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化促进了城市扩张吗
本文关键词:工业化促进了城市扩张吗
【摘要】:中国目前处于快速工业化与城市化的发展阶段,城市空间扩张是城市化过程的重要标识,如何推动城市化发展?工业兴城主张是否具有可持续性?传统理论认为工业化促进了城市扩张,本文运用284个城市1990—2012年的面板数据进行实证检验,研究结果表明:1工业化发展对于城市扩张的作用受不同工业化发展阶段影响,东部地区工业化发展程度较高,工业化对于城市扩张的作用呈下降趋势,中西部地区工业化发展仍能促进城市规模扩张;2工业化与城市规模呈倒U型分布,呈现先升后降的发展趋势,存在显著的门槛效应,工业化对于城市规模扩张的作用随着工业发展到一定阶段呈现拐点,东部地区已达到拐点呈下降趋势,而中西部仍呈上升趋势;3从城市规模来看,小城市工业化对于城市规模的促进作用并不显著,中等城市和大城市的工业化发展有效地促进了城市规模扩张,而特大城市由于工业发展程度已达到一定水平,第三产业发展迅速,工业化对于城市规模扩张的作用呈下降趋势;4工业化对于城市规模扩张的影响系数随着分位数的提高逐渐增大,且在不同分位上影响均显著。工业兴城城市化主张需要甄别区域和城市发展的不同阶段及驱动性特征,厘清城市化发展路径选择,谨防城市化动因扭曲与制造业产能过剩、粮食安全等城市化发展陷阱,实现城市化、农业发展、工业化协调发展,实施区域差异城市化政策,以发展大中城市为重点,实施东部城镇化,西部城市化战略主张。
【作者单位】: 湘潭大学商学院;
【关键词】: 工业化 城市规模 城市化
【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城镇化失衡发展及应对政策研究”(13BJY051)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项目“城乡断裂背景下城镇化失衡发展研究”(13YJC790064) 湖南省社科基金项目“国内自愿碳交易市场建设研究”(11YBA281)
【分类号】:F424;F299.2
【正文快照】: 引言中国目前处于快速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发展阶段,从马尔萨斯增长向索洛增长转变,在这个阶段,土地要素对城市发展有重要作用,城市土地利用变化是城市空间扩展最为直接的表现形势,城市空间扩张是城市化过程的重要标识,是城市化过程空间布局与结构转变的综合反映。土地城市化是中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周维富;工业化与城镇化的协调发展刍议[J];首都经济;2001年10期
2 周加来,周建华;我国工业化与城市化关系的实证分析[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2年04期
3 姜爱林;实现城镇化与工业化的协调发展[J];开放导报;2003年08期
4 黎仕明;试论近代以来中国城市化与工业化之关系[J];乐山师范学院学报;2003年02期
5 姜爱林;城镇化与工业化协调发展的基本策略[J];攀登;2004年02期
6 吴学刚;;从工业化率指标看四川县域经济[J];四川省情;2006年01期
7 孔凡文;许世卫;;我国城镇化与工业化发展关系分析与判断[J];调研世界;2006年07期
8 李芝;;对广西推进工业化城镇化的探讨[J];沿海企业与科技;2007年09期
9 苏喜军;;河南省工业化与城镇化的互动发展模式选择[J];华北水利水电学院学报(社科版);2009年01期
10 龚新蜀;贺坤;;新疆城镇化滞后于工业化发展实证研究[J];改革与战略;2009年1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宋德勇;;工业化、市场化、国际化与经济增长[A];理论·改革·发展[C];1998年
2 湛泳;龚志勇;;湖南工业化和城市化对农民收入增长的实证分析[A];三湘青年社会科学优秀论文集(2004年卷)[C];2004年
3 陈厚义;胡航;陈常亮;;贵州城市化与新型工业化发展研究[A];贵州省软科学研究论文选编(2001—2004)[C];2005年
4 贾小玫;向波;袁凤华;;陕西省城镇化与工业化关系的协整分析[A];陕西省外国经济学说研究会2010年年会“西部大开发10年”专题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5 邓寄鹏;聂庆华;;关于推进我市工业化进程的思考[A];宜春市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6 郭文炯;张复明;;工业化与城市化整合发展的若干理论思考[A];地理教育与学科发展——中国地理学会2002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2年
7 姜良强;谢立达;张丰羽;;贵州省城镇化与工业化发展关系测度[A];数量经济学视野下经济管理与贵州发展研究[C];2013年
8 章光日;刘贤腾;;工业化与城市化:基于全球化视角的审视与理论分析[A];规划50年——2006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上册)[C];2006年
9 朱宽樊;杨永春;陈春宇;;我国西部地区城镇化—工业化—信息化耦合协调发展研究——以甘肃省为例[A];城市时代,,协同规划——2013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10-区域规划与城市经济)[C];2013年
10 王海龙;黄明;;辽宁工业化与城市化互动关系的实证分析[A];第五届(2010)中国管理学年会——城市与区域管理分会场论文集[C];2010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斌;泾阳工业化率达到34.66%[N];咸阳日报;2013年
2 杨道喜(作者系自治区主席助理、发展计划委员会主任);把我区的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推向新阶段[N];广西日报;2001年
3 记者 张广宁;加快工业化城镇化进程 促进经济社会又快又好发展[N];桂林日报;2006年
4 宋云文;探寻新型工业化的新思路[N];湖南日报;2006年
5 中共柳州市委书记 蒋济雄;大力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N];光明日报;2007年
6 本报评论员;抓住机遇 高位推进新型工业化[N];塔城报;2008年
7 记者 车莉;市领导调研新型工业化城镇化建设[N];长江日报;2009年
8 本报记者 叶立新 许成宽;“工业化”与“信息化”珠联璧合[N];安徽经济报;2011年
9 本报记者 汪良和;安徽新型工业化步履稳健有力[N];安徽经济报;2011年
10 ;促进工业化提速 壮大经济实力[N];闽南日报;201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高艳梅;工业化、城市化对农地质量影响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0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朱艳硕;山东省城市化与工业化耦合关系研究[D];曲阜师范大学;2012年
2 朱文静;工业化、制度因素对我国城市化的影响[D];河北经贸大学;2011年
3 高贺娟;河南省城镇化与工业化协调发展状况分析[D];郑州大学;2014年
4 刘凤雏;新型工业化与城市化协调发展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08年
5 张鑫;渭南地区城镇化与工业化发展比较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9年
6 骆旭东;吉林市企业信息化和工业化现状及对策分析[D];吉林大学;2004年
7 杨国强;工业化和城市化对农业资源的影响[D];山东理工大学;2009年
8 郑巧淑;城镇化、工业化、信息化与农业现代化协调发展水平测算[D];暨南大学;2015年
9 车金芳;中国城市化的特殊路径研究[D];武汉科技大学;2011年
10 何敏;我国信息化、城镇化与工业化互动关系研究[D];浙江工商大学;2014年
本文编号:83891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qiyeguanlilunwen/83891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