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镇化、工业化与城乡收入差距的耦合特征及其影响因素
本文关键词:城镇化、工业化与城乡收入差距的耦合特征及其影响因素
更多相关文章: 城镇化 工业化 城乡收入差距 影响效应 面板数据模型
【摘要】:通过城镇化、工业化减小城乡收入差距是增强发展整体性、提高发展协调性的内在要求。在理论分析城镇化、工业化与城乡收入差距关系的基础上,基于2000-2013年分省统计数据,构建协调发展度评价指标与面板数据分析模型,评估了中国城镇化、工业化与城乡收入差距的耦合关系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研究期内三者协调发展度总体上呈现增长趋势,东部地区明显优于中西部地区,但城镇化、工业化并未必然减少城乡收入差距;农民进城未落户、生计转变能力较差的农户越难以进城落户、农民主要受雇于规模化程度较低而劳动密集程度较高的传统行业、粮食主产区农业种植结构调整约束等因素的共同作用,使得依赖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来降低城乡边际报酬差异的理论机制难以发挥作用。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阶段,建议通过促进常住人口市民化、推动农村三次产业融合发展、加大对农业农村转移支付力度等途径,减少城乡收入差距,促进三者良性互动。
【作者单位】: 中国农业科学院;中国旅游研究院;中国科学院;
【关键词】: 城镇化 工业化 城乡收入差距 影响效应 面板数据模型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农户生计视角下我国粮食生产重心北移机理与管控途径研究”(41471115),项目负责人:陈秧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农户可持续生计视角下我国乡村旅游精准扶贫研究”(41501193),项目负责人:何琼峰
【分类号】:F299.21;F424;F124.7
【正文快照】: 一、引言中国改革开放的重要特征,是农村大量剩余劳动力由农业部门转向非农产业部门、由乡村地域流向城镇地域[1]。农村劳动力的就业结构转变、居住空间转移与居民身份转换,其根源是工农差异与城乡差距,其目标是实现城乡均衡发展[2-4]。这一以人口转移为主导的复杂过程,确实见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周维富;工业化与城镇化的协调发展刍议[J];首都经济;2001年10期
2 周加来,周建华;我国工业化与城市化关系的实证分析[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2年04期
3 姜爱林;实现城镇化与工业化的协调发展[J];开放导报;2003年08期
4 黎仕明;试论近代以来中国城市化与工业化之关系[J];乐山师范学院学报;2003年02期
5 姜爱林;城镇化与工业化协调发展的基本策略[J];攀登;2004年02期
6 孔凡文;许世卫;;我国城镇化与工业化发展关系分析与判断[J];调研世界;2006年07期
7 李芝;;对广西推进工业化城镇化的探讨[J];沿海企业与科技;2007年09期
8 苏喜军;;河南省工业化与城镇化的互动发展模式选择[J];华北水利水电学院学报(社科版);2009年01期
9 龚新蜀;贺坤;;新疆城镇化滞后于工业化发展实证研究[J];改革与战略;2009年11期
10 段禄峰;张沛;;区域新格局背景的城镇化与工业化协调发展[J];重庆社会科学;2009年07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湛泳;龚志勇;;湖南工业化和城市化对农民收入增长的实证分析[A];三湘青年社会科学优秀论文集(2004年卷)[C];2004年
2 陈厚义;胡航;陈常亮;;贵州城市化与新型工业化发展研究[A];贵州省软科学研究论文选编(2001—2004)[C];2005年
3 贾小玫;向波;袁凤华;;陕西省城镇化与工业化关系的协整分析[A];陕西省外国经济学说研究会2010年年会“西部大开发10年”专题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4 郭文炯;张复明;;工业化与城市化整合发展的若干理论思考[A];地理教育与学科发展——中国地理学会2002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2年
5 姜良强;谢立达;张丰羽;;贵州省城镇化与工业化发展关系测度[A];数量经济学视野下经济管理与贵州发展研究[C];2013年
6 章光日;刘贤腾;;工业化与城市化:基于全球化视角的审视与理论分析[A];规划50年——2006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上册)[C];2006年
7 朱宽樊;杨永春;陈春宇;;我国西部地区城镇化—工业化—信息化耦合协调发展研究——以甘肃省为例[A];城市时代,协同规划——2013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10-区域规划与城市经济)[C];2013年
8 王海龙;黄明;;辽宁工业化与城市化互动关系的实证分析[A];第五届(2010)中国管理学年会——城市与区域管理分会场论文集[C];2010年
9 欧阳世斌;杨舒;;“两化互动”推动城市经济发展研究——以宜宾市为例[A];2013第六届中青年专家学术大会论文集[C];2013年
10 李建德;;浅议科学发展观与劳动保障工作的关系[A];科学发展观与劳动保障问题研究[C];2005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中共柳州市委书记 蒋济雄;大力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N];光明日报;2007年
2 江风 本报记者 程中军;让经济更繁荣生活更美好[N];中国企业报;2009年
3 记者 黄继妍;同步推进工业化城镇化 建设宜居宜业宜游城市[N];江西日报;2012年
4 记者 张雷;坚持好思路 保持好势头 珍惜好机遇 乘势而上加速推进工业化城镇化[N];九江日报;2011年
5 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教授 周其仁;工业化超前、城市化滞后[N];经济观察报;2012年
6 本报记者 罗学锋;乐山市推进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工作会议举行[N];乐山日报;2011年
7 本报记者 胡彦殊;工业化率和城镇化率 2020年力争达全国平均水平[N];四川日报;2011年
8 本报记者 王晶 尹瑶 张清 雷黎丽 实习生 谭锐捷;一种方向 一种决心 一种期待[N];乐山日报;2011年
9 帅建红 黄存碌;夹江:生动演绎“两化”互动[N];乐山日报;2012年
10 黄小鹏;城市化不是大干快上搞投资[N];证券时报;201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朱艳硕;山东省城市化与工业化耦合关系研究[D];曲阜师范大学;2012年
2 朱文静;工业化、制度因素对我国城市化的影响[D];河北经贸大学;2011年
3 高贺娟;河南省城镇化与工业化协调发展状况分析[D];郑州大学;2014年
4 刘凤雏;新型工业化与城市化协调发展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08年
5 杨国强;工业化和城市化对农业资源的影响[D];山东理工大学;2009年
6 郑巧淑;城镇化、工业化、信息化与农业现代化协调发展水平测算[D];暨南大学;2015年
7 车金芳;中国城市化的特殊路径研究[D];武汉科技大学;2011年
8 何敏;我国信息化、城镇化与工业化互动关系研究[D];浙江工商大学;2014年
9 胡慧洪;浙江省农村工业化进程中城镇化的成长机制及政策选择[D];浙江大学;2002年
10 季小立;中国城市化路径研究[D];江苏大学;2005年
,本文编号:81921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qiyeguanlilunwen/81921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