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道德伦理论文 >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对批评者的批评

发布时间:2017-11-28 10:00

  本文关键词:“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对批评者的批评


  更多相关文章: 己所不欲 勿施于人 道德规范 伦理视域


【摘要】:在当今技术逻辑话语主导生活各领域的现代性场景下,对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理解也呈现出技术逻辑的思维范式,根据上述范式可以推演出该规则的五个可能的命题,以五个命题为基准点继续推演,招致的将是对该规则的现代性批评。据此,反证了运用单一技术逻辑推理的几何学思维范式不足以证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道德判断的知识完备性和实践应用上的道德正确性。然后,追溯检验了儒家伦理传统和古希腊伦理传统当中"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原初意义,进而,证明并揭示了"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伦理意蕴:它不是标准化的道德规范,而是启发我们"道德地思考"的伦理视域。
【作者单位】: 南京财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基金】:2011年江苏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儒家伦理传统与现代企业伦理研究”(编号:11ZD014) 南京财经大学科研基金项目“我国企业伦理发展的未来样态及实现机制研究”(编号:A2011006) 2014年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儒家伦理传统与现代企业伦理个体微观层面的关联性及启示”(编号:2014SJB128)
【分类号】:B82-0
【正文快照】: 在日常的伦理生活中,儒家伦理“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个措辞,通常被视作是伦理行为可以依赖的行动准则,或者说,是人际交往或行动“道德正确性”的“可普遍化”的原则。由于该原则具有与世界其他主要文化在根源上的道德共性和形式上的类似表达,故而,被称为“金规则”〔1〕。但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俞吾金;;黄金律令,还是权力意志——对“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命题的新探析[J];道德与文明;2012年05期

2 彭怀祖;;“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当代道德价值——对俞吾金先生《黄金律令,还是权力意志》一文的商榷[J];道德与文明;2015年01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振国;蒲松龄痴狂意象论[J];蒲松龄研究;2003年01期

2 陈其海;;蒲松龄的德性品质初探[J];蒲松龄研究;2010年02期

3 江海;从四无说看王阳明的四句教[J];安徽电气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4年04期

4 刘宏;;宋明理学家对《大学》主旨定位之差异[J];安徽电气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年04期

5 孙显元;;“向钱看”的经济正当性与道德正当性[J];安徽电气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年04期

6 胡万年;王阳明良知自律的研究——兼与康德意志自律比较[J];安徽大学学报;2003年05期

7 翟奎凤;;致良知与致中和——王阳明中和论思想发微[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04期

8 杨国荣;;心学的意义之境[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02期

9 尉利工;;论王畿与钱德洪对王阳明“四句教”的不同诠释路径[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6年05期

10 刘平;唐雁超;;明清民间教派中的道教因素[J];安徽史学;2010年0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周翻翻;;浅析平坝第一进士陈法与王阳明的思想文化渊源[A];2011年贵州省社会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2 杜早华;;论当代中国社会转型时期的道德危机——从自律与他律的平衡看[A];“第二届中国伦理学青年论坛”暨“首届中国伦理学十大杰出青年学者颁奖大会”论文集[C];2012年

3 季丹丹;郝乐祥;;论高校创新型人才的培养[A];创新沈阳文集(B)[C];2009年

4 晏辉;;论中国伦理学的三种形态[A];中国伦理学三十年——中国伦理学会第七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学术讨论会论文汇编[C];2009年

5 徐永文;;王阳明与书院关系考论[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2)——中国教育思想史与人物研究[C];2009年

6 徐卫红;;从康德的角度看现代道德教育的一个误区[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16)——外国教育思想史与人物研究[C];2009年

7 戴兆国;;朱子《大学章句》与王阳明《大学古本旁释》比较研究[A];闽学与武夷山文化遗产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8 朱承;;朱熹格物学说的倾向和矛盾[A];朱熹理学与晋江文化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9 王晓昕;;论“知行合一,协力争先”[A];贵阳市经济社会文化大发展与生态文明建设理论研究[C];2010年

10 刘丽莉;;心灵和谐与社会和谐——从王阳明的心性之学谈起[A];“和谐发展与贵州小康社会建设”学术研讨会暨贵州省社会学学会2007年年会论文集[C];2007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赵一霖;唐五代人的精怪想象[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2 赵一强;知识社会价值的道德分析[D];苏州大学;2010年

3 张美宏;生生之道与圣人气象:北宋五子万物一体论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4 吴保传;社会与学术:黄宗羲与明清学术思想史的转型[D];西北大学;2010年

5 孙峰;当代中国德育价值观的变革[D];陕西师范大学;2010年

6 宋五好;道德教育中人伦价值的重构[D];陕西师范大学;2010年

7 刘自学;论政治哲学范式的演进[D];南开大学;2010年

8 张献忠;从精英文化到大众传播[D];南开大学;2010年

9 刘军;顾宪成与晚明东林运动——传统士大夫政治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10 潘新丽;中国传统医德思想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郭敬宇;中国道教社会思想研究[D];广西师范学院;2010年

2 林忠彬;浅析明代皇族宗室犯罪问题[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3 张小妹;“自然状态”范式研究[D];湘潭大学;2010年

4 王艳红;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道德基础[D];河南工业大学;2010年

5 黄漫远;明中后期儒学平民化进程中书院教师角色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6 王先林;自由与秩序[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7 刘学贵;明代文人与庐山关系考述[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8 丁玲;环境人权:伦理学维度的审视[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9 王昕;《道德情操论》的行为合宜性问题研究[D];江西财经大学;2010年

10 李怡;论教育惩罚在高校中的合理使用[D];山东师范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曾建平;代峰;;公民道德建设与核心价值认同[J];道德与文明;2010年06期

2 俞吾金;;黄金律令,还是权力意志——对“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命题的新探析[J];道德与文明;2012年05期

3 王晓朝;;“共善”理念的跨文化探究[J];道德与文明;2012年05期

4 任丑;;目的论还是义务论——伦理学的困境与出路[J];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08年04期

5 唐凯麟;试论道德价值的生成——公民道德建设中的一个基本的理论问题[J];伦理学研究;2004年05期

6 毛建儒;;对尼采道德观的辩证分析[J];伦理学研究;2010年02期

7 钱广荣;;道德悖论的基本问题[J];哲学研究;2006年10期

8 万俊人;;当代伦理学前沿检视[J];哲学动态;2014年02期



本文编号:123355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falvlunlilunwen/123355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d14bc***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