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乡村伦理文化的式微与转型——基于乡村治理的视角
本文选题:伦理文化 + 乡村治理 ; 参考:《伦理学研究》2017年03期
【摘要】:本文从现代性的冲击与内生机制僵化两方面因素分析了传统乡村伦理文化式微的原因,从农民生活、农村稳定、农业发展三方面阐述了传统乡村伦理文化在现代乡村治理中的传承意义,并提出在现代乡村治理中,传统乡村伦理文化的创新路径应当建立在与现代乡村结构的区域差异相适应、与现代乡村代际关系更迭变化相适应的基础之上。
[Abstract]:This paper analyzes the causes of the decline of traditional rural ethical culture from the impact of modernity and the fossilization of endogenous mechanism. This paper expounds the inheritance significance of traditional rural ethical culture in modern rural governance in three aspects of agricultural development, and puts forward that in modern rural governance, The innovation path of the traditional rural ethical culture should be based on the adaptation to the regional differences of the modern rural structure and the change of the modern rural intergenerational relationship.
【作者单位】: 南京师范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中国乡村伦理研究”(15ZDB014)
【分类号】:B824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王露璐;;社会转型期的中国乡土伦理研究及其方法[J];哲学研究;2007年12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7条
1 张燕;;传统乡村伦理文化的式微与转型——基于乡村治理的视角[J];伦理学研究;2017年03期
2 吴必虎;徐小波;;传统村落与旅游活化:学理与法理分析[J];扬州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7年01期
3 李良;韦潇竹;;传统“乡土伦理”的现代转型与农村基层行政伦理建设[J];广东开放大学学报;2016年03期
4 刘昂;王露璐;;20世纪以来的中国乡村伦理研究:进展、现状与问题[J];伦理学研究;2016年03期
5 刘举;;伦理文化的“物化”与精神生活的失落[J];内蒙古社会科学(汉文版);2013年05期
6 赵昆;;乡土性与现代性——关于城中村居民价值观市民化的思考[J];齐鲁学刊;2012年03期
7 吴杰;;中国社会转型中的乡土教育想像[J];贵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6期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杨善华,孙飞宇;作为意义探究的深度访谈[J];社会学研究;2005年05期
2 万俊人;道德谱系与知识镜像[J];读书;2004年04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刘宗碧;;中西伦理文化差异的比较与启示[J];黔东南民族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年01期
2 孔润年;;周人伦理文化观的核心、表现和特点[J];宝鸡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1期
3 余呈先;王建锋;;发展和创新阈境下的民族伦理文化[J];前沿;2008年03期
4 王建锋;范蓉;;论民族伦理文化的发展和创新[J];西藏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01期
5 杨丙安;坚持伦理文化建设的社会主义方向[J];中州学刊;1990年01期
6 肖雪慧;中西伦理文化:一种比较研究[J];学术月刊;1994年10期
7 肖雪慧;新伦理文化良性运行的条件[J];江海学刊;1995年02期
8 吴灿新;现代市场经济与企业伦理文化[J];现代哲学;1995年03期
9 赵发荣;中国伦理文化的优良传统评议[J];镇江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1998年04期
10 谭必友;理性之上的文化关爱——读郑英杰《文化的伦理剖析:湘西伦理文化论》[J];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8条
1 薛有志;彭华伟;饶R,
本文编号:178805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falvlunlilunwen/178805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