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道德伦理论文 >

生态正义之理论建构——以“生产性正义”和“生产关系正义”为切入点

发布时间:2020-11-05 02:12
   生态正义是关于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一个重要生态哲学范畴。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出发,当前对生态正义的理论建构之路比较有代表性的主要有两条,即"生产性正义"与"生产关系正义",前者主要从"人与自然"层面表达正义诉求,后者则主要从"人与人"层面表达正义诉求。这两条建构之路对于人们把握生态正义虽有一定的意义,但在一定程度上模糊了生产力与生产关系辩证统一的唯物史观原理。作为一种"生产方式正义"建构之路的出场则能弥补其相关缺陷,理由在于:一是"生产方式"内蕴着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两个维度;二是正义的话语基础必然根植于一定的生产方式;三是生态问题的产生根源可归结于某种生产方式的非正义性。对生态正义的理论建构应该以生产力与生产关系辩证统一的唯物史观原理为基础,坚持"大自然-人-实践活动"的有机整体性、生产性正义与生产关系正义的内在统一性以及从"自然的解放"到"人的解放"的目标指向性,这样才能更加充分和整体性地把握生态正义的本质内涵。
【文章目录】:
一、“生产性正义”与“生产关系正义”两条建构之路反思
    (一)“生产性正义”及其理论局限。
    (二)“生产关系正义”及其理论局限。
二、回到“生产方式正义”建构之路:一个必要性分析
三、科学把握作为生产方式正义的生态正义之理论建构
四、结语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武装;;空间正义的出场逻辑、理论旨趣和批判方位[J];伦理学研究;2019年06期

2 袁超;;论正义的空间性与空间的正义性[J];伦理学研究;2019年06期

3 魏传光;;交换正义、保守主义与超越正义——对“马克思反对正义”的批判[J];东南学术;2020年03期

4 刘清平;;文字、理性和正义:三期启蒙辨析[J];关东学刊;2020年01期

5 郑呈杰;曹东溟;;德性到规则:从休谟视角看正义内涵转变的历程、原因及意义[J];洛阳师范学院学报;2020年07期

6 乔乐林;;当代中国公民的正义德性及其塑造[J];道德与文明;2016年02期

7 张淑;;持有正义还是分配正义?——论诺齐克对于分配正义理论的超越[J];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年03期

8 吴红涛;;正义的现象学:从知识正义到审美正义[J];道德与文明;2015年05期

9 杨爽;;超越正义 回归良善生活——阿格尼丝·赫勒《超越正义》一书初探[J];侨园;2020年02期

10 张琦;;浅析信息时代赫勒《超越正义》[J];数码世界;2020年04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肖劲草;交换正义研究[D];武汉大学;2012年

2 曹晓鲜;气候正义研究[D];中南大学;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任贺;网络正义的实现困境及其化解研究[D];东北大学;2013年

2 万起发;荀子正义伦理思想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3年

3 颜文健;我国医疗救助制度的正义研究[D];南华大学;2012年

4 符耀;正义的效率之维及其限度[D];吉首大学;2012年

5 周丽霞;论道德哲学视野下的程序正义[D];山西大学;2008年

6 朱蕾;正义中的善[D];山东大学;2007年

7 王爽;论经济正义[D];新疆大学;2006年

8 卢玉玲;司法活动中矫正正义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3年

9 周宗兴;资助行为正义之评价论[D];湖北大学;2012年

10 刘光斌;正义与德性的融合[D];湖南师范大学;2005年



本文编号:287096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falvlunlilunwen/287096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a5ff***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