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道德伦理论文 >

论网络传播对社会伦理道德的双重影响[1]

发布时间:2016-09-02 11:16

  本文关键词:论网络传播对社会伦理道德的双重影响,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第23卷第1期

200

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JournalofHunanUniversity(SocialSciences)

V01.23.No.1

9年01月

Jan.2009

论网络传播对社会伦理道德的双重影响

霞。邓名瑛

(湖南师范大学道德文化研究中心,湖南长沙410081)

【摘要]网络传播作为现代社会中一种特殊的大众传播形式,也深刻地影响着人们的道德生活。网络对社会伦理道德的影响是双重的,网络道德建设的重要任务就是要提高人们的网络道德素质。充分发挥网络传播对社会伦理道德的积极影响.消除其消极影响。

[关键词]网络传播;伦理;道德【中图分类号】1782—05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176312009)01"---0125--06

TheDualEfiectofNetworkCommunication

LIUXia,DENGMing—ying

(Center

ofEthicalCultureResearch,Hunan

on

SocialEthics

NomudUniversity,Changsha

410081,China)

on

Abstract:Networkcommunication,as§moralityinlife.However,itis

specialpubliccommunicationmediahassignificantimpact

people

doubleswordtowardsethicsinsociety.Thus,themaintaskofnetworkmorality

itsnegativeinflu-

buildingisfullydevelopingthepositiveinfluenceofnetworkcommunicationwhileeliminatingence,forthepurposeofimproving

people§moral

level.

Keywords:networkcommunication;ethics;morality

以“分组交换”方式链接起来,形成相互关联的分布

网络空间及网络传播的特点

随着电子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以计算机为依托的网络也得到了飞速发展。加世纪八九十年代以来,原来只为军事、科研、教育服务的因特网,开始广泛渗入到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从而引起了整个社会生产、生活方式的深刻变化,越来越多的人走进了网络空间(cyberspaee),构筑了一个全球性、开放性、全方位的网络社会,使人有了第二生存空间。

作为人类的第二生存空间,网络社会具有自己的特点,对于这些特点,我们可以从技术性和社会性两方面来把握。

从技术方面看,网络技术可以说是现代高科技的集大成者,它综合了现代电子信息技术、新材料技术、人工智能技术和现代通讯技术等等。同时,网络的每个结点是一台台电子计算机,这些单独的电脑

式网络。由于采用了以上高技术和“分组交换”的链接方式,所以,网络作为信息传递活动的平台,具有信息传递速度快、信息流向复杂、信息可以在网络中自动贮存和复制等特点。更为重要的是,由于网络的上述技术特点,导致了网络空间具有与我们所处的现实社会不同的“社会性”特点,这具体表现为:

式网络。由于采用了以上高技术和“分组交换”的链接方式,所以,网络作为信息传递活动的平台,具有信息传递速度快、信息流向复杂、信息可以在网络中自动贮存和复制等特点。更为重要的是,由于网络的上述技术特点,导致了网络空间具有与我们所处的现实社会不同的“社会性”特点,这具体表现为:

首先是无权威、无中心性。我们生活于其中的现实社会存在着各种各样的权威和中心,人们的生活常常受权威和中心的支配,服从权威、服从中心乃是人们获得生存和发展的必要条件。然而,,在网络社会中,权威和中心都不复存在了。这首先是由网络技术自身的特点所决定的。网络的结构是按照“分组交换”方式链接而成的分布式网络,不存在一个管理和控制中心,因此,它具有非中心化特点。在网络社会中,由于身份通过数字化处理而隐匿起来,

【收稿日期】2007—12—26

[作者简介]刘霞(1976一),男,湖南邵阳人,教育部人文杜会科学百所重点研究基地湖南师范大学道德文化研究中心助理研究员研究方向:伦理学研究.

万方数据

下一页


  本文关键词:论网络传播对社会伦理道德的双重影响,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10806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falvlunlilunwen/10806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3c8d5***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