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道德伦理论文 >

危机研究中的符号社会——一种生物社会学的考察视角

发布时间:2018-12-08 10:11
【摘要】:学术场域实际蕴含了两个社会:学者社会和学术符号社会。布迪厄关注学者社会,把符号看成学者的象征资本,从社会学角度剖析学者社会中的学科结构、学术利益和学者性向对科学研究的影响,从而探究学术场域知识生产的主观性。而本文则关注学术符号社会,以危机研究为案例,一方面把学者看作符号的生命源泉,从生物社会学角度剖析符号社会中符号的诞生、成长、竞争和繁殖,从而探究学术场域形成、发展和消亡的过程,一方面对危机研究中符号概念混乱的学术状况进行重新梳理,并试图将这些概念符号归入新的符号社会组织结构中。
[Abstract]:Academic field actually contains two societies: academic society and academic symbol society. Bourdieu pays close attention to the academic society, regards the symbol as the symbolic capital of the scholar, analyzes the influence of the discipline structure, the academic interest and the academic orientation on the scientific research from the angle of sociology, and probes into the subjectivity of the knowledge production in the academic field. On the one hand, the scholars are regarded as the source of life of the symbol, and the birth, growth, competition and reproduction of the symbol in the symbolic society are analyzed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biological sociology. In order to explore the formation, development and extinction of the academic field, on the one hand, to rearrange the academic situation of the confusion of symbolic concepts in the crisis study, and try to put these concept symbols into the new symbolic social organizational structure.
【作者单位】: 华东师范大学传播学院;
【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13CXW040)
【分类号】:B82-052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廖为建,李莉;美国现代危机传播研究及其借鉴意义[J];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8期

2 韩昱;李晓洵;;2010年危机传播研究综述[J];青年记者;2012年11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任先耀;凌文州;石家胜;刘宁;;基于自然选择理论的动物利他行为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10年04期

2 李洋;;公共危机时期政府信息传播机制研究[J];安徽文学(下半月);2011年10期

3 顾研;;艾滋病社会心理问题的复杂性研究[J];安徽科技学院学报;2009年02期

4 杨帆;;我国古代公共管理伦理化制度构建探析[J];安顺学院学报;2011年05期

5 魏代香;;新词语词群的模因视角研究[J];毕节学院学报;2011年03期

6 申建勇;;基因芯片技术应用于运动员选材的伦理思考[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0年05期

7 苏平;徐明阳;;企业危机网络媒体传播演变状况分析[J];商业研究;2012年06期

8 高莉萍;翁莉佳;;基于COCA语料库的英语谚语变体的模因分析[J];北方文学(下半月);2012年01期

9 刘伟;赵丹;孙宏伟;;基于新型Memetic算法的多目标优化[J];吉林大学学报(信息科学版);2012年02期

10 孙春岐;;动物利他行为与种群进化[J];承德民族师专学报;2009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陈洁;;广告归化翻译策略的模因论角度探析[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10年年会论文集[C];2010年

2 邹爱勇;;论我国突发环境污染事件的应急管理[A];水资源可持续利用与水生态环境保护的法律问题研究——2008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C];2008年

3 魏俊飞;葛勇德;;突发环境事件应对法律制度研究[A];生态安全与环境风险防范法治建设——2011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第一册)[C];2011年

4 曹进;;网络语言传播的“模仿”与“复制”[A];中国传媒大学第二届全国新闻学与传播学博士生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5 李爱晖;;新形势下危机传播中主流传统媒体的新闻选择——以《中国青年报》对“三鹿奶粉事件”的报道为例[A];中国传媒大学第三届全国新闻学与传播学博士生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6 曹进;;模因论视阈下的网络语汇传播研究[A];中国传媒大学第三届全国新闻学与传播学博士生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7 孙丽丽;;对危机传播中流言的分析——从“松花江水污染事件”到山西“等地震”[A];中国传媒大学第四届全国新闻学与传播学博士生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8 张丽萍;;新媒介环境下危机传播特性研究[A];中国传媒大学第四届全国新闻学与传播学博士生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9 卢德生;;从藏戏“且索”的变迁看民族传统文化传承理路[A];和谐共生:2007年全国博士生(教育类)学术论坛论文集[C];2007年

10 申凡;陈奕;;试论化解社会风险中的传媒过程管理[A];首届中国传媒经济学博士生论坛论文集[C];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宋五好;道德教育中人伦价值的重构[D];陕西师范大学;2010年

2 游泓;情感与信任关系的社会学研究[D];武汉大学;2009年

3 杨硕;进化心理学的人类学哲学批判[D];吉林大学;2011年

4 卓嘎;藏族天文历算传承模式及其变迁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5 田夏彪;文化认同视域下大理白族教育互补机制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6 魏筠;生活意义:道德教育实效性的寻求[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7 王俏华;论我国榜样教育中的道德问题[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8 沈嘉熠;理想范本与职场影像塑造[D];上海戏剧学院;2011年

9 李康贤;基督教心理学与现代人际关系建设[D];中央民族大学;2011年

10 闫莹;基于合作竞争的网络组织演化研究[D];天津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钊;体育组织在危机公关中的媒体策略研究[D];上海体育学院;2010年

2 袁伟;我国公共危机中媒体管理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3 欧阳小婷;企业危机中的网络舆论引导研究[D];湘潭大学;2010年

4 刘杨;网络与传统媒体舆论引导比较研究[D];湘潭大学;2010年

5 吴亮亮;从危机传播看政府、媒体、公民的责任[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6 张淼;新媒体条件下高校新闻宣传工作的理念转向与实践创新[D];暨南大学;2010年

7 李朝辉;从道金斯与古尔德之争看达尔文主义的未来发展及意义[D];昆明理工大学;2010年

8 陈剑威;从模因论视角解读网络语言[D];武汉理工大学;2010年

9 覃军;政府公共危机信息传播管理问题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0年

10 侯勇;个人慈善行为的伦理动因及其经济学分析[D];天津财经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8条

1 唐钧;从国际视角谈公共危机管理的创新[J];理论探讨;2003年05期

2 龙平;;媒体在危机传播中的社会责任[J];新闻世界;2010年08期

3 王海龙;田野;;危机传播中政府、媒体、公众的角色互动——以青海玉树地震为例[J];青年记者;2010年24期

4 贺文发;;危机传播中的政府、媒体与公众——兼论中美突发事件应对的差异[J];山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03期

5 徐轲;;如何消解危机传播中的“躲猫猫怪象”[J];新闻与写作;2010年08期

6 谢耘耕;裘一娜;;“议程设置”模式下的危机传播与应对[J];新闻与写作;2010年11期

7 郑保卫;杨柳;;论风险社会中危机传播的策略与方法[J];新闻前哨;2010年10期

8 方雪琴;;媒介融合时代政府危机传播的转型[J];中州学刊;2010年06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危机公关[J];当代电影;2012年02期

2 李可佳;;《全民超人》的危机公关[J];商界(评论);2008年09期

3 刘敏;徐雅楠;;浅析危机公关的处理原则[J];大众文艺;2011年04期

4 黄_,

本文编号:236816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falvlunlilunwen/236816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f6bd8***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