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动物权利”中伤害与裨益的不可通约性
【文章目录】:
一、关于伤害
二、轻伤害原则
三、副作用
四、不可通约性
五、实践意义与局限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孙亚君;;论“动物权利”中伤害与裨益的不可通约性[J];自然辩证法通讯;2019年03期
2 杨通进;动物权利论与生物中心论——西方环境伦理学的两大流派[J];自然辩证法研究;1993年08期
3 王璐;赵昆;;哲学理性视野下对“动物权利”的思考[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9年01期
4 张志鹏;;道德主体与道德病人的交互性——动物权利与间接责任论[J];山西青年;2017年13期
5 T.雷根,杨通进;关于动物权利的激进的平等主义观点[J];哲学译丛;1999年04期
6 乔琳;;亨利?索尔特及其动物权利思想[J];艺术品鉴;2015年05期
7 杨通进;动物拥有权利吗[J];河南社会科学;2004年06期
8 张向东;哈贝马斯的伦理思想研究——兼与麦金太尔相比较[J];华北水利水电学院学报(社科版);2005年02期
9 张汝伦;中西伦理学对话的可能性和条件[J];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年04期
10 孙亚君;;论个体主义环境伦理学的根本分歧——功利论、权利论与道义论的“道德考量性”辨析[J];自然辩证法研究;2018年08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巩固;环境伦理学的法学批判[D];中国海洋大学;2008年
2 薛勇民;环境伦理学的后现代诠释[D];山西大学;2004年
3 郭玲玲;建立在新人道主义基础上的环境伦理学[D];吉林大学;2006年
4 杨英姿;伦理的生态向度[D];复旦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左媚柳;对三峡工程的环境伦理研究与批判[D];重庆大学;2007年
2 孙博;西方环境伦理学发展三个阶段的哲学诠释[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4年
3 崔玉宾;环境伦理学思想及其评价[D];河南大学;2004年
4 任奇民;自然中心主义环境伦理学探析[D];吉林大学;2008年
5 闫鸿斐;利他性研究与环境伦理学[D];河南大学;2009年
6 林红梅;关于动物解放论的分析与批判[D];清华大学;2005年
7 熊艳玲;环境伦理学的新理论模型[D];天津大学;2014年
8 吴佳睿;环境伦理学视域下的矿产资源开发问题研究[D];沈阳师范大学;2016年
9 刘爱国;价值设定[D];湖南师范大学;2006年
10 乔琳;[D];西安外国语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286837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falvlunlilunwen/286837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