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经》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本文选题:《孝经》 切入点:孝 出处:《湖北工程学院学报》2016年05期
【摘要】:《孝经》阐释了"孝"的地位、作用:"孝"是所有道德和规范的基础,孝可以治理天下,构成良好的社会秩序,做子女的做到了顾惜身体,珍爱身名;对父母进行物质和精神上的悉心赡养;慎终追远,慎重纪念去世的父母和先祖;廉忠职守,心系天下;立身行道,扬名于后世等行为就是遵循了孝道。《孝经》认为"孝"具有普遍性、自然性、社会性、政治性等属性。今天,如果用弘扬精华、去其糟粕的态度去研读《孝经》,会发现《孝经》对构建良好的社会秩序、爱国主义教育、积极的社会激励机制有着重要的价值。
[Abstract]:The Book of filial piety explains the status and function of filial piety: filial piety is the basis of all morals and norms. Filial piety can govern the world and form a good social order.To provide material and spiritual support to parents; to pursue the distant future with caution; to remember the dead parents and ancestors carefully; to be honest and faithful in their duties; to keep their hearts in the world; to stand on the road;"filial piety" holds that filial piety is universal, natural, social and political.Today, if we study the Book of filial piety with the attitude of carrying forward the essence and dismissing the dross, we will find that the Book of filial piety is of great value to the construction of a good social order, the education of patriotism, and the positive social incentive mechanism.
【作者单位】: 湖北工程学院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
【分类号】:B823.1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刘建兵;;今古《孝经》说[J];和田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6年04期
2 舒大刚;;谈谈《孝经》的现代价值[J];寻根;2006年04期
3 冯静;;《孝经》的德育价值[J];教学与管理;2008年20期
4 杜娟;;1978年以来《孝经》研究综述[J];中国史研究动态;2008年03期
5 吴点明;;试析《孝经》的现代意义[J];中国德育;2008年08期
6 史少博;;《孝经》伦理道德蕴涵的现代阐释[J];学术交流;2008年09期
7 史少博;;《孝经》的现代意义阐释[J];兰州学刊;2008年10期
8 马志勇;;浅析《孝经》中“孝”的制度化[J];安徽文学(下半月);2011年11期
9 陈壁生;;明皇改经与《孝经》学的转折[J];中国哲学史;2012年02期
10 张付东;;晚近广东学者的《孝经》研究[J];五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6条
1 朱克良;;《孝经》“孝道”与古代教化[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2)——中国教育思想史与人物研究[C];2009年
2 刘萍;;读孔子《孝经》后对“孝”的几点思考[A];中国老年学学会2006年老年学学术高峰论坛论文集[C];2006年
3 陈志民;;孝道[A];中国老年学学会2006年老年学学术高峰论坛论文集[C];2006年
4 许宁;;儒佛孝道之比较[A];孔学研究(第六辑)——云南孔子学术研究会第六次暨海峡两岸第四次孔子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1999年
5 王树声;;孝是作人之本 治国之基[A];中国老年学学会2006年老年学学术高峰论坛论文集[C];2006年
6 刘巧利;;略论中国古代的“孝”教育[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2)——中国教育思想史与人物研究[C];2009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5条
1 李志杰;不妨读读《孝经》[N];汉中日报;2007年
2 张京华;《孝经》:承接伟大的文化传统[N];中华读书报;2014年
3 北京师范大学教授 周桂钿;挖掘传统道德的时代新内涵[N];北京日报;2011年
4 主讲人 河海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哲学系副教授 张雁 整理 本报记者 颜云霞;百善孝为先,,回归教育的本质[N];新华日报;2014年
5 杨恒;从“不远游”到“常回家”[N];甘肃日报;201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渠延梅;《孝经》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0年
2 侯希文;《孝经》作者考[D];西北大学;2001年
3 刘明月;二十世纪《孝经》研究[D];黑龙江大学;2012年
4 闫慈;宋代孝道教化研究[D];河南大学;2015年
5 李启;《孝经》思想及其现代价值[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6 袁玉霞;《孝经》的思想及其背景与特点[D];上海师范大学;2011年
7 吴娟;《孝经》思想在当代道德教育实践中的应用[D];兰州财经大学;2015年
8 马祯t
本文编号:170308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falvlunlilunwen/170308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