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文学伦理学批评视角解读菲茨杰拉德的《了不起的盖茨比》
本文关键词:从文学伦理学批评视角解读菲茨杰拉德的《了不起的盖茨比》,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华北电力大学》 2013年
从文学伦理学批评视角解读菲茨杰拉德的《了不起的盖茨比》
徐蓓
【摘要】:弗·司各特·菲茨杰拉德(1896-1940)是上个世纪20年代著名的美国作家,被广泛的认为是“爵士时代”的代言人,他的作品大多数生动地呈现了美国20年代的历史画面,《了不起的盖茨比》就是其中的一部。该作品刻画了20年代的巨大变化,被认为是美国文学史上的一部奇葩。评论家艾略特曾经对这部小说进行过高度评价,说它是“美国小说史上自亨利·詹姆士之后跨出的第一步”,而且这部小说自发行以来,越来越多的受到评论家和国内外读者的广泛关注,也陆续出现了许多关于这部小说的评论文章,大多数是关于小说的写作技巧,或者美国梦的主题,或者是象征主义等等。近来,又有一些运用现代文学理论来解读这篇著作,比如女性主义,精神分析,新历史主义等等,然而至今为止,很少有从文学伦理学批评的视角来剖析这个作品的批判文章。 虽然文学伦理学批评理论在二十一世纪被提出,但是西方文学作品自古以来就有伦理批评的传统。伦理批评可以追溯到古希腊和古罗马,一些重要的作家就是因为其作品中对伦理的揭示而著名,如亚里士多德和柏拉图,在中国也有伦理批评的传统,如中国的孔子,这些伦理学家都希望在文学中找到伦理的深层蕴意。文学理论学批评侧重个人的伦理选择和伦理困境,许多作家在其作品中也注意这种批评方法的运用,菲茨杰拉德就是其中的一个。从他的生活环境和其有教义意义的代表作品来看,菲茨杰拉德可以被看作是一位有深刻洞察力的社会伦理分析家。这篇论文就是以这部《了不起的盖茨比》为基础来探究作者的道德伦理的。 论文首章先对《了不起的盖茨比》这部小说的研究背景和重要性做了说明,也对这部小说做了较为详尽的文献综述。论文的第二章对文学伦理学批评做了详细的介绍,包括伦理和文学伦理学理论的比较,道德批评和文学伦理学批评的比较,还包括文学伦理学批评的发展,本章节还挖掘了《了不起的盖茨比》中作者写作道德观的社会背景和伦理背景。论文的第三章是文章的主体部分,通过分析小说中体现出的个人伦理,家庭伦理,交际伦理和消费伦理来展示在伦理困境中菲茨杰拉德是如何处理与刻画人物,如何宣讲他的道德伦理的选择的。在某种程度上菲茨杰拉德作为一个道德家,使他的伦理选择在其作品中得到了很好的表达。最后一章论文的总结部分,被金钱驱使的行为,对家庭的不忠和其他任何形式的不道德都会导致严重的自我毁灭,最终会危害社会。所以作为社会的人要有更高的精神追求,去实现个人道德品质的完整性,从而保持整个社会的道德和伦理的意义,来实现社会和谐发展的终极目标。
【关键词】:
【学位授予单位】:华北电力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3
【分类号】:I712.074
【目录】:
下载全文 更多同类文献
CAJ全文下载
(如何获取全文? 欢迎:购买知网充值卡、在线充值、在线咨询)
CAJViewer阅读器支持CAJ、PDF文件格式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刁克利;盖茨比的悲剧与菲兹杰拉德的证明──《了不起的盖茨比》主题论[J];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4年02期
2 聂珍钊;文学伦理学批评:文学批评方法新探索[J];外国文学研究;2004年05期
3 聂珍钊;关于文学伦理学批评[J];外国文学研究;2005年01期
4 刘建军;文学伦理批评的当下性质[J];外国文学研究;2005年01期
5 邹建军;;文学伦理学批评的独立品质与兼容品格[J];外国文学研究;2005年06期
6 陆耀东;;关于文学伦理学批评的几个问题[J];外国文学研究;2006年01期
7 李定清;;文学伦理学批评与人文精神建构[J];外国文学研究;2006年01期
8 聂珍钊;;文学伦理学批评与道德批评[J];外国文学研究;2006年02期
9 修树新;刘建军;;文学伦理学批评的现状和走向[J];外国文学研究;2008年04期
10 聂珍钊;;文学伦理学批评:基本理论与术语[J];外国文学研究;2010年01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林素萍;论菲兹杰拉德在《了不起的盖茨比》中的道德观[D];浙江大学;2004年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罗德琼;;略谈二十世纪美国作家与酒文化[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年S1期
2 余汉英;;试析《了不起的盖茨比》之主题[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0年02期
3 陶震华;《尤利西斯》和《达罗卫夫人》意识流表现之比较[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3年04期
4 王玉明,冯晓英;叙述视角的选择与文体效果[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05期
5 叶超;注定的悲剧——《厄舍府的倒塌》罗德里克·厄舍精神分析[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年01期
6 章联;福克纳作品中两类对立的女性形象[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1期
7 王平;福克纳小说中的耶稣原型及其意义[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5期
8 王平;;《白鲸》主题意义的三种解读[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5期
9 刘爱萍;;外国文学阅读教学中的伦理教育[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5期
10 高军玲;;弗罗斯特的自然诗与陶渊明的田园诗[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6年09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倩;;论舍伍德.安德森小说《小城畸人》中语言的不可靠性[A];首届海峡两岸外语教学与研究学术研讨会暨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11年会论文集[C];2011年
2 刘梅珍;;哈姆雷特形象的伦理视角审视[A];“第二届中国伦理学青年论坛”暨“首届中国伦理学十大杰出青年学者颁奖大会”论文集[C];2012年
3 田园;;堕落的花朵——从《了不起的盖茨比》中女性群像看菲茨杰拉德对女性偏见的成因[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09年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4 邹建军;;文学伦理学批评的实用性与有效性问题[A];“文学伦理学批评:文学研究方法新探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5 肖建荣;;文学伦理学批评与其他批评方法融合理论与实践初探[A];“文学伦理学批评:文学研究方法新探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6 李定清;;文学伦理学批评与人文精神建构[A];“文学伦理学批评:文学研究方法新探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7 李成坚;;文学伦理学批评视域下的当代北爱尔兰文化融合与反思[A];“文学伦理学批评:文学研究方法新探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8 白岸杨;;《白鲸》及其作者的宗教伦理观分析[A];“文学伦理学批评:文学研究方法新探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9 张静;;唯美的追求 至善的旨归——从童话作品看王尔德的内在道德向度[A];“文学伦理学批评:文学研究方法新探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10 黄开红;;嘉莉妹妹“美国梦”的幻灭——评嘉莉的道德观[A];“文学伦理学批评:文学研究方法新探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沈晓红;伊恩·麦克尤恩主要小说中的伦理困境[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2 罗昔明;消费主义视域下经典的生成与延存[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3 陈晞;城市漫游者的伦理衍变:论菲利普·拉金的诗歌[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4 张瑞华;美国20世纪的清教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1年
5 孙红艳;格特鲁德·斯泰因语言艺术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1年
6 许焕荣;基于投射的隐喻篇章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1年
7 王素青;加里·斯奈德和罗伯特·弗罗斯特诗歌中自然与人类的生态哲学观[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1年
8 吴迪龙;互文性视角下的中国古典诗歌英译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9 张婷;纳博科夫英语小说的后现代性[D];东北师范大学;2011年
10 庄新红;莎士比亚戏剧的伦理思想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尤正;《查泰莱夫人的情人》中的性伦理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2 袁霞;《紫色》中的妇女主义生存观[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3 裴素华;从宗教的角度解读弗罗斯特诗中的困惑[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4 张慧;从《八月之光》看福克纳的女性观[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5 孙树苹;成长小说《所罗门之歌》的体裁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6 韩会平;《米德尔马契》中乔治·艾略特女性伦理探析[D];长沙理工大学;2010年
7 王贤蓉;论阿诺德·贝内特《克雷亨格》中的父子关系[D];湘潭大学;2010年
8 孙亮;论约翰·高尔斯华绥《有产业的人》中三类福尔赛人的责任观[D];湘潭大学;2010年
9 潘晓燕;用生态伦理理论分析哈代的《卡斯特桥市长》[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10 罗倩;另一个“哈姆雷特”[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邹渝;厘清伦理与道德的关系[J];道德与文明;2004年05期
2 宋明爽;伦理、道德之别与中西文化的不同路径[J];山东社会科学;2002年03期
3 聂珍钊;关于文学伦理学批评[J];外国文学研究;2005年01期
4 刘建军;文学伦理批评的当下性质[J];外国文学研究;2005年01期
5 张杰;刘增美;;文学伦理学批评的多元主义阐释[J];外国文学研究;2007年05期
6 曹顺庆;文论失语症与文化病态[J];文艺争鸣;1996年02期
7 龚群;论社会伦理关系[J];中国人民大学学报;1999年04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丽丽;菲茨杰拉德小说作者与主人公的隐蔽距离[J];湖北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2年02期
2 轮子;;你能留下来吗——追忆优秀的黑人女歌手菲茨杰拉德[J];世界博览;1998年04期
3 李静波;;《夜色温柔》评价[J];山东文学;2007年04期
4 王冬梅;张春阳;;解读菲茨杰拉德的《人间天堂》[J];现代教育科学;2006年S1期
5 孙顺祥;解亚辉;;从盖茨比中看菲茨杰拉德(英文)[J];北华航天工业学院学报;2007年04期
6 刘蔚;;荒诞的美丽 美丽的荒诞——评《返老还童》[J];法制资讯;2009年06期
7 顾夏;;空中梦想家[J];中学生百科;2010年17期
8 孔博;;菲茨杰拉德小说中“美国梦”的原动力及展现[J];飞天;2010年16期
9 董云;任你千山万水走遍,纽约一样让你看不明白——F.S.菲茨杰拉德[J];当代体育;2004年36期
10 基蒂·凯利 ,张达文;老布什的"另一个妻子"——摘自《家族:布什王朝的真实故事》[J];国外社会科学文摘;2005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叶新;;A.斯科特·伯格和《天才的编辑》——《天才的编辑》的创作、出版和传播[A];编辑文化论:中国编辑学会第十四届年会优秀文集[C];2009年
2 田园;;堕落的花朵——从《了不起的盖茨比》中女性群像看菲茨杰拉德对女性偏见的成因[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09年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3 谢园坤;;通过象征手法的运用解读《大人物盖茨比》[A];探索 创新 发展[C];2000年
4 魏龙泉;;名作家心中“我们的共同父母”——著名美国编辑家皮金斯[A];中国编辑研究(2008)[C];2009年
5 黄勇;;道德动机的两种观念:孔孟与柏拉图/亚里士多德(英文)[A];北京论坛(2007)文明的和谐与共同繁荣——人类文明的多元发展模式:“爱智和宏道:人文奥运的哲学基础”哲学分论坛论文或摘要集(下)[C];2007年
6 Derek Morgan;;公民宪法与人类健康(英文)[A];北京论坛(2010)文明的和谐与共同繁荣——为了我们共同的家园:责任与行动:“全民健康:医学的良知与承诺”医学分论坛论文或摘要集[C];2010年
7 周晓芳;;从盖茨比的失败看美国梦的衰落[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08年年会论文集[C];2008年
8 安乐哲;;儒家多元主义与奥林匹克精神(英文)[A];北京论坛(2007)文明的和谐与共同繁荣——人类文明的多元发展模式:“爱智和宏道:人文奥运的哲学基础”哲学分论坛论文或摘要集(上)[C];2007年
9 聂震宁;;培育出版的精神[A];中国编辑研究(2007)[C];2007年
10 赵敦华;;人性善与原罪(英文)[A];北京论坛(2005)文明的和谐与共同繁荣——全球化视野中亚洲的机遇与发展:“全球化时代的东西方哲学对话”哲学分论坛论文或摘要集[C];2005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上海译文出版社文学编辑室主任 黄昱宁;[N];中华读书报;2011年
2 赵松;[N];第一财经日报;2011年
3 庄北宁;[N];新华每日电讯;2005年
4 王薇;[N];人民日报海外版;2006年
5 记者 康慨;[N];中华读书报;2007年
6 韩曙;[N];法制日报;2006年
7 王凡;[N];新华每日电讯;2009年
8 刘子;[N];天水日报;2006年
9 心文;[N];医药经济报;2006年
10 唐忠平 本报记者 田源;[N];中国国防报;2006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田野;《了不起的盖茨比》的多维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9年
2 李新云;艾丽丝·默多克小说中的后现代伦理道德观研究[D];山东大学;2011年
3 沈晓红;伊恩·麦克尤恩主要小说中的伦理困境[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4 陈连丰;艾丽丝·默多克哲理小说中的萨特存在主义思想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2年
5 梁建东;埃德蒙·威尔逊的文学批评研究(1914-1950)[D];苏州大学;2011年
6 郝涂根;仁爱与纯洁:哈代小说中新宗教的二维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2年
7 薛春霞;论菲利普·罗斯作品中美国化的犹太性[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8 文圣;索尔·贝娄与菲利普·罗斯大屠杀小说中的记忆政治研究[D];北京外国语大学;2013年
9 许梅花;挣扎在困境中的女性[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3年
10 李小海;无序的世界和精神的救赎[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徐蓓;从文学伦理学批评视角解读菲茨杰拉德的《了不起的盖茨比》[D];华北电力大学;2013年
2 金惠弘;对菲茨杰拉德三部作品中失败爱情的探讨[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2年
3 杨斯琪;迪克·丹佛与菲茨杰拉德之人格结构对比分析[D];东北林业大学;2012年
4 李宝峰;论菲茨杰拉德笔下的金钱女人[D];哈尔滨工程大学;2002年
5 占英;论菲茨杰拉德小说人物的迷惘性[D];暨南大学;2010年
6 江艳妍;菲茨杰拉德对传统男性气质的矛盾心理之研究[D];复旦大学;2010年
7 王波;菲茨杰拉德小说的叙事艺术[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8 孙永艳;浅析菲茨杰拉德的女性观[D];山东大学;2011年
9 吕拯;论菲茨杰拉德的悲剧小说[D];南京师范大学;2011年
10 郝菲;菲茨杰拉德的厌女情结[D];河南师范大学;2011年
本文关键词:从文学伦理学批评视角解读菲茨杰拉德的《了不起的盖茨比》,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10280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falvlunlilunwen/10280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