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米技术与伦理的协同建构
[Abstract]:At the beginning of the development of nanotechnology, people began to explore and study related technical ethic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theory and practice, the cooperative construction of nanotechnology and ethics is feasible. In order to eliminate the dispute between utopia and enemies about nanotechnology, nanotechnology should be regulated and regulated under the consideration of public ethics all the time, so as to promote the ethical construction of nanotechnology and its own development. Thus ensuring the scientific development of the technology.
【作者单位】: 东南大学人文学院;
【基金】:江西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课题(ZX1202)
【分类号】:B82-05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4条
1 王国豫;龚超;张灿;;纳米伦理:研究现状、问题与挑战[J];科学通报;2011年02期
2 沈电洪;王孝平;;纳米技术的标准化进程和伦理问题[J];科学通报;2011年02期
3 朱凤青;张帆;;纳米技术应用引发的伦理问题及其规约机制[J];学术交流;2008年01期
4 关鑫;樊民胜;;我国伦理委员会建设和发展的若干思考[J];医学与哲学(人文社会医学版);2007年12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刘莉;王国豫;刘晓琳;曹枥元;;我国公众对纳米技术的认知分析——基于大连地区纳米技术公众认知的实证调查[J];大连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04期
2 ;Acute toxicity and oxidative damage induced by silica nanorattle in vivo[J];Chinese Science Bulletin;2012年20期
3 管开明;李锐锋;;现代技术的伦理评价:各国的实践与对中国的启示[J];科技管理研究;2010年17期
4 王交来;;与纳米技术有关的社会和伦理问题探究[J];科技致富向导;2011年06期
5 任思思;;纳米伦理两大问题研究[J];科协论坛(下半月);2012年02期
6 曹南燕;胡明艳;;纳米技术的ELSI研究[J];科学与社会;2011年02期
7 付长慧;刘天龙;唐芳琼;陈东;李琳琳;刘惠玉;黎晓敏;;夹心二氧化硅纳米颗粒的急性毒性和氧化损伤机制[J];科学通报;2012年13期
8 王国豫;;纳米伦理:寻求未来安全的伦理[J];中国科学院院刊;2012年04期
9 陈万求;易显飞;;会聚伦理:研究的现状、挑战与对策[J];内蒙古社会科学(汉文版);2013年03期
10 张浩;黄新杰;刘秀玉;朱庆明;刘影;林晓飞;;纳米材料安全性的研究进展及其评价体系[J];过程工程学报;2013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3条
1 李娌;张艳萍;魏玉萍;吴晔;钱芳桥;刘云;谢囡;;浅析医学临床研究中知情同意存在的问题和如何保护受试者的知情同意权[A];中华医学会第12次全国医学科学研究管理学学术年会资料汇编[C];2010年
2 邱惠丽;;纳米武器装备技术的伦理思考[A];第四届全国军事技术哲学学术研讨会文集[C];2013年
3 刘中梅;王续琨;侯海燕;;纳米技术评估中公众参与行为意向与风险认知理论基础探析[A];第九届中国科技政策与管理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3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闫巍;军事技术伦理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1年
2 邓蕊;医学人体研究伦理审查的哲学反思与制度实践路径[D];山西大学;2012年
3 冯烨;基于纳米技术的人类增强的哲学探索[D];大连理工大学;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6条
1 刘彬;纳米药物安全性的法律管制[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2 曲凡;医院伦理委员会成员能力结构的研究[D];中国医科大学;2010年
3 魏绮芳;关于纳米技术的社会认知及风险研究[D];重庆大学;2010年
4 赵桂亭;纳米技术的社会控制研究[D];成都理工大学;2010年
5 付长慧;夹心二氧化硅纳米颗粒体内毒性及机制研究[D];西南大学;2012年
6 代正巍;纳米技术应用的环境伦理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12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三虎;;纳米技术的伦理意义考量[J];科学文化评论;2006年02期
2 俞可平;治理和善治引论[J];马克思主义与现实;1999年05期
3 郭艳;徐厚明;王越;;对我国药物临床试验设立独立的伦理委员会问题的探讨[J];上海医药;2006年08期
4 曹永福,王云岭,杨同卫,郑林娟,沈秀芹;我国“医学伦理委员会”的成立背景、功能和建设建议[J];中国医学伦理学;2004年05期
5 胡庆澧,陈仁彪,沈铭贤,丘祥兴;关于设立国家生命伦理委员会的建议[J];中国医学伦理学;2005年02期
6 黄春春,陈昭辉;论医学伦理委员会的意义和发展[J];中国医学伦理学;2005年02期
7 田冬霞;张金钟;;中国医学伦理委员会研究进展[J];中国医学伦理学;2006年01期
8 王丽宇;戴万津;;医院伦理委员会建设的探索[J];医学与哲学;2005年15期
9 关健;罗林枝;徐苓;;加强伦理委员会职能 促进医院临床研究健康发展[J];中华医学科研管理杂志;2006年02期
10 李三虎;;纳米现象学:微细空间建构的图像解释与意向伦理[J];哲学研究;2009年07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三虎;;纳米现象学:微细空间建构的图像解释与意向伦理[J];哲学研究;2009年07期
2 肖爱丽;;纳米技术与人类道德[J];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2007年04期
3 李三虎;;纳米技术的伦理意义考量[J];科学文化评论;2006年02期
4 李三虎;;纳米伦理:规范分析和范式转换[J];伦理学研究;2006年06期
5 王国豫;龚超;张灿;;纳米伦理:研究现状、问题与挑战[J];科学通报;2011年02期
6 沈电洪;王孝平;;纳米技术的标准化进程和伦理问题[J];科学通报;2011年02期
7 朱葆伟;科学技术伦理:公正和责任[J];哲学动态;2000年10期
8 蔡永海;当代高新技术伦理的新问题与思考[J];自然辩证法研究;2001年02期
9 李国俊,葛锡文;社会危险的技术伦理透视[J];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04年06期
10 郑明;李洋;;论技术伦理的存在之基[J];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2008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6条
1 陈首珠;;当代中国技术伦理思想研究:理论与实践[A];“第二届中国伦理学青年论坛”暨“首届中国伦理学十大杰出青年学者颁奖大会”论文集[C];2012年
2 张明国;;面向技术及其发展的伦理问题研究[A];“科技高速发展对伦理道德底线的冲击及其化解”主题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3 王健;;现代技术伦理规约的制度安排[A];繁荣·和谐·振兴——辽宁省哲学社会科学首届学术年会获奖成果文集[C];2007年
4 孙新建;钟秀珍;蔡蓉;方婷;;论科技伦理道德观的建构和普世化[A];科技工作者的社会责任与和谐社会建设研究——第二届全国“科技与社会发展”中青年南方论坛论文集[C];2007年
5 田秀云;白臣;;我国当代责任伦理研究的回顾与展望[A];中国伦理学三十年——中国伦理学会第七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学术讨论会论文汇编[C];2009年
6 张明国;;面向技术转移风险的伦理研究论纲[A];中国道路:理论与实践——第三届北京中青年社科理论人才“百人工程”学者论坛(2009)论文集[C];2009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6条
1 樊春良 中国科学院科技政策与管理科学研究所研究员;积极应对纳米技术社会和伦理问题[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年
2 王国豫 大连理工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科技伦理与科技管理研究中心;纳米技术的伦理挑战[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年
3 哲研;专家探讨经济伦理、科学伦理和技术伦理[N];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7年
4 崔建霞;高科技时代的伦理困境[N];学习时报;2005年
5 刘晓君 茅炫;关于技术哲学的演进[N];光明日报;2004年
6 记者陈静;中国生命伦理学要有本土文化底蕴的话语[N];中国社会科学报;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闫巍;军事技术伦理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1年
2 张卫;当代技术伦理中的“道德物化”思想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3年
3 陈万球;中国传统科技伦理思想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8年
4 齐艳霞;工程决策的伦理规约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陈豪杰;关于纳米技术应用的伦理思考[D];武汉科技大学;2003年
2 王交来;纳米技术的伦理问题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1年
3 张红梅;论可持续发展视野下技术伦理的重建[D];大连理工大学;2004年
4 伍建军;技术的伦理沉思与技术伦理构建[D];湖南师范大学;2008年
5 刘扬;关于纳米技术的伦理思考[D];大连理工大学;2006年
6 张楠;当代技术发展中的责任伦理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6年
7 刘越;马克思技术伦理思想探赜[D];大连理工大学;2006年
8 陈文珍;现代技术的伦理审视及调控[D];湖南师范大学;2005年
9 胡玉伟;公众对科技的信任初探[D];大连理工大学;2013年
10 张翮;人造生命技术伦理问题探究[D];合肥工业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226337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falvlunlilunwen/226337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