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菲利普·罗斯“美国三部曲”的伦理思想
本文关键词:论菲利普·罗斯小说的伦理道德指向,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暨南大学》 2012年
论菲利普·罗斯“美国三部曲”的伦理思想
杨巧珍
【摘要】:菲利普·弥尔顿·罗斯(Philip Milton Roth,1933—)是美国犹太文学中第三代犹太作家的杰出代表,也是美国当代文坛最著名的学者型作家之一。近年来菲利普·罗斯被认为是诺贝尔文学奖呼声颇高的作家,有“3L”(Living Literary Legend——文坛活神话)作家的称号。在20世纪末,罗斯相继推出了三部力作:《美国牧歌》、《我嫁了一个共产党员》、《人性污点》,这三部作品通常被定义为罗斯的第二个三部曲“美国三部曲”。作为一个系统、连贯的整体,“美国三部曲”蕴涵着丰富的内容与意义,讲述了战后美国从二十世纪五十年代的麦卡锡白色恐怖主义、历经越战到克林顿性丑闻这段历史时期的风俗志和心灵史。 本文以“美国三部曲”为研究对象,,在细读文本的基础上,运用文学伦理学批评理论,并结合历史的、社会的研究方法,论述这三部作品的伦理思想。全文共有五章。第一章介绍罗斯的生平与创作,概述罗斯的国内外研究状况,并指出本文研究的目的与方法。第二章通过论述“背叛的夫妻伦理”与“裂变的代际伦理”阐释多元文化下“美国三部曲”的家庭伦理冲突,表现了罗斯对于当代犹太家庭关系乃至整个美国社会家庭关系的现状所给予的深切关注与反思。第三章采用历史的研究方法,从微观上分别通过论述三部曲各自的政治历史背景来反映小说中充满反讽意味的政治伦理,彰显罗斯小说的政治色彩,表达罗斯对政治伦理的关怀,从而体现一位作家的社会责任感和道德使命感。第四章从历史的、社会的、文化的宏观角度分析“美国三部曲”所蕴含希腊式的当代社会伦理悲剧。在三部曲中罗斯分别让主人公们面临当代美国社会历史背景下不同的社会问题,使得他们最终在社会历史的变迁中走向毁灭。最后一章是论文的结语,总结作者的创作和论文的整体脉络。
【关键词】:
【学位授予单位】:暨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2
【分类号】:I712.074
【目录】:
下载全文 更多同类文献
CAJ全文下载
(如何获取全文? 欢迎:购买知网充值卡、在线充值、在线咨询)
CAJViewer阅读器支持CAJ、PDF文件格式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孙延宁;;菲利普罗斯的研究现状简述[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8年09期
2 金万锋;邹云敏;;国外菲利普·罗斯研究50年[J];长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2期
3 苗媛;崔化;;菲利普·罗斯“美国三部曲”的新现实主义解读[J];长春师范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0年01期
4 朴玉;张而立;;倾其一生,难寻理想自我——解读菲利普·罗斯的《普通人》[J];当代外国文学;2008年01期
5 袁雪生;;身份逾越后的伦理悲剧——评菲利普·罗斯的《美国牧歌》[J];当代外国文学;2010年03期
6 ;美国犹太作家菲利普·罗思发表新作[J];外国文学;2000年04期
7 傅勇;菲利普·罗思与当代美国犹太文学[J];外国文学;1997年04期
8 邹智勇;异化在当代美国犹太裔作家作品中的体现[J];湖北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5年04期
9 苏鑫;;菲利普·罗斯研究在中国[J];广西社会科学;2010年08期
10 张锦;;当代美国小说的五大支柱[J];辽宁教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91年04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曾艳钰;走向后现代文化多元主义:从罗思和里德看美国犹太、黑人文学的新趋向[D];厦门大学;200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张现红;当代伊甸园中的焦虑与困惑[D];南京师范大学;2007年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华;客观真实是诉讼证明的终极目标——诉讼证明标准之理性分析[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3年04期
2 史军;;流行病防控的伦理分析[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年03期
3 顾承卫;杨小明;;为功利主义辩[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年03期
4 王浩斌;王飞南;;试论政治伦理化的底线、限度及其超越——市民社会的制度生态诉求[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年03期
5 唐青才;朱德全;;主体间性哲学视角下的德育观[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年03期
6 周云水;;从《礼仪问答写卷》看吐蕃伦理文化与儒家伦理的关系[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年04期
7 张志勇;;人与制度关系的哲学研究综述[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9年03期
8 赵天宝;;大学生新生入学教育刍议[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1年01期
9 张君平;;罗尔斯正义论体系的三元结构[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1年03期
10 孙强;杨秋军;;党内潜规则的实质辨析[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1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全林;;坚持科学发展观,正视大学发展创新的代价[A];安徽省第五届“兴皖之光”青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交叉学科卷)[C];2005年
2 刘长军;;财产理论与建构和谐社会[A];科学发展:社会管理与社会和谐——2011学术前沿论丛(下)[C];2011年
3 邱国良;郑延恒;;论高校辅导员与大学生的民主沟通[A];2009年全国高校学生工作年会论文集[C];2009年
4 高峰;;社会秩序何以可能?——基于存在论的研究视角[A];2010年中国社会学年会——“社会稳定与危机预警预控管理系统研究”论坛论文集[C];2010年
5 李阳;;我国检察官职业道德建设之应然路径与实然选择——以制度建设和检察文化建设为视角[A];第四届国家高级检察官论坛论文集[C];2008年
6 白云;;和谐社会下我国公民法治精神的培育[A];创新思想·科学发展·构建和谐——黑龙江省首届社会科学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上册[C];2008年
7 陈绪新;;“被迫现代性”与当代中国伦理精神重构——我们需要一种积极伦理学[A];“第二届中国伦理学青年论坛”暨“首届中国伦理学十大杰出青年学者颁奖大会”论文集[C];2012年
8 刘月岭;;康德意志自由的三重境界[A];“第二届中国伦理学青年论坛”暨“首届中国伦理学十大杰出青年学者颁奖大会”论文集[C];2012年
9 刘仁贵;;再论伦理与道德的关系[A];“第二届中国伦理学青年论坛”暨“首届中国伦理学十大杰出青年学者颁奖大会”论文集[C];2012年
10 杜早华;;论当代中国社会转型时期的道德危机——从自律与他律的平衡看[A];“第二届中国伦理学青年论坛”暨“首届中国伦理学十大杰出青年学者颁奖大会”论文集[C];2012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贾科;20世纪英美文官培训发展与比较研究[D];河北大学;2009年
2 杨道宇;课程效能生成的原理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3 晋入勤;企业国有产权交易法律制度创新论[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4 尹伟琴;民国祭田法律制度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5 薛春霞;论菲利普·罗斯作品中美国化的犹太性[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6 敬南菲;出路,还是幻象:从《应许之地》、《店员》、《美国牧歌》看犹太人的美国梦寻[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7 杨阳;以色列与美国犹太人关系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8 向丽华;经济援助外交“杠杆”建构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9 张东平;近代中国监狱的感化教育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10 李俊义;非政府间国际组织的国际法律地位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阮晓毅;我国柑橘产业化中的法律问题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2 邵江婷;基于社区发展的我国农业生态补偿法律问题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3 董芳芳;湖北省畜产品质量安全法律问题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4 胡纯;基于社区发展的农村劳动力教育培训法律问题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5 陈姝媛;再犯罪人员特殊公共服务供给主体的责任分析[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6 张丽;我国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运行中的公正问题探讨[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7 曾焕平;农民工子女义务教育阶段教育公平的实证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8 朱汉明;基于农民权益的植物新品种保护法律问题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9 张磊;我国水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法律问题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10 林冬妹;粤东黄狮村贫困人口生存状况及改善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昊宇;;菲利普·罗斯小说《人性的污秽》中的身份危机[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9年04期
2 陈红薇;成功光环下的错位者——评《美国田园牧歌》主人公斯威德[J];北京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年01期
3 王海燕;刍议菲利普·罗斯作品中人物的两面性[J];长春师范学院学报;2003年03期
4 郭继德;当代美国文学中的新现实主义倾向[J];当代外国文学;1997年04期
5 周富强;;论新历史主义视角下的《反美阴谋》[J];当代外国文学;2007年02期
6 朴玉;张而立;;倾其一生,难寻理想自我——解读菲利普·罗斯的《普通人》[J];当代外国文学;2008年01期
7 林莉;;论《美国牧歌》的多重主题[J];当代外国文学;2008年01期
8 薛春霞;;反叛背后的真实——从《再见,哥伦布》和《波特诺伊的怨诉》看罗斯的叛逆[J];当代外国文学;2010年01期
9 孙灯勇,郭永玉;自我概念研究综述[J];赣南师范学院学报;2003年02期
10 袁雪生;;论菲利普·罗斯小说的伦理道德指向[J];江西社会科学;2008年09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张生庭;冲突的自我与身份的建构[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张捷;犹太身份的探寻[D];上海师范大学;2006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苏鑫;;美国文坛活神话:菲利普·罗斯[J];世界文化;2010年08期
2 黄集伟;;我得到的遗产不是金钱,而是屎[J];晚报文萃;2007年22期
3 黄育馥;美国出版《注释的莎士比亚》一书[J];外国文学研究;1979年04期
4 阿文;NBA新星点将台[J];当代体育;1994年11期
5 江亚平;为世界操劳的‘万国总理’——记我所认识的布特罗斯·加利先生[J];记者观察;1995年02期
6 辜宗秀 ,何德廷;1937年至1941年美国对华政策[J];咸宁学院学报;1996年04期
7 明心;摘自俄罗斯报刊[J];俄语学习;1997年04期
8 李小俊,张小荣;斯大林与罗斯福的秘密交易[J];中学历史教学参考;1999年06期
9 天马;;“银色魔鬼”的传奇[J];汽车维修与保养;1999年09期
10 孙克;这也是一面镜子——返观俄罗斯美术[J];美术;2000年0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唐宏贵;李双成;黄靖;孙计金;;试论俄罗斯的“生命安全教育”及其对我国学校体育的启示[A];第七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一)[C];2004年
2 王伟;;伊朗扎格罗斯地区二叠系-三叠系界线的化学地层学[A];中国古生物学会第22届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3年
3 ;俄罗斯针织产品需求强劲[A];中国缝制械行业“十一五”发展战略高层论坛论文集[C];2005年
4 钟静盈;;《哈里·波特与罗斯特的故事》选题策划[A];图书选题策划报告——第五届“未来编辑杯”获奖文集[C];2006年
5 刘佛丁;;对20世纪前期中国经济发展的重新估价——评罗斯基著《战前中国经济增长》[A];近代中国(第三辑)[C];1993年
6 王新新;;菲利普罗斯:新历史主义的实践者——《反美阴谋》的新历史主义解读[A];首届海峡两岸外语教学与研究学术研讨会暨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11年会论文集第二辑[C];2011年
7 陈大川;;怛罗斯之战与撒马尔罕纸[A];中国造纸学会第十二届学术年会论文集(上)[C];2005年
8 马若孟;李必樟;;近代中国经济是怎样发展的——书评[A];近代中国(第五辑)[C];1995年
9 ;编者的话:[A];关爱生命,远离邪教研讨会论文集[C];2003年
10 李涛正;;浅论医院建立药学情报资料的必要性及其对策[A];2004年中国西部药学论坛论文汇编(下册)[C];2004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兰守亭;[N];中华读书报;2004年
2 深圳商报记者 钟华生;[N];深圳商报;2011年
3 康慨;[N];中华读书报;2008年
4 本报记者 苏培科 实习生 余春瑜;[N];中国经济时报;2004年
5 杨帆;[N];苏州日报;2007年
6 无语;[N];远东经贸导报;2005年
7 蒋东镭;[N];中国汽车报;2005年
8 本报驻莫斯科记者 韩显阳;[N];光明日报;2005年
9 王迅;[N];吉林日报;2003年
10 李学江;[N];人民日报;2004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金万锋;菲利普·罗斯后期小说越界书写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2年
2 孟宪华;追寻、僭越与迷失[D];中央民族大学;2011年
3 齐嘉;“罗斯”名称的起源与古罗斯国家的形成[D];陕西师范大学;2012年
4 孙连庆;古罗斯民族形成问题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1年
5 钮菊生;俄罗斯复兴:大国梦与现实[D];复旦大学;2003年
6 袁胜育;转型时期俄罗斯国内政治发展与俄美关系的演变[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7 张生庭;冲突的自我与身份的建构[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4年
8 吴瑕;俄罗斯与印度关系研究[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3年
9 王绍章;俄罗斯东北亚战略研究[D];吉林大学;2004年
10 汪建达;在叙事中成就有德性有品格的人[D];浙江大学;2005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巧珍;论菲利普·罗斯“美国三部曲”的伦理思想[D];暨南大学;2012年
2 武晓燕;菲利普·罗斯“美国三部曲”的“美国身份”解读[D];暨南大学;2011年
3 田晓宁;国内菲利普·罗斯的翻译和介绍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4 刘小月;解读菲利普·罗斯作品中的死亡主题[D];南昌大学;2011年
5 赵伟伶;菲利普·罗斯作品中的“父亲”形象研究[D];四川外语学院;2011年
6 杨彦平;20世纪英美学者关于古罗斯国家起源问题的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1年
7 王丽霞;菲利普·罗斯小说中的身份质疑[D];苏州大学;2012年
8 李俊杰;论菲利普·罗斯小说中的性描写[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1年
9 宋艳梅;俄罗斯利用外国投资问题研究[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2年
10 侯少令;当代俄罗斯外交思想根源探析[D];吉林大学;2004年
本文关键词:论菲利普·罗斯小说的伦理道德指向,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18411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falvlunlilunwen/18411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