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制造业能源消耗强度及影响因素分析
本文关键词:中国制造业能源消耗强度及影响因素分析
更多相关文章: 制造业 能源强度 对数平均迪氏指数 影响因素
【摘要】:能源是人类生存和发展中必不可少的生产生活资源,对国民经济和国家安全至关重要。从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中国进入高速工业化时代,尤其是制造业的发展使中国成为世界的“加工厂”,中国经济实现了持续数十多年左右的高速增长。但与此同时,中国经济在经历了几十年的高速发展后,中国已成为除美国外的世界第二大能源消耗国家,能源已成为制约中国经济可持续增长的瓶颈。在“十二五”以来,全球能源供应格局发生了深刻调整,能源资源对各国的挑战的争日趋激烈。发展中国家工业化和现代化进程加快,能源消费需求将不断增加,全球能源资源供给长期偏紧的矛盾将更加突出。未来十年,发展中国家能源需求增量占全球增量的85%左右。其次化石能源的消费对环境气候造成的污染问题日趋严重。面对能源资源的巨大消耗和环境气候污染的巨大压力,加快能源消费方式的快速变革,优化能源消费的结构设计、构建“安全、稳定、经济、清洁”四位一体的现代能源产业体系对于保证我国经济社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2013年1月1日,国务院正式印发《能源发展“十二五”规划》,将“绿色发展,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列入发展纲要中,表明我国经济的发展要不断转向提高能源利用效率、节约资源的道路。因此,研究能源强度的变化的因素,对促进我国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能源消耗强度影响因素分解为核心,运用对数平均迪氏指数法对我国29个制造业行业进行分析,得出了一些重要结论,对于政府部门制定相关政策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本文主要研究内容和结论如下:1.仔细分析了国内外研究成果,研究了各种能源消耗强度影响因素分解方法,提出了运用对数平均迪氏指数法研究中国制造业能源消耗强度影响因素的分解方法及研究意义。2.梳理了能源消耗强度和能源效率的一些相关概念与分类方法,并介绍了完全分解的拉氏分解法和对数平均迪氏指数法。3.利用基于LMDI的能源消耗强度分解模型对制造业11个部门和29个行业进行分解,解决了分解过程中出现的交互项的问题,可将交互项完全分解,不会出现不可解释的余项,模型结构与实际几乎没有误差,并且各分解项对总效应的影响都得到了体现。4.在计算中采用制造业分行业增加值,避免了使用总产出数据对制造业能源强度分解带来的双倍计量问题,使得各部门划分水平上的产出之和一致。并且为了使分解结果具有相同的比较口径,文章将各年的增加值统一折算成2010年的制造业增加值,使得分解结果更有说服力。5.运用基于LMDI的能源消耗强度分解模型,从各个角度全面分析了中国1998年至2012年各因素变动对制造业能源消耗强度的影响程度,得出相关结论,并且提出了政策建议。
【关键词】:制造业 能源强度 对数平均迪氏指数 影响因素
【学位授予单位】:西南交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F424.1
【目录】:
- 摘要6-8
- Abstract8-12
- 第1章 绪论12-20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12-14
- 1.1.1 研究背景12-13
- 1.1.2 研究意义13-14
- 1.2 国内外能源强度研究现状14-16
- 1.2.1 国外能源强度研究现状14-15
- 1.2.2 国内能源强度研究现状15-16
- 1.3 本文研究的内容及创新点16-17
- 1.3.1 本文主要内容16-17
- 1.3.2 文章的创新点17
- 1.4 技术线路及方法17-18
- 1.5 论文框架图18-20
- 第2章 本文的相关概念、方法及数据处理20-27
- 2.1 相关概念20-21
- 2.1.1 能源20-21
- 2.1.2 能源强度21
- 2.2 能源消耗强度的分析方法21-25
- 2.2.1 拉氏指数分解法22-23
- 2.2.2 改进权重系数的拉氏分解模型23-24
- 2.2.3 对数平均迪氏指数法24-25
- 2.3 数据处理25-27
- 第3章 制造业能源消耗强度的现状研究27-38
- 3.1 中国制造业经济发展现状及特征27-29
- 3.1.1 中国制造业经济发展现状27-28
- 3.1.2 中国制造业经济发展特征28-29
- 3.2 中国制造业能源消耗分析29-34
- 3.2.1 中国制造业能源消耗的基本状况29-30
- 3.2.2 中国制造业能源消耗特征30-34
- 3.3 中国制造业能源消耗强度状况及特征34-38
- 3.3.1 中国制造业能源消耗强度现状分析34-35
- 3.3.2 中国制造业能源消耗强度特点35-38
- 第4章 能源消耗强度因素分解38-59
- 4.1 模型介绍及相关变量界定38-39
- 4.2 基于迪氏(LMDI)法的多行业层面分解模型39-42
- 4.3 实证结果分析42-59
- 4.3.1 部门能源强度实证42-52
- 4.3.2 各部门分类能源消耗强度分析52-59
- 结论与建议59-63
- 致谢63-64
- 参考文献64-66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江涛,吴耀宏;成都能源消耗强度因素分析[J];中共四川省委省级机关党校学报;2005年01期
2 吴巧生;成金华;;中国能源消耗强度变动及因素分解:1980—2004[J];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06年10期
3 刘畅;孔宪丽;高铁梅;;中国工业行业能源消耗强度变动及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J];资源科学;2008年09期
4 陈东景;;近期中国能源消耗强度变化特点与思考[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11年11期
5 郝瑞彬;;河北省能源消耗强度变动及因素分解[J];唐山师范学院学报;2013年05期
6 王玉潜;能源消耗强度的直接因素分析与完全因素分析的比较[J];理论月刊;2003年09期
7 焦青霞;白玉红;;河南省城镇化水平与能源消耗强度关系的动态计量分析[J];湖北农业科学;2014年09期
8 王传荣;范文潮;李俣;;我国能源消耗强度影响因素区域差异比较[J];合作经济与科技;2011年22期
9 陈旭远;林永然;李中海;;区域能源消耗强度与碳排放关系的差异研究——基于2001~2010年我国省际面板数据[J];特区经济;2013年07期
10 王玉潜;袁建文;;开放经济系统的能源消耗强度因素模型[J];统计与决策;2008年2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王青;;关于降低能源消耗强度提高辽宁省能源利用率的对策建议[A];第十一届沈阳科学学术年会暨中国汽车产业集聚区发展与合作论坛论文集(经济管理分册)[C];2014年
2 巩在武;吴杰;;中国制造业能源消耗强度及消耗总量趋势预测[A];第四届中国科学学与科技政策研究会学术年会论文集(Ⅱ)[C];2008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郑玉歆 中国社会科学院数量经济与技术经济研究所;不能过分追求能源消耗强度大幅下降[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1年
2 千 刃;燃油税:等待戈多[N];中国企业报;2005年
3 林晓;“碳强度”将成约束性指标[N];中华建筑报;2010年
4 本报记者 王秀强;今年能源消耗强度降低3.9%以上[N];21世纪经济报道;2014年
5 特约分析师 牛犁;80美元近在咫尺国内节能压力巨大[N];中国石油报;2006年
6 本报记者 于长洪 李洪磊 雷琨;数字“有爱”[N];新华每日电讯;2014年
7 本报评论员;让节能成为每个人的自觉行动[N];青海日报;2008年
8 本报记者 林火灿 实习生 白文站;能耗排放如何做“减法”[N];经济日报;2014年
9 记者 陈学婧;“十一五”时期我国扭转能耗强度大幅上升势头[N];中国电力报;2011年
10 沈衍琪;在华外企增加并未加大能耗[N];北京日报;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王瑜;中国制造业能源消耗强度及影响因素分析[D];西南交通大学;2016年
2 赵锐;中国区域经济增长和能源消耗强度差异的实证分析[D];湖南大学;2012年
3 山瑞杰;中国区域能源消耗强度收敛性分析[D];华侨大学;2011年
4 田晓飞;我国能源消耗强度的实证研究[D];河北大学;2009年
5 马萍;中国能源消耗强度影响因素分解分析[D];东北大学;2009年
6 林峰;技术进步和能源消耗强度的相关性研究2000-2007[D];复旦大学;2010年
7 熊昕;基于T-LMDI模型的制造业对我国能源消耗强度影响程度分析[D];东北大学;2011年
8 孔金燕;FDI对中国能源消耗强度影响的数量分析[D];东北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91663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qiyeguanlilunwen/91663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