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道德伦理论文 >

奥古斯丁论自由意志与德性之困难

发布时间:2018-12-15 08:52
【摘要】:"恶"是一个长期困扰奥古斯丁的命题,奥古斯丁为了解决"恶"的问题,创建了"自由意志说"与"原罪说"。奥氏认为上帝及上帝的创造是全然美善的,恶的产生是因为人滥用了上帝赐予的自由意志。自从人类的始祖亚当夏娃在伊甸园中第一次滥用了自由意志,或者说"原罪"之后,恶就进入世界,人类拥有的自由意志成为了"被束缚的自由意志",人类失去了完全行善的自由,人类拥有犯罪作恶的必然性与普遍性,这就是德性的困难。然而德性之困难不代表德性之不可能,奥古斯丁认为德性若有上帝恩典的临在也是可能的。
[Abstract]:"Evil" is a proposition which has been puzzling Augustine for a long time. In order to solve the problem of "evil", Augustine created the "theory of free will" and "theory of original sin". Orr believes that God and his creation are entirely good, and that evil arises from the abuse of God's free will. Since the first abuse of free will, or "original sin," by Adam Eve, the ancestor of mankind, in the Garden of Eden, evil has entered the world, and the free will of mankind becomes the "free will of being bound." Human beings have lost the freedom to do good completely, and they have the inevitability and universality of crime and evil, which is the difficulty of virtue. However, the difficulty of virtue does not mean that virtue is impossible. Augustine believes that virtue is possible if there is a presence of God's grace.
【作者单位】: 湖北大学哲学学院;
【分类号】:B82-09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章雪富;尼撒的格列高利的古典基督教人文主义——从希腊德性教化的角度看自由意志与恩典[J];浙江学刊;2005年05期

2 黄济鳌;;从理性到信仰:西方自由观的转向——对奥古斯丁信仰自由观的一种解读[J];现代哲学;2010年03期

3 萨·巴特尔;;论康德的道德自由与德性论[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01期

4 齐贵云;;康德目的王国思想的逻辑路径[J];南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3期

5 蓝国桥;;王国维美学的道德走向新探[J];现代哲学;2008年02期

6 马荣;田君;;自由意志的假设与良知的呈现——康德与牟宗三的一点歧异[J];江西青年职业学院学报;2008年01期

7 钱昌照;余翼飞;;康德伦理学与当代社会[J];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3期

8 张刚;;论当代哲学价值论研究的德性化趋势[J];教学与研究;2007年02期

9 冉晓丽;;奥古斯丁的罪责伦理思想[J];重庆电子工程职业学院学报;2009年02期

10 宋清华;;理性为何要追求超验的理想[J];河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特里·伊格尔顿;袁新;;真理、德性和客观性[A];当代国外马克思主义评论(5)[C];2007年

2 崔宜明;;论自由[A];当代中国:发展·安全·价值——第二届(2004年度)上海市社会科学界学术年会文集 (上)[C];2004年

3 吴飞;;绝望中的生命自由——奥古斯丁论“自由意志”、“望德”与自杀禁忌[A];第二届中国南北哲学论坛暨“哲学的当代意义”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4 徐卫红;;从康德的角度看现代道德教育的一个误区[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16)——外国教育思想史与人物研究[C];2009年

5 彭江浩;;论梅里美小说中的伦理意识[A];“文学伦理学批评:文学研究方法新探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6 隋刚;;爱默生创新理念的现实意义:灵性、德性、创造性[A];“文学伦理学批评:文学研究方法新探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7 戴兆国;;儒家仁道价值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A];安徽省社会科学界第三届学术年会哲学学会专场——“科学发展观与安徽崛起”论坛论文集[C];2008年

8 刘岩;龙君伟;;行政伦理研究反思与展望[A];首届青年中国公共行政学者论坛:反思中国公共行政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9 孙筱泠;;责任与应答——海德格尔原伦理学初探[A];第二届中国南北哲学论坛暨“哲学的当代意义”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10 江湄;;“新史学”之“新”义——梁启超“人群进化之因果”观中的佛、儒思想因素[A];史学批评与史学文化研究[C];2009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朱永新;应重视德性形成的规律[N];光明日报;2001年

2 胡瑶;机器人也要有“德性”[N];经济参考报;2008年

3 李建国;济南:话语的德性[N];中国邮政报;2002年

4 姚远光;德性是社会和谐发展的内在力量[N];济宁日报;2009年

5 夏一璞 中国社会科学院马克思主义研究院;尊严是外在存在与内在德性的统一[N];中国社会报;2010年

6 乔洪武 武汉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西方经济学视野中的市场经济与德性[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年

7 傅达林;权利并不取决于德性[N];检察日报;2011年

8 宋圭武;市场经济的德性基础[N];海南日报;2011年

9 ;北京人什么德性[N];中国妇女报;2000年

10 郑键;《百年德性》引发“德性”思考[N];检察日报;200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毅;自由意志:哲学与心理学研究[D];武汉大学;2010年

2 王本存;宪政与德性[D];重庆大学;2007年

3 吴晓蓉;法治实践中的德性研究[D];中南大学;2011年

4 吴欲波;自由的守望[D];浙江大学;2005年

5 张夫伟;迷失与追寻[D];南京师范大学;2006年

6 周治华;伦理学视阈中的尊重[D];复旦大学;2007年

7 赵文静;学校道德责任教育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8年

8 沈建平;趣味与德性[D];浙江大学;2008年

9 王小锡;经济德性论[D];湖南师范大学;2008年

10 黄文前;自由意志——叔本华哲学思想研究[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琚亮;恶与罪的生成辩证[D];浙江大学;2008年

2 崔晓;基督教中的恩典与自由意志[D];陕西师范大学;2009年

3 余雪玲;重返伊甸园[D];南昌大学;2010年

4 王琳;奥古斯丁自由意志诠释[D];黑龙江大学;2011年

5 杨柳;救赎论中的诗性启示[D];浙江大学;2007年

6 汪志军;意愿与恩典[D];山东大学;2012年

7 赵耀;异化世界下个体自由之路[D];海南大学;2011年

8 王文凯;自由视角下的道德与政治[D];陕西师范大学;2010年

9 王智;康德根本恶理论研究[D];苏州大学;2011年

10 谢子卿;自由意志与道德责任[D];上海师范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238036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falvlunlilunwen/238036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fbce***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