆媛;切实增强出版社核心竞争力[N];中国新闻出版报;2003年

10 国家能源局副局长 吴吟;多角度研究煤炭企业竞争力的一次探索[N];中国煤炭报;201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廖桂容;中国省域财政竞争力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5年

2 荆德刚;企业核心竞争力的经济学分析[D];吉林大学;2005年

3 吕洁华;高新技术企业核心竞争力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2005年

4 郑小平;高新技术企业竞争力及其矢量再造[D];四川大学;2003年

5 陈志;科技型企业核心竞争力研究[D];中国农业大学;2004年

6 陈琳霞;上海城区竞争力研究[D];复旦大学;2004年

7 张荣刚;企业集群总体竞争力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5年

8 周群艳;区域竞争力的形成机理与测评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06年

9 王跃武;竞争力财务经济学[D];湖南大学;2006年

10 曹敏杰;中小保险企业核心竞争力评价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史兰琳;少数民族地区文化产业竞争力的统计分析[D];辽宁大学;2015年

2 李善宏;河南省生猪产业竞争力研究[D];石河子大学;2015年

3 尚丽;朷西省低碳竞争力评价及提升对策研究[D];陕西科技大学;2015年

4 郭欢;基于知识资本的装备制造企业核心竞争力评价研究[D];河北工程大学;2015年

5 龚惠文;省域竞争力评价的“轮毂”模型及实证研究[D];浙江大学;2015年

6 沈浙;广深物流竞争力比较研究[D];广东财经大学;2015年

7 王德强;基于竞争力导向的S航空电子商务拓展应用的研究[D];山东大学;2015年

8 张永杰;我国寿险企业核心竞争力研究[D];广西大学;2015年

9 钱学凤;上海港综合竞争力评价研究[D];上海海洋大学;2015年

10 张晋妍;浙江省高等教育核心竞争力的现状分析及提升路径研究[D];杭州师范大学;2015年



本文编号:68201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qiyeguanlilunwen/68201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429ed***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