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转型中的道德自我困境及其公民伦理构思
本文关键词:社会转型中的道德自我困境及其公民伦理构思,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道德判断冲突处理理论
2010年07月第4期(总第48期)
伦理学研究
StudiesinEthics
Juy.,2010
No.4
社会转型中的道德自我困境及其公民伦理构思
刘学民
(郑州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河南郑州450001)
[摘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现代化建设以及面临的经济全球化、高科技和网络化背景,引
发了中国社会深刻的伦理转型和社会道德难题。社会个体道德自我呈现出道德理想迷茫和道德冷漠、缺乏正义和规则意识、人格分裂和知行分离、职业道德缺失等不良特征。基于社会生活和伦理的现代转型,提升
社会成员的公民意识,以相互性和公共性、人道和良善性、公正和契约,巨、自主与自律性等理念塑造公民伦
理,是道德自我价值转型和精神提升的根本对措和路径选择。
[关键词】伦理变革道德困境公民伦理[中图分类号】B82—0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9115(2010)04—0021—04
伴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政治体制改革的全面推进,中国社会正在经历根本性的变革和转型,由此带来对道德自我价值选择的迷惑和困境。关注社会转型和现代道德现状,提升个体成员的公民意识和公民伦理是现代性社会道德建设的根本任务,也是个体道德自我价值重构的根本对措。
一、当代中国社会转型与伦理生活变革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完善、对外开放扩大、高科技应用和电子网络化的普及,人们之间原有的伦理本位关系和静态生活秩序被溶解,利益多元化、个人利益和物质欲望凸显,中国由此经历着深刻的社会伦理转型以及个体自我道德价值观的嬗变。
1.基于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现代化建设与社会伦理关系变革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以变革生产关系中不适应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力现状的经济体制为突破口,中国确立了建立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战略以及全方位的社会、政治体制改革,社会结构和生活发生重大转变,经历着从传统向现代的转型。“现代性’具有其极强的扩张力量,其基本元素,诸如,市场经济、政治民主、科学理性和无限目的论的现代进步主义文明(化)价值观念等等,都具有开放、普遍化和无限扩展的特征。但‘现代性’与其说是一种现代化的社会模式概念,毋宁说是一种社会发展和文化知识进步的定性概念,通过摆脱传统和古典,,它力图展示并标举一种具有全新性质的人类文明和文化。”[I](PITO。171)传统宗法社会结构与权力
制约以及高度集中的行政体制制约在现代化、市场化演进中被不断消解,追求自身正当、现实利益成为多数人从事活动和职业的首要原则,并在市场化的生存方式中获得了价值合理性基础;宗法血缘关系基础卜的同质、安逸、沉寂的经济运作样式被打破,传统以家庭、宗族为轴心的交往方式让位于以业缘和活动的公共关系为轴心的交往方式,竞争精神、效率精神、创新精神等精神价值形态,是现代发展中“理性精神”的具体展示。社会差序社会格局和身份认同被改变,日益彰显的个体利益结构不断消解社会的整体价值导向;由此带来新的伦理精神与传统伦理精神的矛盾,体现为功利型伦理精神与道义型伦理精神,契约型伦理精神与人情理、身份型伦理精
神,私人生活空间伦理精神与公共生活空间伦理精神,创新变
革的伦理精神与复旧守规的伦理精神的对峙与矛盾。
2.基于现代性的经济全球化与当代中国社会伦理变迁20世纪70年代以来,在新的科技革命特别是信息技术革命的推动下,世界范围出现了科技创新、制度创新以及资本经营、企业生产的国际化浪潮;全球化借助发达的科技,进一步形成了文化全球化趋势。全球化对整个社会生活产生极为重要的影响,人们的生产方式、生活和思维方式,整个人类社会和民族国家的政治、经济、文化无不受其影响,“20世纪晚期文化互动和文化交流在地理规模、直接性和速度等方面已经
经历了一系列决定性的转变——不仅出现了具有历史独特性
的技术,而且形成了不同形式的文化生产和互动的制度化(其中的许多形式逐渐跨越了民族文化和民族国家的界限和社会空间)。”L2儿8¨中国现代化日益纳人世界范围,传统植根于血
[收稿日期]2010—04—28[作者简介]
刘学民(1962一),男,河南许昌人,郑州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副教授。
21
万方数据
本文关键词:社会转型中的道德自我困境及其公民伦理构思,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13082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falvlunlilunwen/13082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