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道德伦理论文 >

当代中国家庭形态的书_当代中国家庭道德问题及对策研究

发布时间:2016-11-21 15:28

  本文关键词:当代中国家庭道德建设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西南石油大学》 2013年

当代中国家庭道德问题及对策研究

周丽红  

【摘要】:家庭是社会的重要组成单元,是个人走向社会的起点和重要场所。和谐稳定的家庭关系,不仅是每个家庭成员自身快乐幸福的源泉,更是家庭稳定、社会和谐的重要前提。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其不仅使我国的经济获得了高速的发展,同时也给我国人民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带来了巨大的冲击。新形势下人们对待家庭道德的观念出现新的变化,并综合多方面原因导致我国夫妻关系、代际关系、同际关系和邻里关系的家庭道德方面出现了诸多问题。本文从当前我国家庭道德的现状出发,深入分析我国夫妻关系、代际关系、同际关系和邻里关系的家庭道德问题及其原因,在对国外家庭道德建设的成功经验分析和借鉴的基础之上,提出了深化我国家庭道德建设的相关途径,这对于促进我国的家庭稳定和社会和谐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本文共分为五个部分。第一章绪论部分归纳阐述了本课题的研究背景、研究意义、文献综述、理论依据、研究方法和创新点;第二章是对家庭道德的相关理论进行了概述,通过对家庭道德的内涵和家庭道德观建设的目标及原则,来分析当今社会加强家庭道德建设的重要意义。第三章针对目前我国的夫妻关系、代际关系、同际关系和邻里关系四个方面的家庭道德面临的诸多问题及其原因进行详细分析。第四章对国外的一些国家(新加坡、日本和美国)的家庭道德建设的成功经验进行分析和借鉴。第五章在前文研究的基础之上,提出了深化我国家庭道德建设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
【学位授予单位】:西南石油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3
【分类号】:D648
【目录】:

下载全文 更多同类文献

CAJ全文下载

(如何获取全文? 欢迎:购买知网充值卡、在线充值、在线咨询)

CAJViewer阅读器支持CAJ、PDF文件格式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路丙辉;钱进;;转型期家庭道德建设的社会理路与方法[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2年03期

2 金丽丽;;转型时期婚姻家庭道德问题研究[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18期

3 陈胜婷;关于家庭伦理道德建设的几点思考[J];重庆师专学报;2000年03期

4 肖雪慧;婚姻、家庭的道德与法律建设应与现代文明发展方向同步[J];道德与文明;1998年01期

5 詹晓娟;现代文明中的婚姻、家庭道德问题——与一篇文章商榷[J];道德与文明;1998年05期

6 杨威;;论中国近代家庭的“道德革命”[J];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年02期

7 顾萍;杨帆;凌云;;家庭道德建设与构建和谐社会[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年07期

8 周含华,姚勇;湖南农村家庭道德建设初探[J];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年01期

9 华启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婚姻家庭矛盾探析[J];淮南师专学报;1998年02期

10 王露璐;;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爱情婚姻家庭道德观[J];江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6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胡大刚,刘峰,刘卫儒;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与“三个有利于”标准的辩证关系[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3年01期

2 张富良;论邓小平的独立自主外交思想[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3年02期

3 郑文瑜;对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丰富和发展邓小平理论的几点认识[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3年03期

4 余松;试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与阿坝师专教育改革和创新[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3年03期

5 王玉琼;《共产党宣言》的真实价值[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3年04期

6 李海红;论新形势下腐败现象及其防治对策[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5年01期

7 李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特征浅析[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5年04期

8 陈世英;;略谈原始社会的婚姻形态[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年01期

9 于学强;;论邓小平对中国共产党执政合法性的探索[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年02期

10 李尚志;王恒;;邓小平主权思想研究[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炳林;;思想争鸣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A];中国道路:理论与实践——第三届北京中青年社科理论人才“百人工程”学者论坛(2009)论文集[C];2009年

2 王春玺;;坚持走独立自主的中国道路——以中国与拉美改革道路的选择为视角[A];中国道路:理论与实践——第三届北京中青年社科理论人才“百人工程”学者论坛(2009)论文集[C];2009年

3 李怀涛;;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的新发展[A];中国道路:理论与实践——第三届北京中青年社科理论人才“百人工程”学者论坛(2009)论文集[C];2009年

4 杨生平;;新中国60年我国意识形态理论回顾与反思[A];中国道路:理论与实践——第三届北京中青年社科理论人才“百人工程”学者论坛(2009)论文集[C];2009年

5 朱志敏;;新中国走向世界的历程和经验[A];中国道路:理论与实践——第三届北京中青年社科理论人才“百人工程”学者论坛(2009)论文集[C];2009年

6 李曦辉;;科学发展观、微观经济理论与区域协调发展[A];中国道路:理论与实践——第三届北京中青年社科理论人才“百人工程”学者论坛(2009)论文集[C];2009年

7 薛宁兰;;一夫一妻制是人类社会的文明选择——学习恩格斯《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札记[A];中国社会科学院党校第33期进修班中国社会科学院党校办公室赴广西壮族自治区边境地区国情调研文集(第6集)[C];2009年

8 吕静;;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论妇女解放[A];当代国外马克思主义评论(9)[C];2011年

9 谢瑛;;从社会主义本质理论的发展中谈民生[A];2011年贵州省社会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10 高燕;;马克思主义的人本思想及其在中国的运用与发展[A];2011年贵州省社会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郝文斌;高校教师思想政治工作实证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2 孔晶;希腊古典时期诉讼制度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3 吴瑛;中国话语权生产机制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4 黄萍;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国家主权原则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10年

5 胡雪梅;科学人才观的理论内涵与实践应用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6 赵一强;知识社会价值的道德分析[D];苏州大学;2010年

7 卢迎春;论当代中国大众传媒的政治功能[D];苏州大学;2010年

8 张广才;大河家镇周家村家庭经济调查研究[D];兰州大学;2010年

9 吕晓萍;我国以工促农制度创新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10 董传岭;建国60年华北农村社会生活变迁[D];南开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丁玲;武汉部属高校民主党派成员参政意愿及其影响因素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2 林冬妹;粤东黄狮村贫困人口生存状况及改善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3 沈洁;离婚后扶养制度研究[D];河北大学;2009年

4 董红刚;社会转型期我国体育公共产品的整合与开发研究[D];安徽工程大学;2010年

5 孙德茹;和谐社会视阈下的公民道德建设[D];安徽工程大学;2010年

6 李小海;大学生公民意识现状及其与大学生个体因素的联系[D];南昌航空大学;2010年

7 姚士伟;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面临的问题及对策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8 董秀玲;清末民初鄂伦春族文化变迁研究(1895-1915年)[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9 李国娇;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视阈中的民生问题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10 徐白雪;马克思主义哲学意识形态的大众化问题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彭东琳;;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历程、特点与启示[J];重庆社会科学;2010年07期

2 刘德中,牛变秀;中国的职业性别隔离与女性就业[J];妇女研究论丛;2000年04期

3 李艳梅;试论新婚姻法对我国婚姻家庭法律制度的完善与发展[J];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年04期

4 周亚越;新时期深化家庭道德建设的途径和方法[J];丽水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2年06期

5 秦四霞;;家庭教育在思想道德建设中的影响和作用[J];现代教育科学(中学校长);2007年05期

6 龚彦方;;转型改制期中国传媒业现状分析[J];学术研究;2011年06期

7 李霞;;家庭道德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思路[J];信阳农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年04期

8 时伟;;论社会转型过程中家庭道德教育的提升路径[J];中共银川市委党校学报;2009年05期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吴逸;[N];检察日报;2000年

2 本报记者 王研;[N];辽宁日报;2011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昭福,庄桂良;端正领导者的家庭道德观[J];党政干部论坛;1996年03期

2 涂寿儒;领导干部应重视家庭道德的修养[J];实事求是;1997年04期

3 李桂梅;中国家庭道德的困境及其应对[J];常德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02期

4 ;爱情、婚姻和家庭道德建设[J];基础教育研究;1998年S1期

5 邓伟志;;要有“第四道德”[J];思想政治工作研究;2006年02期

6 杨光志;;官员道德只能靠家属“鉴定”吗?[J];记者观察(下半月);2010年09期

7 张进海;张学福;;职业道德、社会公德、家庭道德讲座 第三讲 家庭道德[J];共产党人;1996年Z1期

8 盛翔;;“家庭鉴定”不如“社会鉴定”[J];浙江人大;2010年10期

9 仲祖文;;考核干部家庭道德绝非“小题大做”[J];新长征(党建版);2010年11期

10 仲祖文;;考核干部家庭道德绝非“小题大做”[J];北京支部生活;2010年1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兰芬;;论家庭道德的社会化[A];婚姻·家庭·老人论文集[C];1994年

2 黄启后;;家庭美德,从传统中汲取营养[A];孔学研究(第四辑)[C];1998年

3 周慈莲;;现代家庭道德建设问题的思考[A];家庭、健康、和谐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4 朱健生;;家庭道德建设与代际关系的调适[A];家庭、健康、和谐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5 林介中;;家庭道德与家庭健康[A];家庭、健康、和谐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6 黄启后;;以德治国 以德齐家[A];孔学研究(第八辑)——云南孔子学术研究会第八次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1年

7 方世信;;试论家庭道德建设的重要意义[A];陕西省“家庭·健康·和谐”研讨会论文[C];2004年

8 张珍;;注重家庭道德建设[A];家庭、健康、和谐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9 喻贵林;;构建和谐家庭中的人际关系[A];陕西省“构建和谐老龄社会”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10 王玉梅;;中国传统道德与当代精神文明[A];历史文化与精神文明建设[C];1995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教师 邓海建;[N];新华每日电讯;2010年

2 刘忠勋;[N];本溪日报;2011年

3 仲祖文;[N];人民日报;2010年

4 苏春景 赵翠兰;[N];烟台日报;2006年

5 本报记者 吕娜 通讯员 黄小丽;[N];阿克苏日报;2008年

6 完颜华;[N];中国社会报;2007年

7 曹金秋 记者 范洪庄;[N];抚顺日报;2009年

8 王小异;[N];经济参考报;2010年

9 本报记者 曹昱;[N];江淮时报;2010年

10 完颜华;[N];联合日报;2007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罗文章;新农村道德建设研究[D];中南大学;2007年

2 林葆先;中国婚姻法的伦理审视[D];河北师范大学;2007年

3 吕红平;先秦儒家家庭伦理及其当代价值[D];河北大学;2010年

4 李桂梅;冲突与融合[D];湖南师范大学;2002年

5 尹晓丽;儒家文化传统与中国电影民族品性的构成[D];复旦大学;2007年

6 冉光芬;明代贵州历史移民与家庭伦理变迁研究[D];复旦大学;2010年

7 李颖;陈独秀伦理思想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9年

8 秦翼;喜剧电影的巅峰[D];南京大学;2011年

9 陈志国;台语电影的文化阐释[D];福建师范大学;2011年

10 庄新红;莎士比亚戏剧的伦理思想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周丽红;当代中国家庭道德问题及对策研究[D];西南石油大学;2013年

2 路婷;新农村建设中家庭道德问题研究[D];新疆大学;2013年

3 陈琳瑛;当代中国家庭道德建设研究[D];武汉大学;2003年

4 朱怡娜;儒家伦理视域下的现代中国家庭道德教育研究[D];南京林业大学;2008年

5 廖秀萍;论市场经济条件下我国家庭道德的建设[D];广西师范大学;2007年

6 李艳红;胡适家庭伦理思想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08年

7 吴翾;城市化进程中的我国农村家庭道德建设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7年

8 陆春花;当代家庭道德责任探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7年

9 于立红;新农村建设中农村家庭道德问题及对策研究[D];哈尔滨理工大学;2012年

10 代增丽;新时期中国家庭道德及家庭美德建设研究[D];内蒙古科技大学;2010年


  本文关键词:当代中国家庭道德建设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18477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falvlunlilunwen/18477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abe66***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