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管理论文 > 企业管理论文 >

经济新常态下制造业企业可持续发展能力评价研究

发布时间:2017-10-01 02:35

  本文关键词:经济新常态下制造业企业可持续发展能力评价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经济新常态 制造业企业 可持续发展 管理熵 Brusselator模型


【摘要】:本文从我国制造业企业的发展现状和趋势着手,寻找制造业企业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同时对这些问题产生的原因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具体原因从两方面入手,一方面随着我国逐渐进入新常态,企业发展的外部环境出现了剧烈的变化,而新常态下哪些外部环境因素会对企业的发展产生影响;另一方面是企业在转变发展方式主动适应经济新常态变化的过程中,哪些因素决定了企业内部的管理有序化程度。本文以经济新常态下我国制造业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影响因素及作用机制为研究主题,建立基于企业内外部发展状况的系统性分析框架,将2008年以前上市的438家制造业企业作为研究样本,在评价企业内部有序化程度时以企业财务指标为依据,数据主要来自于国泰安数据库;研究企业外部发展环境时以企业所在城市(地级及以上)为研究对象,城市相关数据主要来自于《中国城市统计年鉴》。采用相关性分析、强制性因子分析等主流的计量统计手段,基于管理熵和耗散结构理论及公式对企业发展的内外部状况进行深入的分析,得到制造业企业可持续发展能力的综合评价体系,以期为制造业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提出科学合理的对策和建议。研究内容包括以下五个方面:(1)新常态阶段分析。基于世界银行的统计数据,将我国1981-2014年的经济结构、产业结构、就业结构、城市建设等方面的数据与日本、韩国、新加坡为代表的高收入水平国家和巴西、阿根廷、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等陷入“中等收入陷阱”的国家的相应数据进行对比研究,分析我国经济发展的阶段性特征。(2)企业外部环境评价指标体系构建。通过文献统计搜集可能对制造业企业发展产生影响的外部环境因素,将企业关键发展指标数据与外部环境因素的数据进行相关性分析,找出影响制造业企业发展的主要因素,构建外部环境评价指标体系。(3)制造业企业内部有序化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对已有文献进行总结分析,结合制造业企业发展的实际情况,列出决定企业内部管理有序化水平的主要财务指标,运用强制性因子分析法分析得出对企业发展产生主要影响的指标,构建由发展效率、发展潜力、发展质量和发展信誉四个方面16个财务指标组成的企业内部有序化评价指标体系。(4)制造业企业可持续发展能力评价。统计本文所选取的438家制造业企业内外部指标体系所对应的数据值,运用管理熵公式计算得到制造业企业内外部管理熵值,并运用转义的Brusselator模型将内外部管理熵值转化为制造业企业可持续发展能力的评价值。(5)典型企业的验证性分析。选取医药、生物制品业内34家上市企业为研究样本,采用本文所得出的制造业企业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对样本企业的可持续发展能力进行计算,通过与权威机构的综合排名以及企业发展的实际表现进行对比分析,验证指标体系的合理性。本文可能的创新如下:(1)通过对比分析在面对经济转型时主动调整发展策略,成功进入高收入水平的日本、韩国、新加坡等国与面对经济转型期陷入“中等收入陷阱”的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巴西等国家的发展经验和经济转型期的阶段性特征,分析我国经济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和出现的变化;(2)运用管理熵理论和公式对企业的内部管理能力和外部环境进行分析,从企业内部发展和所处的外部环境两个方面对企业的发展现状进行综合的评价;(3)将耗散结构理论运用到企业发展的评价上,并且对耗散结构实现的临界条件进行变形,创建了企业可持续发展能力的评价指标体系,该体系由反映企业内外部发展能力的指标构成。
【关键词】:经济新常态 制造业企业 可持续发展 管理熵 Brusselator模型
【学位授予单位】:重庆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F425
【目录】:
  • 中文摘要3-5
  • 英文摘要5-10
  • 1 绪论10-16
  • 1.1 研究背景和问题的提出10
  • 1.2 研究目的及研究意义10-12
  • 1.2.1 研究目的10-11
  • 1.2.2 研究意义11-12
  • 1.3 研究方法和数据来源12
  • 1.3.1 研究方法12
  • 1.3.2 数据来源12
  • 1.4 研究框架12-14
  • 1.5 主要创新点14-16
  • 2 相关理论基础16-26
  • 2.1 企业可持续发展理论综述16-19
  • 2.1.1 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内涵16-17
  • 2.1.2 企业可持续发展研究理论17-19
  • 2.2 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影响因素研究回顾19-20
  • 2.2.1 国外对企业可持续发展影响因素的研究19
  • 2.2.2 国内对企业可持续发展影响因素的研究19-20
  • 2.3 企业可持续发展能力评价的研究20-22
  • 2.3.1 财务角度的研究20-21
  • 2.3.2 非财务角度的研究21-22
  • 2.4 文献总结、理论基础和公式22-26
  • 2.4.1 企业内部有序化程度的度量公式23-24
  • 2.4.2 企业外部环境熵的计算公式24
  • 2.4.3 企业可持续发展能力值计算公式24-26
  • 3 新常态下我国经济特征分析26-38
  • 3.1 经济新常态的内涵26
  • 3.2 经济增长现状分析26-29
  • 3.3 我国经济发展阶段分析29-35
  • 3.3.1 经济结构分析29-30
  • 3.3.2 产业结构分析30-32
  • 3.3.3 收入分配结构分析32-34
  • 3.3.4 技术创新能力分析34-35
  • 3.4 经济发展阶段总结35-38
  • 4 制造业企业可持续发展能力评价指标体系构建38-48
  • 4.1 新常态下企业外部环境评价指标选取38-44
  • 4.1.1 企业发展与外部环境关系38
  • 4.1.2 影响企业发展的外部因素分析38-40
  • 4.1.3 相关性分析40-44
  • 4.1.4 企业发展的外部指标体系构建44
  • 4.2 企业内部有序化程度评价指标选取44-48
  • 5 制造业企业可持续发展能力评价实证研究48-68
  • 5.1 企业外部环境熵值计算48-50
  • 5.2 企业内部有序化程度计算50-55
  • 5.3 制造业企业可持续发展能力值计算55-59
  • 5.4 医药制造企业的验证性分析59-68
  • 5.4.1 医药制造企业内部有序化程度计算60-62
  • 5.4.2 医药制造企业外部环境熵值计算62-63
  • 5.4.3 医药制造企业可持续发展能力的计算63-65
  • 5.4.4 结果分析及验证65-68
  • 6 研究结论和展望68-72
  • 6.1 研究结论68-69
  • 6.2 问题和建议69-70
  • 6.3 研究局限和展望70-72
  • 致谢72-74
  • 参考文献74-80
  • 附录80-83
  • A. 作者在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80
  • B. 作者在攻读学位期间参与的项目80
  • C. 附表80-83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宝林;提高企业成长性十要点[J];经济工作导刊;2001年13期

2 董辅y=;关注企业成长比关注成果更重要[J];当代经理人;2002年12期

3 李咏梅;提升中小企业成长性的对策[J];江西行政学院学报;2002年S1期

4 宋建彪;中小企业成长性评价:一个亟待研究的课题[J];华南金融研究;2004年03期

5 朱和平,王韬,颜节礼;中小型高科技企业成长性评价研究[J];证券市场导报;2004年05期

6 李莉;组织创新与企业成长[J];西北成人教育学报;2005年02期

7 马艳;小企业大未来——小企业综合贡献调查[J];农村金融研究;2005年11期

8 周志丹;;高新技术企业成长性评价的实证分析[J];工业技术经济;2007年11期

9 林建华;袁怀雨;林丽华;;煤矿企业成长性理论研究[J];中国煤炭;2008年11期

10 刘照德;;中小型高科技企业成长性评价理论研究[J];科技进步与对策;2009年2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王娜;;国内外企业成长问题研究现状比较分析[A];第八届(2013)中国管理学年会——创业与中小企业管理分会场论文集[C];2013年

2 ;典型个案分析 液晶行业发展研讨会暨典型企业成长性分析[A];2004中国成长型中小企业发展报告[C];2004年

3 欧阳晓明;罗力;傅继军;谢昆仑;于明晟;刘琦波;沙霖;汪秉权;程静萍;方静洁;;2008年度全国工商联上规模民营企业调研报告[A];中国民营经济发展报告 No.7(2009~2010)[C];2011年

4 尹哲;;积极股东主义、控制权安排与中小企业成长性——基于中小企业板上市公司的实证研究[A];第三届(2008)中国管理学年会——组织与战略分会场论文集[C];2008年

5 张倩;纪延光;;技术经营对企业成长性的影响——基于中小板生物医药类上市公司的研究[A];第十三届中国管理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6 雷家殨;张俊芳;;企业成长影响因素的交互式分析[A];第三届(2008)中国管理学年会——组织与战略分会场论文集[C];2008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廉政研究院 乔新生;法律是影响企业成长性的核心要素[N];法制日报;2012年

2 记者 陈t,

本文编号:95188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qiyeguanlilunwen/95188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2cd11***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