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课当代中国经济_当代中国简帛学研究pdf_《武汉理工大学》2013年硕士论文
本文关键词:当代中国网络伦理问题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武汉理工大学》 2013年
当代中国网络伦理问题研究
孙芳
【摘要】:网络技术在社会中的广泛应用,极大影响和改变了传统的社会结构和人们的工作和生活方式。网络社会是随着计算机网络的迅速发展而形成的,网络技术通过计算机将人从孤独、封闭中解放出来,形成了四通八达的网络空间,即赛博空间(Cyberspace),进而形成网络社会。 网络社会作为人类的第二生存空间,给人类带来了全新的现代文明,它在促进人类进步的同时也引发了一系列的伦理问题,如出现了人与人关系疏离、道德情感冷漠、不良信息肆意传播、个人隐私受到威胁等道德失范现象。本文以中国传统伦理思想范畴为核心——“善”与“恶”在网络伦理中的重新诠释作为理论出发点,从理论层面探讨网络伦理的社会责任原则以及个人道德规范原则,突出以“责任”和诚信为重点的当代中国网络社会伦理观,同时结合中国网络社会的现状,探讨构建和谐的网络社会的策略和措施。 本文结合我国的国情和网情,主要从技术根源、理论根源、现实根源和主体根源四个层面分析网络伦理问题产生的根源。本文从伦理学的角度对网络社会的道德失范现象进行深入剖析,强调网络社会道德规范的自律和他律的作用,认清网络社会中的善与恶,明确正当与不正当,实现网络社会中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共处。本文提出在构建网络社会和谐伦理体系中应遵循以人为本原则、平等互利原则、诚实守信原则的基本伦理原则。 本文探讨了构建和谐的网络社会的途径和策略。首先提出要培养人们的网络伦理意识即加强网络主体的主体意识、责任意识和规范意识。其次阐明在网络社会实践中,人们要加强自我约束、自我保护和自我完善;更新网络伦理观念,促进网络社会与现实社会同步发展,构建和谐的网络社会;最后提出要强化网络主体道德自律建设、倡导主流网络伦理观念、提高网络技术、加强网络立法,增进网络伦理建设的国际合作等策略。
【关键词】:
【学位授予单位】:武汉理工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3
【分类号】:B82-05
【目录】:
下载全文 更多同类文献
CAJ全文下载
(如何获取全文? 欢迎:购买知网充值卡、在线充值、在线咨询)
CAJViewer阅读器支持CAJ、PDF文件格式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陆俊,严耕;国外网络伦理问题研究综述[J];国外社会科学;1997年02期
2 陈隆予;;论构建中国特色网络伦理的策略[J];前沿;2006年03期
3 袁志芬;从心理学视角浅论网络道德教育的几个问题[J];思想教育研究;2004年09期
4 马云驰;应当与是——从道德命令到道德关怀[J];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99年03期
5 刘崇学;论网络伦理的困惑与构建[J];图书馆学研究;2005年05期
6 孙海亮;严耕;;对网络主体道德行为失范的成因分析[J];学术交流;2006年09期
7 高兆明;应当重视“道德风险”研究[J];浙江社会科学;2000年03期
8 王路军;网络伦理问题研究综述[J];哲学动态;2000年09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史军;;流行病防控的伦理分析[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年03期
2 张志勇;;人与制度关系的哲学研究综述[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9年03期
3 张雪;;杜威的认识论对“二元论”的“克服”[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1年03期
4 张君平;;罗尔斯正义论体系的三元结构[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1年03期
5 孙强;杨秋军;;党内潜规则的实质辨析[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1年04期
6 何志鹏;;“自然的权利”与权利理论的发展[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6年02期
7 赵芳春;;论我国税法的价值选择[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7年02期
8 颜运秋;陈健誉;;集体合同纠纷与公益诉讼[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8年01期
9 伏创宇;;论公务员不服从违法命令的若干问题[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8年02期
10 陈宏光;;新时期法治思想的创新与发展——十七大报告蕴含的法治思想[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8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全林;;坚持科学发展观,正视大学发展创新的代价[A];安徽省第五届“兴皖之光”青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交叉学科卷)[C];2005年
2 邱国良;郑延恒;;论高校辅导员与大学生的民主沟通[A];2009年全国高校学生工作年会论文集[C];2009年
3 高峰;;社会秩序何以可能?——基于存在论的研究视角[A];2010年中国社会学年会——“社会稳定与危机预警预控管理系统研究”论坛论文集[C];2010年
4 李阳;;我国检察官职业道德建设之应然路径与实然选择——以制度建设和检察文化建设为视角[A];第四届国家高级检察官论坛论文集[C];2008年
5 白云;;和谐社会下我国公民法治精神的培育[A];创新思想·科学发展·构建和谐——黑龙江省首届社会科学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上册[C];2008年
6 刘月岭;;康德意志自由的三重境界[A];“第二届中国伦理学青年论坛”暨“首届中国伦理学十大杰出青年学者颁奖大会”论文集[C];2012年
7 张燕;;异种角膜移植的伦理考量[A];“第二届中国伦理学青年论坛”暨“首届中国伦理学十大杰出青年学者颁奖大会”论文集[C];2012年
8 秦国柱;;论移动数字时代广东社会管理的挑战与契机[A];2011广东社会科学学术年会——地方政府职能与社会公共管理论文集[C];2011年
9 王永盛;;传统出版业应如何面对数字化转型的挑战[A];科学评价促发展 品质服务谋共赢——第九届(2011)全国核心期刊与期刊国际化、网络化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10 田翠琴;赵乃诗;;公平正义:中国特色社会管理的核心理念[A];中国行政管理学会2011年年会暨“加强行政管理研究,推动政府体制改革”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道宇;课程效能生成的原理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2 晋入勤;企业国有产权交易法律制度创新论[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3 刘卫先;后代人权利论批判[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4 赵一强;知识社会价值的道德分析[D];苏州大学;2010年
5 周秋君;中国与欧盟:一种集体身份动态系统的建构主义分析[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6 张红峰;大学组织变革中的博弈分析[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7 龙耀;国家保障与社会支持:中国高校学生生存路径研究[D];南京大学;2010年
8 顾远飞;市场化环境下的大学运行逻辑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9 傅美蓉;从反再现到承认的政治[D];陕西师范大学;2010年
10 戴均;当代中国转型社会的政治认同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阮晓毅;我国柑橘产业化中的法律问题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2 邵江婷;基于社区发展的我国农业生态补偿法律问题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3 董芳芳;湖北省畜产品质量安全法律问题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4 胡纯;基于社区发展的农村劳动力教育培训法律问题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5 陈姝媛;再犯罪人员特殊公共服务供给主体的责任分析[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6 张丽;我国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运行中的公正问题探讨[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7 曾焕平;农民工子女义务教育阶段教育公平的实证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8 朱汉明;基于农民权益的植物新品种保护法律问题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9 张磊;我国水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法律问题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10 林冬妹;粤东黄狮村贫困人口生存状况及改善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蕊,沈春军;构建网络伦理体系的思考[J];国家图书馆学刊;2002年04期
2 张文杰,姜素兰;网络发展带来的伦理道德问题[J];北京联合大学学报;1998年03期
3 龙小平;论网络伦理的性质及建设的基础[J];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科版);2002年04期
4 陆俊,严耕;国外网络伦理问题研究综述[J];国外社会科学;1997年02期
5 苗伟伦;网络伦理的初步建构[J];浙江海洋学院学报(人文科学版);2002年01期
6 朱银端;网络伦理中的问题、原因与对策[J];教学与研究;2004年11期
7 刘红燃;网络社会呼唤网络伦理[J];娄底师专学报;2002年03期
8 马云驰;爱与境遇──弗莱彻的境遇伦理学[J];社会科学;1998年07期
9 任剑涛;信息时代伦理整合的传统资源[J];学术研究;1998年02期
10 张佐,赵祖地;网络异化与网络伦理[J];中共浙江省委党校学报;2002年03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项小军,范光泉;网络伦理浅议[J];科技创业月刊;2004年06期
2 李正军;网络伦理问题探讨[J];株洲工学院学报;2005年03期
3 李悦,张明毫;浅谈网络伦理[J];长春工业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02年04期
4 黄寰;建设新型的网络伦理[J];社会科学家;2004年03期
5 赵兴宏,唐丽琴;网络伦理问题探析[J];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06期
6 刘传良;网络伦理及其研究策略刍议[J];商场现代化;2005年07期
7 张星昭;网络社会的现实伦理重构[J];理论探讨;2004年05期
8 袁纲;网络伦理研究现状述评[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04年01期
9 李秀清;浅议网络伦理发展方略[J];理论学习与探索;2005年01期
10 舒健;网络伦理存在的问题与网络伦理建设[J];黔东南民族师专学报;2001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琅琅;;信息哲学视域下的网络伦理建构[A];第二届中国科技哲学及交叉学科研究生论坛论文集(硕士卷)[C];2008年
2 宋吉鑫;;网络伦理困境及其对策研究[A];辽宁省哲学社会科学获奖成果汇编[2007-2008年度][C];2010年
3 宋吉鑫;;网络伦理困境及其对策研究[A];当代中国辽宁发展·创新·和谐——辽宁省第二届哲学社会科学学术年会获奖成果文集[C];2009年
4 王玲;陈友庆;;网络道德研究现状与趋势[A];第十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5 王玲;陈友庆;;网络道德研究现状与趋势[A];第十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6 吴承越;;网络伦理建构与道德自律[A];孔学研究(第十四辑)——云南省孔子学术研究会第十四次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7 黄洪基;金大陆;;网络环境与青少年的荣辱观教育[A];“十一五”与青少年发展研究报告——第二届中国青少年发展论坛暨中国青少年研究会优秀论文集(2006)[C];2006年
8 彭景阳;;网络社会的道德失范与个体的自我异化——兼论大学生网络生存方式的思想和行为[A];江苏省教育学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综合二专辑)[C];2006年
9 杨莉;;网络信息资源伦理问题探究[A];科技工作者的社会责任与和谐社会建设研究——第二届全国“科技与社会发展”中青年南方论坛论文集[C];2007年
10 方婷;;网络伦理问题研究现状及研究不足探讨[A];科技工作者的社会责任与和谐社会建设研究——第二届全国“科技与社会发展”中青年南方论坛论文集[C];2007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庸其;[N];人民日报海外版;2003年
2 记者 李乔;[N];辽宁日报;2000年
3 方政军;[N];中国改革报;2007年
4 吕耀怀 作者系中南大学政治学与行政管理学院教授;[N];中国教育报;2006年
5 湖南师范大学伦理学研究所教授、博士生导师 李伦;[N];中国教育报;2010年
6 张世福 许金晶 孙光海;[N];检察日报;2004年
7 本报记者 李乔;[N];北京日报;2000年
8 王路军;[N];人民日报;2001年
9 肖群忠 作者系中国人民大学伦理学与道德建设研究中心副主任,哲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 林贵长 作者系中国人民大学哲学系博士生;[N];中国教育报;2006年
10 王早霞;[N];山西日报;2008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礼富;网络社会的伦理问题探究[D];苏州大学;2006年
2 崔子修;网络空间的社会哲学分析[D];中共中央党校;2004年
3 闻曙明;隐性知识显性化问题研究[D];苏州大学;2006年
4 孟庆军;网络学习代价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7年
5 程宇;虚拟技术与政治[D];吉林大学;2008年
6 王君玲;网络表达研究[D];武汉大学;2009年
7 雷结斌;我国社会转型期道德失范问题研究[D];南昌大学;2013年
8 聂德民;网络舆论与社会引导[D];上海大学;2009年
9 万峰;网络文化对大学生伦理道德影响的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09年
10 杨金丹;网络隐私权的私法保护[D];吉林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孙芳;当代中国网络伦理问题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3年
2 高磊;构建我国和谐的网络伦理策略研究[D];辽宁医学院;2011年
3 王豪略;网络伦理中虚拟与现实的冲突[D];西南大学;2011年
4 段载熙;“网络伦理问题”的哲学思考[D];武汉科技大学;2011年
5 史秋培;“人肉搜索”引发的网络伦理问题研究[D];新疆师范大学;2010年
6 卫海平;论网络伦理建设的途径[D];山西大学;2012年
7 黄露;“人肉搜索”现象的网络伦理问题研究[D];成都理工大学;2013年
8 李新;网络伦理研究[D];西南师范大学;2004年
9 李争;基于道德认知角度的我国网络伦理问题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1年
10 何菁;当代中国网络伦理初论[D];东南大学;2004年
本文关键词:当代中国网络伦理问题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11215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falvlunlilunwen/11215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