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道德伦理论文 >

论道德与市场经济的关系及其适度定位

发布时间:2018-03-11 03:20

  本文选题:道德 切入点:市场经济 出处:《商业时代》2014年01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市场经济与道德的关系研究是经济伦理研究的基础性问题,而理论界的研究成果分歧却很大,部分学者认为市场经济"无道德",另一部分学者认为市场经济是道德的经济。本文认为之所以会有这样的分歧是因为研究对象市场经济的双重性,即市场经济应该包括市场经济理论本身和市场经济理论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这两个方面与道德的关系是有区别的,不可以混为一谈。所以本文分别探讨道德与市场经济理论及市场经济行为的关系,并基于此在市场经济中对道德适度定位。
[Abstract]:The study of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market economy and morality is a fundamental issue in the study of economic ethics, but the research results of the theoretical circle are quite different. Some scholars think that market economy is "unethical", while others think that market economy is a moral economy. This article argues that the reason why there is such a difference is because of the duality of the market economy, the object of study. That is, the market economy should include the market economy theory itself and the application of the market economy theory in real lif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se two aspects and morality is different. Therefore,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morality and the theory of market economy and the behavior of market economy respectively, and based on this, the proper orientation of morality in market economy.
【作者单位】: 湖北文理学院;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工商管理学院;
【分类号】:B82-053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5条

1 樊纲;“不道德”的经济学[J];读书;1998年06期

2 张曙光;经济学(家)如何讲道德?──评《中国人的道德前景》[J];读书;1999年01期

3 樊纲;平等、公平与经济发展[J];开放导报;2004年06期

4 万俊人;论市场经济的道德维度[J];中国社会科学;2000年02期

5 刘可风;论市场经济领域中道德的适度定位问题[J];哲学研究;2004年06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吴家华,顾广玲;市场经济与集体主义[J];安徽大学学报;1999年06期

2 刘贤礼;现代性:传统之现代价值致思路向的恰当维度[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2年02期

3 黄泽海;;解析“理性经济人”假设的五个维度[J];安徽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年01期

4 周冬平;;从康德的法哲学看法律与道德的关系[J];安徽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年03期

5 叶战备;市场经济、市场秩序与财经类高校的职业道德教育[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年04期

6 张传文;黄邦汉;;儒家吏治伦理与现代吏治伦理的差异刍议[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6期

7 陈巧玲;李蹊;;农村教育与经济发展探究[J];安徽农业科学;2011年02期

8 康微;诚信使品牌之树常青[J];中华商标;2004年07期

9 龚群;康德、黑格尔主体哲学的内在困境[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1年02期

10 叶坦;论道德伦理与经济利益──“义利”观念的时代演化与市场经济伦理的建构[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1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王曙光;;“厚德”精神下的金融伦理问题[A];北京精神:构建精神家园 提升文化软实力——第五届北京中青年社科理论人才“百人工程”学者论坛论文集[C];2011年

2 何强;;道德资源整合与网络道德建设[A];繁荣学术 服务龙江——黑龙江省第二届社会科学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上册)[C];2010年

3 李义天;;运气究竟有多重要?——美德伦理视野中的运气问题研究[A];“第二届中国伦理学青年论坛”暨“首届中国伦理学十大杰出青年学者颁奖大会”论文集[C];2012年

4 代峰;;论康德的尊严观[A];“第二届中国伦理学青年论坛”暨“首届中国伦理学十大杰出青年学者颁奖大会”论文集[C];2012年

5 刘月岭;;康德意志自由的三重境界[A];“第二届中国伦理学青年论坛”暨“首届中国伦理学十大杰出青年学者颁奖大会”论文集[C];2012年

6 赵祥禄;;“仁”与“绝对命令”——孔子与康德的道德人生观比较研究[A];“第二届中国伦理学青年论坛”暨“首届中国伦理学十大杰出青年学者颁奖大会”论文集[C];2012年

7 王青原;;人文奥运中的和谐意蕴[A];“人文奥运与和谐社会”论坛文集[C];2006年

8 张志丹;;改革开放三十年中国经济伦理学研究的十五大热点问题[A];中国伦理学三十年——中国伦理学会第七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学术讨论会论文汇编[C];2009年

9 韩春晖;;民主:一种世俗化的实践理性——评熊彼特的民主观兼谈对我国政治文明建设的启示[A];北京高校宪法学与行政法学博士生第二次论坛--“现代民主与行政法”研讨会会议资料[C];2006年

10 陈国权;王勤;;论社会公正与政府的公共性[A];服务型政府与和谐社会[C];2005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陈春常;转型中的中国国家治理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2 顾远飞;市场化环境下的大学运行逻辑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3 靳宝;批判哲学的现象学批判[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4 张映芹;制度理性与福利公正[D];陕西师范大学;2010年

5 孙峰;当代中国德育价值观的变革[D];陕西师范大学;2010年

6 宋五好;道德教育中人伦价值的重构[D];陕西师范大学;2010年

7 王强;马克思主义环境利益思想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8 刘宇;从臣民到公民[D];南开大学;2010年

9 李慧;公共产品供给过程中的市场机制[D];南开大学;2010年

10 刘兴赛;虚拟经济、制度嬗变与政府规制[D];南开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毕薇;传统德育的历史局限及转型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2 杜哲涛;虚拟货币属性的法理分析[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3 赵伟;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对个人发展的双重效应[D];湘潭大学;2010年

4 万波;科学发展的道德思考[D];湘潭大学;2010年

5 刘彬;慈善意识:我国慈善事业的伦理困境[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6 刘子贺;我国企业慈善行为的伦理分析[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7 杨雪林;转型经济中我国初次分配不公正的现状及对策分析[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8 詹国旗;论反不正当竞争法的道德性[D];江西财经大学;2010年

9 王一新;道德起源、演化及其作用的经济学分析[D];江西财经大学;2010年

10 王昕;《道德情操论》的行为合宜性问题研究[D];江西财经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4条

1 樊纲;“不道德”的经济学[J];读书;1998年06期

2 盛洪;道德·功利及其他[J];读书;1998年07期

3 姚新勇;“不道德”的经济学的道德误区[J];读书;1998年11期

4 刘可风,汪锋;论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有限诚信原则[J];伦理学研究;2004年02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润生;论道德判断的形式[J];求索;1983年04期

2 白冰河;道德判断的形式研究[J];西安政治学院学报;2002年03期

3 孙晓喜;;作为人学发展环节的休谟道德思想[J];大连海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1期

4 卢红;;论中国传统的道德悟性认识[J];长沙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2年03期

5 张;科学技术的价值判断与道德判断[J];道德与文明;1993年05期

6 李伯黍 ,顾海根;道德判断能力测验编制中的几个问题[J];上海教育科研;1994年05期

7 覃伟合;汉、壮、仫佬、毛南族少年儿童道德判断发展水平的比较研究[J];内蒙古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7年04期

8 汪堂家;道德自我、道德情境与道德判断——试析杜威道德哲学的一个侧面[J];江苏社会科学;2005年05期

9 晏玉荣;;弗洛姆价值判断理论述评[J];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01期

10 亓奎言;;神经伦理学视角下的情感与道德判断[J];绍兴文理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2010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7条

1 亓奎言;;神经伦理学及其对传统伦理学的挑战[A];中国伦理学三十年——中国伦理学会第七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学术讨论会论文汇编[C];2009年

2 胡军良;;超越“是”与“应当”之紧张:哈贝马斯对话伦理学 基本旨趣初揭[A];改革开放三十年与价值哲学发展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3 李亚丹;张庆林;;道德直觉和道德推理的研究述评[A];Proceedings of Conference on Psychology and Social Harmony(CPSH2011)[C];2011年

4 纪如曼;;萨特伦理学基本框架研究[A];当代国外马克思主义评论(7)[C];2009年

5 高国希;;论个人品德[A];中国伦理学三十年——中国伦理学会第七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学术讨论会论文汇编[C];2009年

6 胡军良;;超越“是”与“应当”之紧张:哈贝马斯对话伦理学的基本旨趣[A];价值哲学发展论[C];2008年

7 王艳;;伦理学的对象与使命——兼论道德教育的目的[A];“第二届中国伦理学青年论坛”暨“首届中国伦理学十大杰出青年学者颁奖大会”论文集[C];2012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7条

1 北京战略研究学者 程亚文;偏执的布道者[N];中国经营报;2008年

2 康秋洁;洗洗手,你会更宽容[N];经济参考报;2008年

3 甘绍平;克隆人引发伦理争议[N];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3年

4 钟一苇;“网络红人”的追捧与价值观念的扭曲[N];光明日报;2005年

5 刘炳福 刘奎彬;“见利思义”与人格[N];吉林日报;2010年

6 黄勇 美国宾夕法尼亚州库兹城大学;当代西方美德伦理学的两个两难(上)[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年

7 南京师范大学 陈真;美德伦理学的现状与趋势[N];光明日报;201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亓奎言;神经伦理学:实证与探新[D];浙江大学;2009年

2 邵爱国;关于说谎的道德认知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7年

3 刘庆华;经济伦理学引论[D];中共中央党校;2000年

4 李志强;杜威道德教育思想研究[D];中国人民大学;2006年

5 万增奎;道德同一性的心理发展与建构[D];南京师范大学;2008年

6 章羽;非理性在个体道德养成中的作用[D];复旦大学;2008年

7 马如俊;论杜威的自然主义伦理学[D];复旦大学;2006年

8 郑信军;道德敏感性[D];上海师范大学;2008年

9 宫瑜;交往理性与道德共识[D];吉林大学;2011年

10 董冰;同一、分立与互补[D];山东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林芳芳;情感卷入对道德判断的影响[D];广西师范大学;2010年

2 欧晓莉;距离远近和关系亲疏对道德判断的影响[D];广西师范大学;2011年

3 熊慧素;道德判断“难易”有别,,文理亦有别[D];广西师范大学;2011年

4 赵东伟;愤怒、厌恶情绪对道德判断影响的差异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2年

5 邓康乐;消极情绪对道德判断影响的实验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2年

6 钟敏锐;受害者可识别性对道德判断的影响[D];广西师范大学;2011年

7 石超;论作为道德判断的“善意谎言”[D];西北大学;2012年

8 胡传鹏;情绪与认知在不同道德领域道德判断中的作用[D];湖北大学;2012年

9 权方英;道德伪善:道德判断的内—外团体效应[D];广西师范大学;2011年

10 肖莉;道德同一性对道德判断及道德行为的影响[D];湖南师范大学;2013年



本文编号:159635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falvlunlilunwen/159635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0f5ec***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