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道德伦理论文 >

儒家思想的核心_《西北师范大学》2005年硕士论文

发布时间:2016-11-24 17:21

  本文关键词:《礼记》婚姻伦理思想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西北师范大学》 2005年

《礼记》婚姻伦理思想研究

陈丛兰  

【摘要】:婚姻伦理道德在传统儒家伦理思想中占据着一个非常重要的地位,并且具有丰富的价值内涵和鲜明的民族特征。而在诸多具有元典意义的古文献中,正是《礼记》首次系统、全面地从价值取向、价值判断以及价值目标等的维度诠释了婚姻基本方面的问题。其理论涵盖面广泛,思想内容详实具体。既体现了儒家现实主义的婚姻观——维护宗法等级制度的精神实质,又在一定程度上表达了他们一以贯之的道德理想主义的价值取向。 对于婚姻伦理道德规范的存在合法性,《礼记》主要是从儒家对人性的本质规定和天道与人道的关系两方面加以论证的。虽然《礼记》中也有道德乃“出于社会安治需要”的较为合理的观点,但是在总体上却仍然没有偏离儒家传统中人性为道德本源的根本性价值取向。同时,儒家又用宇宙自然的“天道”去解释“人道”,印证社会人伦秩序的合理、合法性,这种“天人合一”思想是婚姻伦理规范中夫妻地位尊卑、贵贱不同的形上依据。这样儒家一方面以人性的需要作为婚姻伦理道德的根源,另一方面则把“天”作为夫妻伦理关系的终极性背靠。 《礼记》婚姻伦理的核心理念在于“广继嗣”,这是由宗法社会以血缘为纽带的本质所决定的。“广继嗣”的婚姻理念贯穿于婚姻伦理规范的始终,以此为前提直接产生了宗法性的婚姻原则——“同姓不婚”;主导儿千年封建婚姻伦理之始终的根本原则——“非自主性”;夫妻共同的婚姻家庭义务“孝”的形上与形下两个层面的要求;以及夫妻之间权利义务的单向度性发展倾向等等;充分体现了《礼记》婚姻伦理宗法性与现实性相统一的精神特征。 《礼记》婚姻伦理道德的终极性目的包含两方面内容:婚姻幸福的个体性目的与“国家理治”的社会性目的。个体性目的是以婚姻主体追求道德上的完善为主要内容,其中也包含着生活境遇等诸多现实性的社会内容。而婚姻伦理道德的社会性目的则又包含理想性与现实性两个维度,从现实之维来看,婚姻伦理往往显现出一种约束性本质;而从理想之维出发,婚姻伦理又表现了一种主体性的功能。由此,《礼记》所体现的儒家婚姻伦理思想无论是在婚姻伦理道德的存在根据方面,还是在其追求的终极性目的层面,都存在着理想与现实、经验与超验、个体与社会之间的某种紧张。这些从一个侧面反映了春秋战国时期伦理道德意识的过渡性特征。

【关键词】:
【学位授予单位】:西北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5
【分类号】:B82-09
【目录】:

  • 论文摘要5-6
  • Abstract6-7
  • 导论7-22
  • 一 “婚姻伦理”的概念界定及其在伦理学体系中所处位置的确认7-14
  • 《礼记》婚姻伦理思想研究综述14-19
  • 《礼记》婚姻伦理思想研究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19-22
  • 第一章 “婚姻”之语源与“昏礼”之存在依据22-41
  • 第一节 以“昏”为“婚”:“婚姻”之特定含义22-26
  • 第二节 “性静”“情动”:“昏礼”之人性论基础26-32
  • 第三节 “天人合一”:“昏礼”之形上依据32-41
  • 第二章 “继后嗣”之现实性婚姻伦理理念41-58
  • 第一节 广继后嗣:婚姻伦理之基本理念41-48
  • 第二节 非自主性:婚姻伦理之根本原则48-53
  • 第三节 同姓不婚:婚姻伦理之道德原则53-58
  • 第三章 “夫义妇听”之双向性夫妻道德义务58-77
  • 第一节 “孝”“顺”:夫妻之共同婚姻义务58-62
  • 第二节 “义”“敬”:夫之婚姻道德义务62-70
  • 第三节 “从”“信”:妻之婚姻道德义务70-77
  • 第四章 “家和”“国治”之宗法性婚姻道德目的77-98
  • 第一节 “内和家理”:婚姻伦理规范之个体性目的77-87
  • 第二节 “国家理治”:婚姻伦理规范之社会性目的87-98
  • 结语98-112
  • 一 《礼记》婚姻伦理思想之主要特征98-103
  • 二 《礼记》婚姻伦理思想之基本精神103-108
  • 三 《礼记》婚姻伦理思想之现代价值108-112
  • 附录 婚姻伦理与《礼记》婚姻伦理思想研究论文简明索引112-128
  • 主要参考文献128-130
  • 后记130
  • 下载全文 更多同类文献

    CAJ全文下载

    (如何获取全文? 欢迎:购买知网充值卡、在线充值、在线咨询)

    CAJViewer阅读器支持CAJ、PDF文件格式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杏珍;宋严州刻本《礼记集说》[J];故宫博物院院刊;1999年04期

    2 李小成;投壶考[J];江汉论坛;2005年04期

    3 史应勇;两部儒家礼典的不同命运──论大、小戴(礼记)的关系及《大戴礼记》的被冷落[J];学术月刊;2000年04期

    4 谢祥皓;读《礼记笺注》[J];东岳论丛;1999年05期

    5 海柳文;“外户”释义商榷[J];广西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7年01期

    6 陈绍棣;中国古代日常生活的一般行为准则[J];华夏文化;1994年03期

    7 杨天堂;释“五福”[J];岭南文史;1994年01期

    8 高承杰;“××之年”50解[J];阅读与写作;1994年04期

    9 陈剑,黄海烈;论《礼记》与《孔子家语》的关系[J];古籍整理研究学刊;2005年04期

    10 卢静;;《礼记》文学研究综述[J];社会科学评论;2008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孙继民;;唐何进滔德政碑侧部分题名释录[A];唐史论丛(第九辑)[C];2006年

    2 刘伟生;;说“和”[A];三湘青年社会科学优秀论文集(2004年卷)[C];2004年

    3 李似珍;;论“曲礼”“少仪”的现代关注[A];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五届学术年会文集(2007年度)(哲学·历史·人文学科卷)[C];2007年

    4 王守勋;;饮酒礼仪与社会文明进步[A];辽宁省社会科学普及系列丛书8——辽海讲坛·第六辑(民俗卷)[C];2010年

    5 林乐昌;;张载礼学论纲[A];中国宝鸡张载关学与东亚文明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6 董介人;;泮宫不是古代的学校[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3)——中国教育制度史研究[C];2009年

    7 王鍔;;宋本《纂图互注礼记》二十卷的流传和文献学价值[A];传统中国研究集刊(第七辑)[C];2009年

    8 王海燕;刁世兰;;论古文中的“互文”修辞格[A];江西省语言学会第五届会员大会暨2002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2年

    9 李秀贤;刘其敏;查明华;;谈护理慎独[A];山东省医学伦理学学会第一次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0年

    10 耿天勤;;中国古代杰出的文献学家郑玄[A];中国历史文献研究会第26届年会论文集[C];2005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记者 孟苗;[N];山西日报;2005年

    2 张乘健(作者单位:温州大学人文学院);[N];温州日报;2006年

    3 北京服装学院艺术设计学院 教师 李雪梅;[N];中国服饰报;2010年

    4 祝瑞开;[N];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7年

    5 清华大学历史系教授、博士生导师 彭林;[N];中国教育报;2007年

    6 梅显懋;[N];光明日报;2007年

    7 王晓平;[N];中华读书报;2008年

    8 林桂榛;[N];光明日报;2004年

    9 徐科 王洪;[N];人民政协报;2007年

    10 杨国祥;[N];中国商报;2003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丁进;周礼与文学[D];复旦大学;2005年

    2 张德苏;周室衰乱与孔子救世的人性思索[D];山东大学;2006年

    3 梅珍生;晚周礼的文质论[D];武汉大学;2003年

    4 焦桂美;南北朝经学史[D];山东大学;2006年

    5 周粟;周代饮食文化研究[D];吉林大学;2007年

    6 张自慧;礼文化的人文精神与价值研究[D];郑州大学;2006年

    7 孙玉文;汉语变调构词研究[D];北京大学;1997年

    8 蔡树才;《上海博物馆藏战国楚竹书(七)》文献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9 杨祥民;扇子的故事:传统造物的礼仪性与审美性蠡测[D];南京师范大学;2011年

    10 李江辉;晚清江浙礼学研究[D];西北大学;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丛兰;《礼记》婚姻伦理思想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5年

    2 陈慧萍;《唐律》中的“礼”[D];青海师范大学;2009年

    3 聂希;夫妇与朋友[D];西北大学;2010年

    4 林琴;先秦收藏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09年

    5 刘文剑;《乐记》的伦理思想探析[D];曲阜师范大学;2009年

    6 杨根东;朱子“礼”论[D];复旦大学;2009年

    7 王珊珊;先秦时期的艺术文物与中国的礼[D];山西大学;2007年

    8 崔素文;以美促善,美善合一[D];华南师范大学;2007年

    9 时维超;《礼记·礼运》中的礼治思想研究[D];西南大学;2009年

    10 秦娟;《礼记·明堂位》研究[D];曲阜师范大学;2012年


      本文关键词:《礼记》婚姻伦理思想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19102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falvlunlilunwen/19102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936a5***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