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党建论文 >

习近平制度反腐思想研究

发布时间:2024-12-19 06:17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反腐败斗争和党风廉政建设,对党内存在的腐败问题坚持全覆盖、无禁区、零容忍的态度,并以踏石留印、抓铁有痕的决心治理腐败。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理,腐败问题蔓延趋势得到遏制,党风政风持续好转,反腐败斗争取得了初步胜利。新形势下习近平总书记站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高度,围绕我国制度反腐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讲话,创造性地提出了许多新观点、新论断和新思想,为我国反腐倡廉工作开展提供了思路、指明了方向、绘就了蓝图。本文从制度的视角对习近平反腐倡廉思想进行研究。仁圣之本,在乎制度而已。党要管党、从严治党必须把纪律和规矩挺在前面,必须通过建章立制、完善各方面制度来推动腐败治理。本文以目前我国严峻的腐败形式为切入点,综合利用文献研究法、比较研究法和分析归纳法,针对习近平制度反腐思想的理论渊源、发展过程、主要内容、基本特征和战略意义进行梳理归纳。在理论渊源方面,本文主要研究了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以及中国共产党制度反腐基本思想;在习近平制度反腐思想的发展过程方面,文章结合习近平总书记的执政履历以及发表的一些重要讲话,把其思想发展过程划分为四个时期,即孕育时期、初步形成...

【文章页数】:62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一、研究背景
        (一)腐败问题现状
        (二)制度反腐现状
    二、研究目的和意义
        (一)研究目的
        (二)研究意义
    三、国内外研究综述
        (一)国外相关研究
        (二)国内相关研究
        (三)研究评述
    四、相关概念界定
        (一)腐败定义
        (二)反腐倡廉定义
        (三)制度反腐定义
    五、研究方案、研究重点和难点、创新点
        (一)研究思路
        (二)研究方法
        (三)研究重点和难点
        (四)研究创新点
第二章 习近平制度反腐思想理论渊源
    一、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制度反腐思想
        (一)大力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
        (二)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监督,建立人民群众监督制度
        (三)制定反腐败法律法规
        (四)改革党和国家的领导体制
    二、中国历史上制度反腐思想
        (一)制度反腐秉持独立性和层次性
        (二)制度反腐坚持完善制度和依法进行
        (三)制度反腐强调监督与考核相结合
    三、中国共产党制度反腐思想
        (一)注重思想道德教育
        (二)完善反腐倡廉民主监督机制
        (三)严惩腐败分子,落实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的方针
        (四)完善和创新反腐倡廉制度
        (五)坚持标本兼治,建立健全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
    四、国际制度反腐思想
        (一)美国制度反腐思想
        (二)新加坡制度反腐思想
        (三)越南制度反腐思想
        (四)国际合作性制度反腐思想
第三章 习近平制度反腐思想发展过程
    一、习近平制度反腐思想孕育时期(1969—1985)
    二、习近平制度反腐思想初步形成时期(1985—2002)
    三、习近平制度反腐思想发展时期(2002—2012)
    四、习近平制度反腐思想创新时期(2012—至今)
第四章 习近平制度反腐思想主要内容及基本特征
    一、习近平制度反腐思想主要内容
        (一)树立以人为本理念,把人民福祉作为制度反腐出发点和落脚点
        (二)扎紧制度笼子,用制度规范权力运行
        (三)以党建为抓手,夯实制度反腐倡廉的根基
        (四)坚持科学性原则,注重反腐倡廉制度间的互补性与协调性
        (五)压实责任主体,加强反腐倡廉制度落细落实
        (六)遵循反腐倡廉规律,构建三不腐的反腐倡廉体系
    二、习近平制度反腐思想基本特征
        (一)继承与创新相结合
        (二)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三)惩治与预防相结合
        (四)民主与法制相结合
第五章 习近平制度反腐思想战略意义
    一、习近平制度反腐思想理论意义
        (一)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反腐倡廉思想
        (二)丰富了中国共产党制度反腐思想
        (三)丰富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体系
    二、习近平制度反腐思想实践意义
        (一)为有效遏制腐败提供了理论指导
        (二)为从严治党提供了制度保障
        (三)有助于构建“三清”的政治生态环境
        (四)有助于汇聚民心和凝聚民力、实现中国梦
参考文献
致谢
在学期间的科研情况



本文编号:401779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dangjiandangzheng/401779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8332b***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