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管理论文 > 企业管理论文 >

以电力需求响应推动供给侧变革——以北京市为例

发布时间:2017-09-19 15:21

  本文关键词:以电力需求响应推动供给侧变革——以北京市为例


  更多相关文章: 需求响应 电力市场 电力需求 能源管理 可再生能源发电 用能企业 输配电 智能电网 城市能源 信息管理平台


【摘要】:正要实现从无限满足电力需求走向有限(合理)满足电力需求思维的转变,改变依靠增加电力供应来满足需求增长的传统模式。把需求侧响应资源作为一种与供应侧对等的系统资源,不断开拓创新,将需求响应思维渗透到市场的每一个环节和每一个市场参与者,从而倒逼能源供给侧变革,倒逼能源部门转变发展方式,倒逼企业提升能源管理水平。
【作者单位】: 华北电力大学;华北电力大学能源与电力经济研究咨询中心;
【关键词】需求响应;电力市场;电力需求;能源管理;可再生能源发电;用能企业;输配电;智能电网;城市能源;信息管理平台;
【分类号】:F426.61
【正文快照】: 要实现从无限满足电力需求走向有限(合理)满足电力需求思维的转变,改变依靠增加电力供应来满足需求增长的传统模式。把需求侧响应资源作为一种与供应侧对等的系统资源,不断开拓创新,将需求响应思维渗透到市场的每一个环节和每一个市场参与者,从而倒逼能源供给侧变革,倒逼能源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蓝天虹;;需求响应的成本收益构成及其分配[J];山东电力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0年04期

2 潘小辉;王蓓蓓;李扬;;国外需求响应技术及项目实践[J];电力需求侧管理;2013年01期

3 阮文骏;刘莎;李扬;;美国需求响应综述[J];电力需求侧管理;2013年02期

4 高媛;孙军平;范闻博;时伟君;;用户侧需求响应系统试验技术研究[J];电气应用;2013年17期

5 高赐威;梁甜甜;李扬;;自动需求响应的理论与实践综述[J];电网技术;2014年02期

6 Mark Triplett;;需求响应的商业案例评估[J];供用电;2014年02期

7 石坤;杨硕;史梦洁;陈雷博;;自动需求响应在中国参与主体的职责与运作模式研究[J];供用电;2014年03期

8 盛万兴;史常凯;孙军平;张波;仉天舒;;智能用电中自动需求响应的特征及研究框架[J];电力系统自动化;2013年23期

9 严春华;曹阳;高志远;田伟;;需求响应管理系统设计[J];电气应用;2013年S1期

10 李扬;王蓓蓓;宋宏坤;;需求响应及其应用[J];电力需求侧管理;2005年0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石怀德;郝为民;;基于需求响应技术的电力供需双向调节机制综述[A];2011电力通信管理暨智能电网通信技术论坛论文集[C];2011年

2 蔡骥然;周振宇;祁兵;伍军;;需求响应通信架构和数据模型研究[A];2013年中国电机工程学会年会论文集[C];2013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本报记者 李静华;中国首个用电需求响应项目启动[N];中国房地产报;2012年

2 见习记者 黄硕;我国首个智能电网需求响应项目启动[N];滨海时报;2012年

3 记者 秦叙常 通讯员 谭永红;来凤建立纳税人需求响应机制[N];恩施日报;2011年

4 记者 门心洁;霍尼维尔签约中国首个智能电网需求响应系统[N];天津日报;2012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于娜;电力需求响应参与系统运行调控问题的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09年

2 刘继东;电力需求侧响应的效益评估与特性分析[D];山东大学;201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珂;自动需求响应通信技术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2015年

2 沈敏轩;基于物联网的智能小区自动需求响应系统设计与应用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2015年

3 赵晨晨;低碳背景下电力需求响应效益评估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2015年

4 刘佳;居民电力需求响应行为分析实验设计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2015年

5 陈企楚;基于公共电能服务平台的需求响应研究与应用[D];华北电力大学;2015年

6 张泽卉;需求响应效益的量化评估研究[D];山东大学;2011年

7 刘宝石;基于需求响应的家庭用电负荷控制策略研究[D];哈尔滨理工大学;2014年

8 单明;智能电网用户端需求响应仿真系统的研究与实现[D];华东理工大学;2015年

9 韩伟吉;需求响应特性分析方法研究[D];山东大学;2012年

10 陈俊生;面向智能用电的需求响应技术及家庭用户用电策略研究[D];重庆大学;2014年



本文编号:88238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qiyeguanlilunwen/88238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201ab***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