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道德伦理论文 >

经济转型中经济伦理变迁的路径依赖

发布时间:2018-04-07 17:36

  本文选题:经济转型 切入点:经济伦理 出处:《江汉论坛》2014年03期


【摘要】: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之中,经济伦理变迁的路径依赖会对经济转型本身以及与经济体制相吻合的经济伦理的变革产生重要的影响。原有的计划经济的经济伦理特质会使转型中的经济伦理陷入以下困境:首先,由于路径依赖,原体制经济伦理的"道德性标准"成为导致当今我国社会商业中的伦理严重非道德化的根本原因。其次,传统计划经济体制下所谓的"德治"传统遗留给我们的不仅是对真正意义上的法治的漠视,而且成为建设法治型国家的极大障碍。第三,原体制经济伦理的"官本位特权"意识成为阻碍确立现代市场经济科学、理性的伦理精神以及建立健康有序的市场经济秩序的最顽固的障碍。而打破这一困境的关键则在政府。政府一是要加快改革步伐,不断完善经济伦理所植根的社会经济制度与政治制度,利用优良的制度安排与制度创新引领和推进经济伦理的发展与进步;二是要顺应市场经济转型的要求,自觉加快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和执政伦理观念变革的步伐,以良好的政治伦理推进经济伦理的变革。
[Abstract]:In the transition from planned economy to market economy, the path dependence of economic ethics changes will have an important impact on the economic transformation itself and the transformation of economic ethics consistent with the economic system.The economic ethics characteristics of the original planned economy will lead to the following difficulties in the transformation of economic ethics: first, due to path dependence,The "moral standard" of the original system economic ethics has become the fundamental reason that leads to the serious non-moralization of the ethics in the present society of our country.Secondly, under the traditional planned economy system, the so-called "rule of virtue" tradition leaves us not only a disregard for the real rule of law, but also a great obstacle to the construction of a country ruled by law.Thirdly, the consciousness of "official privilege" of the former economic ethics has become the most stubborn obstacle to the establishment of modern market economy science, rational ethical spirit and the establishment of healthy and orderly market economic order.The key to breaking this dilemma lies with the government.First, the government should speed up the pace of reform, constantly improve the socio-economic and political systems rooted in economic ethics, and use excellent institutional arrangements and institutional innovation to guide and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and progress of economic ethics;Second, it is necessary to conform to the requirements of market economy transformation, speed up the reform of political system and the reform of ruling ethics, and promote the reform of economic ethics with good political ethics.
【作者单位】: 武汉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
【基金】: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西方经济伦理思想研究”(10JZD0021)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分类号】:B82-053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翟继光;;论经济法的运行机制[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5年01期

2 张能为;;西方哲学视野中的“和谐”与“和谐社会”[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05期

3 邢华平;有限政府论之哲学基础探略[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4年01期

4 汤燕;朱镜人;;约翰·穆勒功利主义教育观探微[J];合肥师范学院学报;2008年02期

5 许思义;;对哈耶克新自由主义的再认识[J];安徽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年04期

6 范翠红;国家与社会关系视角下的政治文化变迁[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4期

7 包先康;李卫华;;国家政权建构与乡村治理理念的变迁[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3期

8 张传文;黄邦汉;;儒家吏治伦理与现代吏治伦理的差异刍议[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6期

9 李华华;;论优秀传统文化对大学生的道德磨砺[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1期

10 叶坦;论道德伦理与经济利益──“义利”观念的时代演化与市场经济伦理的建构[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1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李怀;赵万里;;“制度人”假说[A];第十一届中国制度经济学年会论文汇编(上)[C];2011年

2 李义天;;运气究竟有多重要?——美德伦理视野中的运气问题研究[A];“第二届中国伦理学青年论坛”暨“首届中国伦理学十大杰出青年学者颁奖大会”论文集[C];2012年

3 赵一强;;契约和谐及其伦理实现[A];“第二届中国伦理学青年论坛”暨“首届中国伦理学十大杰出青年学者颁奖大会”论文集[C];2012年

4 刘军;David Willer;Pamela Emanuelson;;强制关系:理论模型及实验检验[A];2011年中国社会学年会——“社会稳定与社会管理机制创新”论坛论文集[C];2011年

5 解明;;浅谈有时代特色道德教育模式的构建[A];政府管理创新理论与实践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6 晏鹰;朱宪辰;;理解诺斯制度分析理论的变化[A];2009年度(第七届)中国法经济学论坛论文集[C];2009年

7 杜永明;;以人为本理念是对社会主义本质认识的深化[A];全国社科院系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第十六届年会暨理论研讨会论文集——党的领导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上)[C];2009年

8 杨秀香;;幸福与信任的重建——信任价值的当代生活视角[A];“人文奥运与和谐社会”论坛文集[C];2006年

9 杨秀香;李辉;;社会和谐对公共文明的诉求——从中国公民社会发展的视角[A];“迎奥运、讲文明、树新风”——公共文明论坛文集[C];2007年

10 郭金鸿;;道德责任与当代道德建设[A];中国伦理学三十年——中国伦理学会第七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学术讨论会论文汇编[C];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饶传平;论近代中国宪法中基本权利条款之演变(1908-1947)[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2 姜海光;国有控股企业所有权边界与财务战略取向[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3 卢迎春;论当代中国大众传媒的政治功能[D];苏州大学;2010年

4 陈春常;转型中的中国国家治理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5 顾远飞;市场化环境下的大学运行逻辑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6 张伟;经济福利测度:理论分析与中国经验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7 杨玲;文化交往论[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8 宋五好;道德教育中人伦价值的重构[D];陕西师范大学;2010年

9 袁日新;经营者集中救济研究[D];辽宁大学;2010年

10 刘宇;从臣民到公民[D];南开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华丽;初中生道德情感的理论分析及培养途径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2 毕薇;传统德育的历史局限及转型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3 毕圣洁;中国政治发展过程中的合法性构成与获取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4 熊颖哲;政治思想的演变:欧文·克星斯托的右翼化和美国新保守主义的兴起[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5 赵丹怡;解读约翰·密尔的自由观[D];大连理工大学;2010年

6 刘丽英;因利诚信与因义诚信[D];长沙理工大学;2010年

7 郭亚超;建国后毛泽东知识分子思想的内在矛盾性研究[D];浙江农林大学;2010年

8 郑宝明;韩国民主转型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9 夏兰英;良知不存,,法将焉附[D];湘潭大学;2010年

10 宁伟用;株洲网络举报模式运行中的争议问题研究[D];湘潭大学;2009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罗明星;经济伦理的价值蕴含[J];道德与文明;2001年02期

2 马子麟;经济伦理学[J];管理科学文摘;1995年03期

3 思朗;湖北省经济伦理理论与实践研讨会记述[J];理论月刊;1999年Z1期

4 罗能生;经济伦理与经济发展[J];广西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2年04期

5 杨岚;经济伦理与当代中国道德及文化体系的革新[J];道德与文明;2004年01期

6 李洪君,李丹宇;经济伦理辨析[J];北方论丛;1997年05期

7 田海平;走出现代性经济伦理困境[J];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0年03期

8 王越旺;市场经济与人文精神[J];锦州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年02期

9 李承宗;略论经济伦理中的经济调节机制[J];唯实;2002年01期

10 朱金瑞;第三次中国经济伦理研讨会综述[J];企业活力;2003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樊浩;;“经济伦理”:一个虚拟命题?[A];中国伦理学会会员代表大会暨第12届学术讨论会论文汇编[C];2004年

2 孙海霞;童谨;;当代中国经济伦理研究的新进展——市伦理学会等承办全国经济伦理学术研讨会[A];上海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2002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3 余达淮;;马克思对古典经济学等经济伦理思想的批判与继承[A];中国伦理学会会员代表大会暨第12届学术讨论会论文汇编[C];2004年

4 孙春晨;;经济伦理学研究中的三个理论论争[A];海峡两岸道德发展论[C];2008年

5 刘阿荣;;全球经济伦理的重建:金融海啸的省思[A];海峡两岸道德发展论[C];2008年

6 李荣;王敏;;市场经济下的诚信[A];孔学研究(第十辑)——云南孔子学术研究会第十次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3年

7 章立明;;试论先秦儒家政治伦理向现代经济伦理转换的可能性[A];孔学研究(第六辑)——云南孔子学术研究会第六次暨海峡两岸第四次孔子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1999年

8 周中之;;诚信建设与当代中国道德理论与实践的突破[A];当代中国:发展·安全·价值——第二届(2004年度)上海市社会科学界学术年会文集 (上)[C];2004年

9 温太璞;任四行;;关于伦理道德与经济发展若干问题的思考[A];理论·改革·发展[C];1998年

10 ;江西师范大学伦理学研究所[A];中国伦理学会会员代表大会暨第12届学术讨论会论文汇编[C];2004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陆晓禾;激辩“经济伦理”[N];社会科学报;2002年

2 南京师范大学 王小锡 河南财经学院 朱金瑞;伦理“透视”经济[N];社会科学报;2004年

3 王里;探询经济与伦理的内在契合[N];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4年

4 哲研;专家探讨经济伦理、科学伦理和技术伦理[N];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7年

5 晏辉;关于经济伦理学的几个理论问题[N];光明日报;2004年

6 卢毅然邋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国际经济伦理研究中心主任 刘宝成;关注外资企业的道德表现[N];中国文化报;2008年

7 晓芒 学诗;市场经济的伦理基础[N];人民代表报;2003年

8 孙春晨;应用伦理学的几个基本理论问题[N];光明日报;2000年

9 顾逊里 陈祥勤;透视“超女”背后的道德指向[N];解放日报;2007年

10 ;中国伦理学的发展与时代主题[N];光明日报;2003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余达淮;马克思经济伦理思想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2年

2 罗干坤;追寻自由——论经济伦理自由范畴本义[D];中山大学;2004年

3 卢德之;经济伦理研究的一个契入点[D];湖南师范大学;2004年

4 周文文;伦理 理性 自由[D];复旦大学;2005年

5 周俊敏;《管子》经济伦理思想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2年

6 王露璐;乡村经济伦理的苏南图像[D];南京师范大学;2007年

7 刘yN;苏轼伦理思想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0年

8 李建立;经济分析的伦理基础[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2年

9 刘庆华;经济伦理学引论[D];中共中央党校;2000年

10 施祖军;商业之魂[D];湖南师范大学;200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关洁;我国当代经济转型与义利观的建构[D];贵州师范大学;2002年

2 杨柳;经济伦理普及教育研究[D];山西财经大学;2012年

3 孟秋菊;我国市场经济下的经济伦理建设探析[D];西南交通大学;2002年

4 吴瑾菁;跨越经济和伦理的鸿沟[D];江西师范大学;2004年

5 梁君;论新时期中国经济伦理思潮的嬗变[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6 王芳;经济伦理与市场秩序[D];首都师范大学;2003年

7 闫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与经济伦理观的转型[D];苏州大学;2004年

8 林城;经济伦理与环境问题研究[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4年

9 余友辉;经济、伦理与经济伦理[D];江西师范大学;2002年

10 朱娅;论经济伦理与市场秩序[D];南京师范大学;2004年



本文编号:172017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falvlunlilunwen/172017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0cba4***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