象征的革命与革命的象征:以华北解放区翻身运动中的仪式为中心
[Abstract]:Ritual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 practice of the revolutionary movement in the liberated areas of North China, because the Chinese Communist revolution also needs symbolic factors to construct the revolutionary social and cultural field. In the turning over movement, the absolute promotion of the social status of the peasant class and the complete decline of the social status of the landlord class need to be carried out in this new social and cultural field. The realization of the turning over movement in North China liberated area is also a kind of symbolic field. Symbolism from revolution and revolution from symbolism are two completely different historical facets, and paying attention to these two categories at the same time is a kind of academic consciousness to deeply understand the revolution of the Communist Party of China.
【作者单位】: 河北大学历史学院;
【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研究项目“民国日常生活”(13JJD770017)的阶段性成果之一
【分类号】:D231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杨豪;;传统的发明:翻身运动中的仪式与身体——以冀中解放区为中心[J];党史研究与教学;2013年02期
2 李军全;;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华北根据地春节文娱述评[J];中共党史研究;2011年02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曾令健;;承继·契合·沟通——结构主义视角下的人民调解[J];当代法学;2009年06期
2 严新明;;从土地保障性到公民救助权——农村五保制度变革的机理探讨[J];东岳论丛;2012年06期
3 张戈;;中国抗战题材电影之我见——看《鬼子来了》的一些思考[J];电影评介;2011年10期
4 庞琳;;河北省饶阳县五公村农业合作化运动的动因初探[J];大众文艺;2010年08期
5 王宏任;;地主——一个百年难尽的话题[J];芳草(经典阅读);2011年07期
6 李里峰;;运动式治理:一项关于土改的政治学分析[J];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10年04期
7 李飞龙;;建国初期社会问题研究综述[J];桂海论丛;2009年02期
8 李飞龙;;新中国成立初期乡村的教育动员与社会变迁[J];古今农业;2009年04期
9 黄鹏进;;“树典型”:基层社会的治理策略及其后果[J];古今农业;2011年04期
10 唐清利;;当代中国村社治理结构及其理论回应[J];管理世界;2010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5条
1 丁建同;;朱德在中央工委时期的主要贡献[A];全国朱德生平和思想研讨会论文集——纪念朱德同志诞辰120周年[C];2006年
2 祝志伟;;毛泽东农业机械化思想评析[A];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个人课题成果集2012年(上)[C];2013年
3 李里峰;;革命、运动与乡村——土改前后的华北乡村权力变迁[A];中国近代乡村的危机与重建:革命、改良及其他[C];2012年
4 黄锐;;如何理解中国村落——以村落为中心的社区研究及其问题[A];中国梦:道路·精神·力量——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十一届学术年会文集(2013年度)[C];2013年
5 祝志伟;;建国初期土地改革运动的历史绩效分析[A];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个人课题成果集2013年(上)[C];2014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董传岭;建国60年华北农村社会生活变迁[D];南开大学;2010年
2 邓群刚;集体化时代的山区建设与环境演变[D];南开大学;2010年
3 何绍辉;贫困、权力与治理[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4 李斌;1950年代的塘村妇女[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5 王文奇;乡村影像的传播与认同[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6 王华;新世纪乡村小说主题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7 卓惠萍;论政府对农村性别文化的型塑与重构[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8 程森;明清民国时期直豫晋鲁交界地区地域互动关系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1年
9 李滔;寻找“最基层”:民族村寨村民自治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1年
10 张鼎良;我国省直管县体制改革研究[D];南京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万婷婷;瑞金沙洲坝村土地改革研究[D];江西财经大学;2010年
2 孙丽颖;解放战争时期中共征购土地政策探析[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3 褚志高;新农村建设中的村干部选配问题研究[D];山东大学;2010年
4 檀朝亮;建国初期(1949-1956年)农民国家观念建构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5 汪余平;我国乡镇行政改革研究[D];云南大学;2010年
6 成杰;城乡一体化进程中的农村社区建设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7 田应渊;作为经历、想象和叙述的历史[D];吉林大学;2011年
8 鲁莉卓;论姜文电影的个人化历史重构[D];西南大学;2011年
9 马磊;乡村社会中的政治动员[D];浙江大学;2011年
10 倪春纳;政党、知识分子与思想整合[D];南京大学;2011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赵秀山;赵军威;;与党外民主人士合作不允许一点马虎——毛主席纠正华北解放区政权组建的两件错事[J];百年潮;2012年06期
2 刘建民;;中国共产党在华北解放区的救灾实践及文化嬗变[J];兰台世界;2013年19期
3 崔霞;;浅谈刘少奇在西柏坡的主要历史贡献[J];党史博采(理论);2012年07期
4 刘一皋;;解放战争时期华北解放区的土地改革与农村政权[J];中共党史研究;1989年01期
5 邓小平;;邓小平回顾“二野”[J];晚晴;2008年01期
6 彭润平;忆周总理的深情厚爱[J];前进论坛;1998年03期
7 张光正;苏老伯,请您慢慢走[J];台声;1996年07期
8 潘银良;肖克两唱“空城计”——记保卫石家庄之战[J];党史纵横;1995年04期
9 金凤;状元府的奇遇(上)[J];支部建设;1995年Z1期
10 范登生;;平津战役支前工作特点研究[J];北京党史;2010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郭成伟;苗鸣宇;;开创人民民主宪政的先河——董必武在华北解放区的宪政实践[A];董必武法学思想研究文集(第三辑)[C];2003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7条
1 贾维双;追忆《人民日报》创刊号的出版[N];中国档案报;2012年
2 赵惠娟;解放石家庄:辉煌一页永载史册[N];石家庄日报;2009年
3 ;革故鼎新迎曙光[N];中国教育报;2011年
4 ;一切为了前线的胜利[N];人民日报;2007年
5 刘毅邋裴建素;专家讲述60年前的城市光荣史[N];石家庄日报;2007年
6 黎福清;再读《人民日报》创刊号[N];中国商报;2004年
7 赵新月;西柏坡·石家庄·新中国[N];石家庄日报;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孙建刚;1949年华北解放区南下干部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04年
2 智联忠;抗日战争时期华北解放区戏曲研究[D];中国艺术研究院;2012年
,本文编号:229654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dangjiandangzheng/229654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