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党建论文 >

党领群议:协商系统中社区治理的引领式协商——以天长市“1+N+X”社区协商实验为例

发布时间:2021-11-23 14:11
  基于城乡社区治理现代化的迫切需要,作为治理手段的社区协商日益受到关注。已有的权威性协商、行政式协商、引导式协商、包容性协商四种模式及具体形式概括还较难阐释中国特色的党建引领的社区协商。随着"带回"学研究的兴起,把国家带回社会、把决策带到社区、把组织带入行为、将政党带入协商、将政党带进框架、将政党带入社会等范式逐渐浮现。结合中国社区协商治理的实践,政党视角有必要带入群议分析范式。天长市社区"1+N+X"协商组织及其辅助的"六步六单"协商流程显示:中国城乡社区已经形成了党领群议的引领式协商模式,这一模式充分展现了社区协商系统的公共空间及其开放性、授权空间及其灵活性、传播及其连接性、问责制及其回应性、元协商及其组织性、决断力及其自主性等要素特征,既契合了国际上第四代协商民主最新理论标识的协商系统质量能力标准,也呈现了中国实践对国际理论的超越,是"真实性"协商。因此,党领群议的引领式协商模式既为分析中国特色的社区协商提供了新视角,也为中国学术走向国际对话打开了新窗口。这就要求新时代中国城乡社区治理要运用好社区协商抓手,探索完善本土特色的引领式协商。 

【文章来源】:中州学刊. 2020,(10)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页数】:8 页

【文章目录】:
一、中国社区协商的模式讨论与问题提出
二、“带回”学研究范式与政党嵌入协商
三、政党视角带入社区群议与引领式协商
四、衡量协商系统质量和能力的要素特征
    第一,公共空间(Public space)。
    第二,授权空间(Empowered space)。
    第三,传播(Transmission)。
    第四,问责制(Accountability)。
    第五,元协商(Meta-deliberation)。
    第六,决断力(Decisiveness)。
五、天长市引领式协商的“协商性”识别
六、基本结论与启示借鉴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包容性协商:农村公共产品的共享机制及内在逻辑——基于传统时期豫南楚铺村的深度调查[J]. 魏晨,李华胤.  中国西部. 2020(04)
[2]党如何链接社会:城市社区党建的主体补位与社会建构[J]. 吴晓林.  学术月刊. 2020(05)
[3]政党如何引领社会?——后单位时代的基层党组织与社会之间关系分析[J]. 田先红.  开放时代. 2020(02)
[4]权威引导式协商:新时代乡村善治的有效形式及运行机制——以天长市“7+X”协商委员会为例[J]. 李华胤,张海超.  广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0(01)
[5]城市社区协商民主的细节:结构、过程与效能——基于深圳市Y社区居民议事会的考察[J]. 唐娟,谢靖阳.  社会政策研究. 2019(04)
[6]将政党带进来——国家与社会关系范畴的反思与重构[J]. 景跃进.  探索与争鸣. 2019(08)
[7]把政党找回来——政党与对外政策[J]. 钟准.  世界经济与政治. 2019(02)
[8]“三社联动”中社会工作的专业缺位与补位[J]. 张大维,赵彦静.  中州学刊. 2017(10)
[9]政社互动视角下城市社区协商实践创新的差异性和趋势性研究——基于2013—2015年度“中国社区治理十大创新成果”的案例分析[J]. 陈荣卓,李梦兰.  中共中央党校学报. 2017(03)
[10]基层社会民主化进程中的精英行动——以温岭市民主恳谈会为案例[J]. 王自亮,陈卫锋,杨思琪,苏智勤,王剑军.  社会政策研究. 2017(02)



本文编号:351404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dangjiandangzheng/351404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d6acc***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