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立我国保险企业管理绩效评价系统的探索
本文关键词:建立我国保险企业管理绩效评价系统的探索,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西南财经大学》 2003年
建立我国保险企业管理绩效评价系统的探索
陶蕾
【摘要】: 随着我国加入世贸组织(WTO)进程的完成,作为入世先行者的中国保险业面临更加激烈的竞争局面。中国保险市场这个堪称世界上最大、最年轻、最具发展潜力的市场,吸引着众多的国外保险企业不远万里来到中国“抢滩设点”。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如何迎接挑战、把握机遇,成为我国保险企业管理者们思考的首要问题。提高我国保险企业竞争力的动因源于企业内部,加强企业内部管理是提高企业市场竞争力的关键所在。国际保险市场竞争是现代化保险企业之间的竞争,现代化保险企业需要采用先进的企业管理模式。实施战略管理是我国保险企业管理模式的发展趋势。推行战略管理,才能围绕保险企业的战略和目标对生产经营诸要素进行优化组合,由局部功能优化达到整体功能优化,以较少的投入获得较多的产出。保险企业战略管理是一项系统工程,,涵盖了若干个子系统,其中包括战略控制系统。战略控制作为战略管理过程的最后步骤,对战略管理过程的其他阶段和步骤有着巨大影响,必须给予足够的重视,才能保证战略目标的实现。而保险企业管理绩效评价系统是保险企业战略控制系统的物质承载,保险企业管理绩效评价系统的建立是实施保险企业战略控制的具体化。由此可见,我国保险企业管理绩效评价系统的建立是我国保险企业现代化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保险企业融入现代国际保险市场竞争的必要前提。 我国保险企业要实施战略管理,建立自身的管理绩效评价系统,必须结合保险企业经营管理的特征,借鉴国外同行成功的先进经验,同时联系中国保险企业实际。我国保险企业应该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管理绩效评价系统。本文所论述的保险企业管理绩效评价系统是指为了更好的实现保险企业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目标,通过建立一系列评价指标,对保险企业各级管理者的管理绩效进行反映,并同预先确定的企业管理绩效预算指标进行比较,从而形成对保险企业各部门管理效率和效益以及管理者管理绩效的评价的管理控制系统。它是企业管 WP=3 理绩效评价系统的一种具体形态,属于保险企业内部管理控制系统,是保险企业管理者对保险企业管理绩效做出客观公正评价所依据的评价系统,有别于为考核激励目的而建立的带有较强主观色彩的考核系统。 本文主体部分分为三章:第一章作为全文的铺垫,第一章是对企业管理绩效评价系统的一般理论进行介绍,第二章着重对保险企业管理绩效评价系统的理论架构进行介绍;第三章是全文的论述重点,集中介绍了我国保险企业管理绩效评价系统建立的有关理论和实践问题,本文的主要贡献也集中体现在该部分论述中。 第一章“企业管理绩效评价的理论基础”包括三节内容:第一节,介绍有关企业管理绩效评价的几个理论,包括企业战略管理理论、企业战略控制理论和企业管理绩效评价系统理论,并对企业管理绩效评价系统的五大基本要素(评价目标、评价对象、评价指标、评价标准和分析报告)进行了介绍;第二节,从经济学和管理学的角度探讨企业管理绩效评价系统的理论渊源,揭示了“最大”“最小”法则、委托代理理论和管理理论与管理绩效评价的关系,从而对管理绩效评价的由来正本清源;第三节,分析了我国保险企业建立管理绩效评价系统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第二章“保险企业管理绩效评价系统的理论架构”,主要是构建我国保险企业管理绩效评价系统的理论框架。本章分为四节:第一节是对保险企业管理绩效评价系统的界定;第二节 构建保险企业管理绩效评价系统的理论架构,包括确立保险企业管理绩效的评价目标、确立保险企业管理绩效的评价内容、获取保险企业管理绩效评价的信息、形成对保险企业管理绩效的价值判断;第三节介绍了保险企业管理绩效评价系统建立的目标和原则;第四节主要对保险企业管理绩效评价标准和评价指标的确定进行了说明。 第三章“我国保险企业管理绩效评价系统的建立”是本文的重点论述部分,该部分从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对我国保险企业管理绩效评价系统建立的有关问题进行了探讨。第一节主要是对我国保险企业内部责任中心进行划分和界定,同时,由于责任中心的划分有赖于企业 WP=4 组织架构设计,因此也对我国保险企业的组织架构设计进行了介绍。在该节中尤其对投资部门和投资中心进行了新的划分和界定。第二节主要是对我国保险企业内部责任中心的责任范围分析。这一节是在前一节划分了保险企业内部责任中心的基础上,对责任中心的责任及其范围进行了分析。责任中心的责任范围分析关键在于责任成本的分析,然而由于保险企业经营对象的特殊性造成了保险企业成本的特殊性,为了更加深入详尽的分析保险企业责任中心的责任成本,文中从保险企业成本的一般分析入手,进而进行保险企业成本性态分析,在此基础上最后对保险企业责任中心的责任成本进行分析。第三节构建我国保险企业各责任中心内部转移价格的定价模型。为了更好的分析我国保险企业内部各责任中心的责任范围,必须清楚的确定各项责任成本的责任归属,内部转移价格的合理确定是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文中根据保险企业内部管理及资金内部转移的特征,构建了我国保险企业各责任中心之间内部转移价格的定价模
【关键词】:
【学位授予单位】:西南财经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3
【分类号】:F842.3
【目录】:
下载全文 更多同类文献
CAJ全文下载
(如何获取全文? 欢迎:购买知网充值卡、在线充值、在线咨询)
CAJViewer阅读器支持CAJ、PDF文件格式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胜;;项目全面预算管理的探讨[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10年04期
2 胡斌;;高新技术企业绩效评价与激励机制[J];安徽电气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年02期
3 郭江波;;基于方法创新的战略管理会计[J];安徽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年06期
4 章铁生;企业财务危机预测模型研究综述[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03期
5 李刚;;完善企业管理与构建和谐劳动关系[J];北方经济;2006年12期
6 韩英哲;余敏;;加强成本管理 提高企业竞争能力[J];包钢科技;2006年04期
7 王建民;;企业管理创新能力评价体系研究[J];北京市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6年01期
8 梁杰,王海燕;论企业效绩评价体系理论框架的构建[J];商业研究;2001年01期
9 梁杰,王宏达;浅析从企业利益相关者角度构建效绩评价指标体系[J];商业研究;2003年05期
10 张义萍,陈义安;基于高新技术项目内在价值的一种综合评价模型[J];商业研究;2003年0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桑强;;保险公司人力资源竞争力评价[A];变革中的稳健:保险、社会保障与经济可持续发展——北大CCISSR论坛文集·2005[C];2005年
2 赵景亮;李清;刘昕;陈禹六;;企业综合评价支撑平台工具研究[A];先进制造技术论坛暨第三届制造业自动化与信息化技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4年
3 刘朝晖;;内部控制的满意度分析[A];中国内部审计协会2009年度全国“内部审计与内部控制体系建设”理论研讨暨经验交流会三等奖论文汇编[C];2009年
4 安玉民;汪克夷;傅永刚;;大连新船重工组织结构设计研究[A];全国高校价值工程研究会2001学术年会优秀论文、大连理工大学2001届MBA优秀论文专辑[C];2001年
5 马桂芳;王雪华;;蓝燕科技生产管理流程再造研究[A];全国高校价值工程研究会2001学术年会优秀论文、大连理工大学2001届MBA优秀论文专辑[C];2001年
6 李亚卫;;基于因子分析法的军工科研单位财务状况综合评价[A];大型国有企业集团财务管理热点与难点专题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7 于湛;;浅谈推行战略导向全面预算[A];中国会计学会2006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下册)[C];2006年
8 朱明秀;;三维价值驱动的业绩评价体系[A];中国会计学会2007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中册)[C];2007年
9 黄世英;秦学志;;后金融危机时代企业绩效评价研究——基于社会责任[A];中国会计学会财务管理专业委员会2009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9年
10 王巍;冯英浚;黄祎;;“以人为本”的管理效益问题研究的一个新途径——管理有效性[A];第九届中国管理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7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江庭谊;知识管理、企业文化与组织效能关系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2 许洪贵;基于科学发展的高新技术企业绩效评价及应用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1年
3 孟庆金;现代博物馆功能演变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1年
4 马丹丹;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监管研究[D];兰州大学;2011年
5 刘荣坤;基于认知的企业信息化绩效评价模型研究[D];山东大学;2011年
6 谢利人;新农村建设中县域保险发展支持研究[D];中南大学;2010年
7 薛琳;基于生命周期的企业战略业绩评价研究[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11年
8 白俊峰;代建项目过程绩效评价及管理绩效改善研究[D];天津大学;2010年
9 徐菱涓;我国科技企业孵化器绩效评价与实证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0年
10 袁宏川;建设工程合同管理绩效评价与分析[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平娥;种业上市公司财务绩效评价研究[D];山东农业大学;2010年
2 张可;基于突破性技术创新的企业核心竞争力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0年
3 史泽远;家族企业公司治理的案例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0年
4 翟秀林;D超市绩效评价研究[D];辽宁工程技术大学;2009年
5 曹峰;电煤矛盾对火电企业成本的影响与对策研究[D];长沙理工大学;2010年
6 贺惠;基于战略业绩评价的股票期权激励机制研究[D];长沙理工大学;2010年
7 李宝霞;股权激励与内部长期投资决策关系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8 徐金泉;基于利益相关者治理的绩效评价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9 王连升;施工企业风险预控制度设计与实施[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10 寇明章;甘肃省包装技术协会职能转变探析[D];兰州大学;2010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程大友;构建企业动态绩效评价系统[J];统计与决策;2004年10期
2 马璐;现代企业绩效评价系统的演变与发展趋势[J];科技进步与对策;2004年07期
3 刘艳萍;国外商业银行部门绩效评价系统的经验与启示[J];中国城市金融;2001年10期
4 马璐,黎志成;企业绩效评价系统的创新与内涵[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信息与管理工程版);2004年04期
5 杨敏杰;高长元;;虚拟人力资源绩效评价模型与评价系统的设计[J];统计与决策;2010年07期
6 陈志鹏;陈静;;对我国国有企业绩效评价体系的考察——平衡计分卡的视角[J];科技信息(学术研究);2007年17期
7 马静;郭晓娟;杜海霞;;构建金融控股集团子公司财务绩效评价系统研究[J];工业技术经济;2011年10期
8 闾志俊;;制造企业绩效评价系统的构建[J];南通纺织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年04期
9 付姝芳;企业绩效评价创新的基本构想[J];会计之友;2004年11期
10 胡悦;魏立;姜兴;杜国欣;;一种新型的绩效评价系统——EVA综合计分卡[J];河北工业大学学报;2006年03期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N];中国石化报;2003年
2 刘勇;[N];中国航空报;2003年
3 赵陈 舒薇;[N];经理日报;2003年
4 本报记者 段晓燕;[N];21世纪经济报道;2004年
5 本报记者 谭勇;[N];医药经济报;2004年
6 本报记者 刘明中;[N];中国财经报;2003年
7 记者 赵海军;[N];中国计算机报;2001年
8 钱滨洲 姜家山;[N];中国航空报;2003年
9 本报记者 徐亚丽 本报通讯员 邓梅芳;[N];金融时报;2004年
10 宋贝叶;[N];中国气象报;2002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查敦林;供应链绩效评价系统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0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雄;论公司绩效评价系统[D];武汉大学;2005年
2 马君;对农村信用合作社绩效评价系统的探讨及实证分析[D];西南财经大学;2005年
3 卢筱琳;过滤机分厂绩效管理研究[D];河北工业大学;2006年
4 李万勇;企业战略联盟绩效综合评价系统研究[D];天津工业大学;2008年
5 陈光第;基于KPI的企业员工绩效评价系统的优化[D];同济大学;2007年
6 王意宏;XX排水公司绩效管理体系研究[D];苏州大学;2009年
7 管泽沛;××分厂绩效管理方案制定与实施[D];郑州大学;2006年
8 许瑛;企业绩效评价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2年
9 贝金兰;企业绩效评价系统研究[D];西南石油学院;2003年
10 陶蕾;建立我国保险企业管理绩效评价系统的探索[D];西南财经大学;2003年
本文关键词:建立我国保险企业管理绩效评价系统的探索,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9963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qiyeguanlilunwen/9963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