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世人伦批判与母系论问题
本文选题:现代中国思想 + 中心话题 ; 参考:《中国哲学史》2014年04期
【摘要】:正对三纲五伦的批判和反思,是现代中国思想的一个中心话题。人伦批判肇端于清末,到五四达到高潮,然后又在社会科学界和法学界经过了长期的讨论,随着1950年《婚姻法》形成了一个比较明确的现代形态。总结百年来的批判,大体有三条线索:一,从压抑人性的角度批判传统礼教,这是最主流,同时影响也最大的批判;二,通过对法律体系的转变,在社会实践中改变传统的礼法体制;三,在社会史的研究中,对母系论的接受成为人伦批判的理论基础。
[Abstract]:It is a central topic of modern Chinese thought to criticize and reflect on three principles and five-Lun. The criticism of human relations began at the end of the Qing Dynasty and reached its climax in the May 4th Movement. Then it was discussed for a long time in the social scientific and legal circles. With 1950 the Marriage Law formed a relatively clear modern form. In summing up the criticism over the past 100 years, there are generally three clues: first, criticizing traditional ethic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suppressing human nature, which is the most mainstream and also the most influential criticism; second, through the transformation of the legal system, Third, in the study of social history, the acceptance of matrilineal theory has become the theoretical basis for criticism of human relations.
【作者单位】: 北京大学哲学系;
【分类号】:B82-092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3条
1 海巴子;;婚床摇摆——九十年前关于婚姻废存的一场“笔墨官司”[J];档案春秋;2012年12期
2 许莉;;家族本位还是个人本位——民国亲属法立法本位之争[J];华东政法学院学报;2006年06期
3 吴飞;;母权神话“知母不知父”的西方谱系(上)[J];社会;2014年02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程乃胜;;何谓法理学——读庞德的《法理学》(第一卷)[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4年02期
2 姜红;;“想象中国”何以可能——晚清报刊与民族主义的兴起[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01期
3 陈睿;;春秋时期的媵嫁婚及其中的女性[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7年01期
4 周辉湘;论《万国公报》对维新变法的舆论影响[J];安徽史学;2005年03期
5 陈友良;;留英学生与五四新文化运动——以《太平洋》杂志为中心[J];安徽史学;2006年02期
6 王奇伟;;由禅让制度论及尧舜时代我国已进入中国早期国家阶段[J];安徽史学;2008年06期
7 岳谦厚;董春燕;;抗日根据地时期中共基层干部群体——以晋西北抗日根据地为中心的研究[J];安徽史学;2009年01期
8 苏全有;;有关清末财政问题的两点思考[J];安徽史学;2010年04期
9 张文胜;;唐代婚姻法律制度评析[J];安徽史学;2010年06期
10 徐丽萍;中国古代建筑中女性空间的演变及限定[J];安徽建筑工业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龚武;龚圣理;;中国古代社会及其私有制的终结——谨以此文献给中国共产党九十周年华诞[A];安徽省管子研究会2011年年会暨全国第六届管子学术研讨会交流论文集[C];2011年
2 王士俊;;农村制度变迁中的农民利益诉求 从杜赞奇“经纪模型”视角的考量[A];创新思想·科学发展·构建和谐——黑龙江省首届社会科学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上册[C];2008年
3 罗志田;;科举制废除在乡村中的社会后果[A];北京论坛(2005)文明的和谐与共同繁荣——全球化视野中亚洲的机遇与发展:“历史变化:实际的、被表现的和想象的”历史分论坛论文或摘要集(下)[C];2005年
4 程平源;;儒家德性论源起考——以先秦“德”义变迁为考察对象[A];《国学论衡》(第四辑)[C];2007年
5 高俊龙;;简论历史教学中的爱国主义教育[A];河北省历史学会第三届年会史学论文集[C];1983年
6 宋广波;;丁文江科学思想研究论纲[A];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青年学术论坛2006年卷[C];2006年
7 吕文浩;;他山之石——民国社会学者的历史研究[A];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青年学术论坛2006年卷[C];2006年
8 胡其柱;;晚清“自由”语词的生成考略:1820~1900年代[A];中国近代史上的自由主义——“自由主义与近代中国(1840~1949)”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9 李佑新;陈龙;;毛泽东实事求是思想的湘学渊源[A];毛泽东研究2010年卷[C];2011年
10 黄灿;;从女阴文化和性权的视域看“婚前守贞教育”[A];性与性别研究(第4辑)——年度性与性别事件评点(2008-2010)[C];201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钱泳宏;清代夫妻相犯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2 郑现U,
本文编号:178742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falvlunlilunwen/178742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