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道德伦理论文 >

贵州侗族传统生态伦理道德研究

发布时间:2018-03-09 14:31

  本文选题:贵州侗族 切入点:传统 出处:《兰台世界》2014年28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贵州侗族借助优越的自然地理条件,创造了具有民族特征和区域特点的传统生计模式和农耕文化,积累了丰富独特的生态伦理实践和观念。这些在特定时期形成的传统观念,充分体现了侗族人民处理人与自然关系的伦理智慧。
[Abstract]:With the help of the superior natural geographical conditions, the Dong nationality in Guizhou has created the traditional livelihood mode and farming culture with national and regional characteristics, and accumulated rich and unique ecological ethical practices and concepts. It fully embodies the ethical wisdom of Dong people in handling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man and nature.
【作者单位】: 贵州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基金】:2011年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西部项目阶段性成果,课题号:11XMZ025
【分类号】:B82-058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6条

1 魏建中;吴波;;侗族古俗文化的生态伦理意蕴及其现代启示[J];贵州民族研究;2014年09期

2 陈守湖;;侗族大歌生境探析[J];贵州社会科学;2014年11期

3 赵巧艳;;侗族传统民居中的空间观念与方位崇拜[J];昆明学院学报;2014年02期

4 尹伊yN;张泽忠;;神话虚构“越界”行为的理论阐释[J];百色学院学报;2014年05期

5 张泽忠;温婷;;聚落空间场所化与“干”族群文化自我的实然性基础[J];河池学院学报;2014年04期

6 刘俊宇;邹巅;;湘西少数民族森林文化的生态伦理学意义[J];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年02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常晓薇;;青少年的生态伦理道德教育探析[J];赤峰学院学报(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12期

2 谭贵全;环境保护与生态伦理道德的建设[J];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年S2期

3 常晓薇;;青少年生态伦理道德意识的培育探究[J];山东省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9年06期

4 岳兆明;陈恩爱;付兆敏;;关于地理生态伦理道德的几点思考[J];科技信息(学术版);2006年03期

5 全娟珍;;时代呼唤生态伦理道德[J];引进与咨询;2006年10期

6 西绕云贞;卡瓦格博启示录[J];生态经济;2003年05期

7 ;[J];;年期

8 ;[J];;年期

9 ;[J];;年期

10 ;[J];;年期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2条

1 河南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 执笔 胡隆辉 付钦太 于咏华;弘扬生态伦理道德[N];人民日报;2013年

2 记者 王坤宁;落实科学发展观应树立生态优先理念[N];中国新闻出版报;2006年



本文编号:158893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falvlunlilunwen/158893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4fc9d***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