麦趣尔募集资金使用效率研究
本文关键词:麦趣尔募集资金使用效率研究
【摘要】:融资难、融资贵、资金成本高等问题恶化了企业的融资环境,加重了企业融资约束进而严重制约着企业的生存和发展。随着我国资本市场的逐渐发展和日趋完善,股权融资(IPO和定向增发)已然成为我国上市公司外源性融资的重要来源之一。但由于我国资本市场尚处于发展初期,各方监管及约束机制仍处于健全时期,有关股权融资方面的已有文献大都集中于探讨诸如公司借壳上市抑或通过盈余管理IPO、上市圈钱、洗大澡以避免退市等有损于外部投资者价值及资本市场效率的系列问题,企业争先上市的逐利行为进一步揭示了我国资金之稀缺以及上市公司募集资金获取之困难,但有关公司在募得资本市场上的稀缺资金后的使用效率如何?相关研究还处于不断完善过程,尤其是时下上市公司变更募集资金使用投向(以下简称“募资变更”)、募集资金大量闲置等问题越演越烈。有关募集资金变更的动机和原因(管理层的自利行为与利他动机)、变更后的经济后果(对企业融资、投资、经营绩效及市场价值等的影响)等问题一跃成为资本市场上的热点话题之一。那么,上市公司募集资金变更究竟提高了资金的使用效率还是管理层自利行为的具体表现?虽然已有学者对募集资金的使用效率进行了定性与定量的研究,但关于募集资金使用效率的高低并未得出一致意见,尤其是有关募资变更后的使用效率如何,结论不一,更少有学者对我国微观主体中本就面临诸多所有制歧视的家族企业的募集资金使用情况及其效率进行系统评价,有关募集资金使用效率低(高)背后的成因探究就更为稀缺。有鉴于此,本文试图以典型的家族企业—新疆麦趣尔集团股份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麦趣尔”)为个案,结合其募资变更前后的投资项目、投资收益和绩效变化等情况,借助理论探讨、趋势分析及图表对比等方法,通过查阅麦趣尔上市前后的年报及相关公告来探究其募集资金使用效率的高低及其背后的成因所在。研究发现,麦趣尔借助盈余管理等手段通过IPO及定向增发在资本市场中募集了大量的稀缺资金,但麦趣尔并未按招股说明书中规定将所募资金用于高额投资回报的拟投项目中,而是将其投入到理财产品,对子公司担保注资及现金分红等。对比企业IPO及募资变更前后的投资项目及其收益、资产报酬率、盈利能力以及成长能力等发现,麦趣尔募资变更前后投资收益远不及预期、IPO后的资产报酬率逐年下滑、盈利能力持续下降、成长能力受限,即所募资金使用效率低下。成因源于家族企业“金字塔”结构下,公司治理结构的不完善、我国资本市场发展的不健全以及外部监管机制的匮乏等。上述结论不仅溯清了麦趣尔募集资金使用效率低下的背后成因,而且为相关部门提供部分经验借鉴和政策参考的同时也为外部投资者(麦趣尔)提供了投资参考和价值判断。
【关键词】:麦趣尔 募集资金 募资变更 使用效率
【学位授予单位】:石河子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F426.82;F406.71
【目录】:
- 摘要4-5
- Abstract5-9
- 第一章 绪论9-19
- 1.1 选题背景9
- 1.2 研究意义9-10
- 1.2.1 溯清麦趣尔募集资金使用效率低下的背后成因9-10
- 1.2.2 为相关部门提供经验借鉴和政策参考10
- 1.2.3 为外部投资者(麦趣尔)提供投资参考和价值判断10
- 1.3 文献综述10-17
- 1.3.1 资金使用效率相关研究综述10-15
- 1.3.1.1 募集资金使用效率的整体评价10-11
- 1.3.1.2 资金使用效率低下背后的成因探讨11-15
- 1.3.2 家族企业相关研究综述15-17
- 1.3.2.1 家族企业的积极作用15-16
- 1.3.2.2 家族企业的消极影响16-17
- 1.3.3 文献述评17
- 1.4 本文研究内容及主要方法17-19
- 1.4.1 本文研究内容17-18
- 1.4.2 本文研究方法18-19
- 1.4.2.1 个案分析法18
- 1.4.2.2 经营指标分析法及图表对比方法18
- 1.4.2.3 文献综述法18-19
- 第二章 概念界定与基本理论19-23
- 2.1 概念界定19
- 2.1.1 资金使用效率19
- 2.1.2 募集资金变更投向19
- 2.2 基本理论19-23
- 2.2.1 代理理论19-21
- 2.2.2 信息不对称21
- 2.2.3 并购协同效应21-22
- 2.2.4 优序融资理论22-23
- 第三章 麦趣尔募集资金来源及使用情况23-29
- 3.1 麦趣尔募集资金的主要来源23-25
- 3.1.1 首次公开发行23-25
- 3.1.2 定向增发25
- 3.2 麦趣尔募资使用情况分析25-29
- 3.2.1 募集资金预期投向25-26
- 3.2.2 募集资金实际投向分析26-29
- 3.2.2.1 购买“保本理财”27
- 3.2.2.2 并购“新美心”27-28
- 3.2.2.3“扶持”子公司28
- 3.2.2.4 派发现金股利28-29
- 第四章 麦趣尔募资使用效率及原因分析29-38
- 4.1 单项投入分析视角29-31
- 4.1.1 投资理财产品29
- 4.1.2 并购新美心29-30
- 4.1.3 派发现金股利30-31
- 4.2 整体产出的分析视角31-34
- 4.2.1 资产质量分析31-32
- 4.2.2 盈利能力考量32-33
- 4.2.3 成长能力评估33-34
- 4.3 麦趣尔募集资金使用效率低下的成因分析34-38
- 4.3.1 投资决策机制不健全34
- 4.3.2 并购整合不力34-35
- 4.3.3 公司治理结构不完善35-36
- 4.3.4 外部资本市场监管的缺失36-37
- 4.3.5 募集资金审批制度和程序的滞后37-38
- 第五章 结论和对策建议38-40
- 5.1 结论38
- 5.2 对策建议38-40
- 5.2.1 健全投决策机制38
- 5.2.2 加强并购整合38
- 5.2.3 完善企业公司治理结构38-39
- 5.2.4 加强募集资金监管力度39
- 5.2.5 规范募集资金的审批制度和程序39-40
- 参考文献40-42
- 致谢42-43
- 作者简介43-44
- 附件44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唐晓旺;;中国上市公司资金使用效率实证分析[J];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2006年01期
2 刘日波,杨殿文,王志勇;提高企业资金使用效率的途径[J];林业财务与会计;2002年07期
3 彭倩;企业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应坚持五遵循[J];中国乡镇企业会计;2003年07期
4 朱玲球;;如何提高慈善资金使用效率[J];经济研究导刊;2011年02期
5 何继宏;;如何提高现代企业的资金使用效率[J];经济研究导刊;2011年24期
6 邢国琼;;蓝黄战略区域上市公司资金使用效率影响因素分析[J];现代妇女(下旬);2013年09期
7 吴法绪;;谈谈有关资金使用效率的几个认识问题[J];经济研究;1984年04期
8 樊树荣;赵毅;;提高资金使用效率[J];经济工作通讯;1989年19期
9 林森木;;中国工业资金使用效率与投资体制改革[J];改革;1992年01期
10 ;提高资金使用效率促进企业健康发展[J];冶金财会;1995年04期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记者 李庶民;助企业提升资金使用效率[N];金融时报;2013年
2 张宏斌;推动“降低融资成本”需关注“提升信贷资金使用效率”[N];金融时报;2014年
3 吉林财经大学国际交流学院金融系学生 谢静;靠市场之“手”提升资金使用效率[N];上海金融报;2012年
4 本报记者 张炜;提高募集资金使用效率[N];中国经济时报;2003年
5 记者 温跃;企业资金使用效率仍然不高[N];金融时报;2005年
6 记者 李艳 通讯员 杨川;我省将着力提高就业资金使用效率[N];陕西日报;2006年
7 本报记者 庞东梅;财政支出增速快于收入 需提高资金使用效率[N];金融时报;2014年
8 赵 文;募资投向“剑指”使用效率[N];证券日报;2004年
9 ;统计数据显示:增发公司资金使用效率不高[N];深圳商报;2002年
10 洪财 熊洁 记者 陈明喜;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率[N];南昌日报;200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温子玉;双龙股份募集资金使用效率案例研究[D];吉林财经大学;2016年
2 李文聪;麦趣尔募集资金使用效率研究[D];石河子大学;2016年
3 张梦茹;中小板上市公司资金使用效率影响因素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2016年
4 刘益佐;中高速股份公司资金使用效率评价及提升研究[D];湖南大学;2016年
5 倪文娟;汇川技术募集资金使用效率分析[D];安徽工业大学;2016年
6 梁元芳;管理层特征与上市公司资金使用效率研究[D];北方工业大学;2014年
7 樊少贲;我国房地产上市公司资金使用效率分析[D];南京财经大学;2006年
8 张羽;湖北省上市公司股权募集资金使用效率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2年
9 王四笔;我国区域金融发展对中小企业资金使用效率的影响研究[D];山西财经大学;2014年
10 万艳;江西省上市公司募集资金使用效率的探析[D];江西财经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90431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qiyeguanlilunwen/90431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