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与海洋动物伦理关系探析
发布时间:2020-12-24 04:20
随着经济的迅速发展和人口的膨胀,环境恶化问题日益严重,陆地资源日趋匮乏。21世纪是海洋的世纪,海洋开发浪潮已在全世界范围内掀起。由于人们主客二分的观念以及海洋动物伦理缺乏普及等原因,国民海洋动物保护意识淡薄。而海洋经济发展的巨大利益使海洋开发加剧,沿海污染和生态破坏日益严重,这些问题都威胁着海洋动物的生存。过去很长一段时期里,人们只注意到动物是一种可以利用的资源,忽视了人类与动物具有统一性,忽视了对动物的保护。这不仅暴露出人性的弱点,也使生态系统遭到了破坏。目前,我国正处于实施海洋战略的重要时期,提高公民海洋动物保护意识,加强海洋动物、海洋环境保护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从伦理学视角分析研究人与海洋动物的关系,有利于人们正确地把握人与海洋动物的关系,以矫正现阶段人们海洋动物伦理观念的缺失,有利于促进海洋动物保护相关法律的建设和实施。同时,动物作为生态系统中具有代表性的一份子,研究如何建立人与海洋动物和谐伦理关系有利于取得相关经验推向生态文明建设,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本文抓住人与海洋动物伦理关系这一哲学和时代所关注的热点问题,首先通过分析海洋动物的特殊性及人类中心主义和非人类中心主义弊...
【文章来源】:大连海事大学辽宁省 211工程院校
【文章页数】:61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1章 研究人与海洋动物伦理关系的必要性
1.1 人与海洋动物伦理关系概述
1.2 海洋动物的特殊性
1.2.1 海洋动物生存空间的特殊性
1.2.2 海洋动物生存要求的特殊性
1.2.3 海洋动物满足人类需求的特殊性
1.3 人类中心主义与非人类中心主义之争
1.3.1 人类中心主义——不可逾越的界限
1.3.2 非人类中心主义——超越性的视界
1.3.3 对人类中心主义和非人类中心主义的整合和超越
1.4 研究人与海洋动物伦理关系的重要意义
1.4.1 矫正人们海洋动物伦理的缺失
1.4.2 促进海洋动物保护法律的建设
1.4.3 取得经验推向生态文明建设
第2章 人与动物关系的伦理思想回溯
2.1 中国传统文化关于人与动物关系的思想
2.1.1 儒家"天人合一"
2.1.2 道家"类无贵贱"
2.1.3 佛家"众生平等"
2.2 西方五种关于动物道德地位的理论
2.2.1 笛卡尔无地位理论
2.2.2 阿奎那、康德间接义务理论
2.2.3 里根地位平等观
2.2.4 边沁、辛格平等考虑理论
2.2.5 班杰民分级理论
2.3 马克思主义关于人与自然理论的基本观点
2.3.1 人与自然的关系是对立统一的辩证关系
2.3.2 人类可以调整人与自然的关系
2.3.3 人与自然和谐是人与自然关系的主要内容和理想目标
第3章 人与海洋动物伦理关系失衡现象分析
3.1 人与动物关系的历史演进
3.1.1 人对动物崇拜、依附时期
3.1.2 人对动物忽视、支配时期
3.1.3 人对动物的重新认识时期
3.2 人与海洋动物关系失衡的集中表现
3.2.1 人类的贪欲导致海洋动物剧减
3.2.2 海洋动物栖息地遭到了人类严重的破坏
3.2.3 人类为了自身利益漠视海洋动物的痛苦
3.3 人与海洋动物关系失衡的根源
3.3.1 认识论根源
3.3.2 价值观根源
3.3.3 社会根源
3.4 海洋动物伦理是亟待开发的研究领域
3.4.1 应用伦理发展的需要
3.4.2 为海洋动物的保护提供理论基础
第4章 建立人与海洋动物和谐伦理关系的理性思考
4.1 人与海洋动物和谐伦理关系构建的合理性
4.1.1 科技发展及学科交叉奠定了科学基础
4.1.2 将海洋动物纳入道德共同体的合理性
4.1.3 继承发展了中外人与动物关系思想中的合理成分
4.1.4 符合马克思主义生态观
4.2 人与海洋动物和谐伦理关系构建的原则
4.2.1 需要分级原则
4.2.2 适度开发原则
4.2.3 整体至上原则
4.2.4 亲近优先原则
4.3 人与海洋动物和谐伦理关系构建的路径
4.3.1 构建人与海洋动物主客相融的观念
4.3.2 树立系统性与整体性的思维方式
4.3.3 加强海洋动物伦理教育
4.3.4 加强海洋生态环境建设
4.3.5 完善海洋动物福利体系
4.3.6 调整消费结构以保护珍稀海洋动物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公开发表论文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当代生态危机的认识论根源及出路[J]. 陈俊. 伦理学研究. 2007(01)
[2]高校动物伦理教育模式探讨[J]. 何龙,程鲲,邹红菲. 中国林业教育. 2006(06)
[3]人类之嘴是动物之坟[J]. 郭耕. 百科知识. 2006(13)
[4]动物伦理学研究[J]. 王延伟. 中国环境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06(02)
[5]食用野生动物的伦理思考[J]. 王凤志.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6(02)
[6]当世界开始缅怀——海洋生物生存现状反思[J]. 思源. 海洋世界. 2005(11)
[7]动物权利思想历史考察[J]. 王延伟. 中国环境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05(01)
[8]试论西方动物保护伦理的发展轨迹[J]. 林红梅. 学术交流. 2005(02)
[9]动物伦理的限度[J]. 毛翰. 海南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5(01)
[10]人与动物关系的环境伦理学探究[J]. 马桂新. 沈阳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5(01)
硕士论文
[1]从人类中心主义到生命和谐[D]. 李德书.华东政法大学 2007
[2]动物的权利抑或人类的义务[D]. 司景辉.吉林大学 2007
[3]人与自然和谐关系的当代构建[D]. 陈松杰.郑州大学 2006
[4]马克思恩格斯生态哲学思想及其当代价值[D]. 周娟.安徽大学 2006
[5]生态思维方式探究[D]. 孔欢.广西师范大学 2006
[6]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哲学思考[D]. 冯淼.吉林大学 2006
[7]动物权利研究[D]. 秦思.吉林大学 2006
[8]我国海洋生物多样性面临的问题、原因及对策[D]. 张传荣.大连理工大学 2005
[9]论人与自然的辩证关系[D]. 杨国安.华中科技大学 2005
[10]马克思主义生态哲学的人文关怀维度及其当代意义[D]. 杨珺.山西大学 2004
本文编号:2934971
【文章来源】:大连海事大学辽宁省 211工程院校
【文章页数】:61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1章 研究人与海洋动物伦理关系的必要性
1.1 人与海洋动物伦理关系概述
1.2 海洋动物的特殊性
1.2.1 海洋动物生存空间的特殊性
1.2.2 海洋动物生存要求的特殊性
1.2.3 海洋动物满足人类需求的特殊性
1.3 人类中心主义与非人类中心主义之争
1.3.1 人类中心主义——不可逾越的界限
1.3.2 非人类中心主义——超越性的视界
1.3.3 对人类中心主义和非人类中心主义的整合和超越
1.4 研究人与海洋动物伦理关系的重要意义
1.4.1 矫正人们海洋动物伦理的缺失
1.4.2 促进海洋动物保护法律的建设
1.4.3 取得经验推向生态文明建设
第2章 人与动物关系的伦理思想回溯
2.1 中国传统文化关于人与动物关系的思想
2.1.1 儒家"天人合一"
2.1.2 道家"类无贵贱"
2.1.3 佛家"众生平等"
2.2 西方五种关于动物道德地位的理论
2.2.1 笛卡尔无地位理论
2.2.2 阿奎那、康德间接义务理论
2.2.3 里根地位平等观
2.2.4 边沁、辛格平等考虑理论
2.2.5 班杰民分级理论
2.3 马克思主义关于人与自然理论的基本观点
2.3.1 人与自然的关系是对立统一的辩证关系
2.3.2 人类可以调整人与自然的关系
2.3.3 人与自然和谐是人与自然关系的主要内容和理想目标
第3章 人与海洋动物伦理关系失衡现象分析
3.1 人与动物关系的历史演进
3.1.1 人对动物崇拜、依附时期
3.1.2 人对动物忽视、支配时期
3.1.3 人对动物的重新认识时期
3.2 人与海洋动物关系失衡的集中表现
3.2.1 人类的贪欲导致海洋动物剧减
3.2.2 海洋动物栖息地遭到了人类严重的破坏
3.2.3 人类为了自身利益漠视海洋动物的痛苦
3.3 人与海洋动物关系失衡的根源
3.3.1 认识论根源
3.3.2 价值观根源
3.3.3 社会根源
3.4 海洋动物伦理是亟待开发的研究领域
3.4.1 应用伦理发展的需要
3.4.2 为海洋动物的保护提供理论基础
第4章 建立人与海洋动物和谐伦理关系的理性思考
4.1 人与海洋动物和谐伦理关系构建的合理性
4.1.1 科技发展及学科交叉奠定了科学基础
4.1.2 将海洋动物纳入道德共同体的合理性
4.1.3 继承发展了中外人与动物关系思想中的合理成分
4.1.4 符合马克思主义生态观
4.2 人与海洋动物和谐伦理关系构建的原则
4.2.1 需要分级原则
4.2.2 适度开发原则
4.2.3 整体至上原则
4.2.4 亲近优先原则
4.3 人与海洋动物和谐伦理关系构建的路径
4.3.1 构建人与海洋动物主客相融的观念
4.3.2 树立系统性与整体性的思维方式
4.3.3 加强海洋动物伦理教育
4.3.4 加强海洋生态环境建设
4.3.5 完善海洋动物福利体系
4.3.6 调整消费结构以保护珍稀海洋动物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公开发表论文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当代生态危机的认识论根源及出路[J]. 陈俊. 伦理学研究. 2007(01)
[2]高校动物伦理教育模式探讨[J]. 何龙,程鲲,邹红菲. 中国林业教育. 2006(06)
[3]人类之嘴是动物之坟[J]. 郭耕. 百科知识. 2006(13)
[4]动物伦理学研究[J]. 王延伟. 中国环境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06(02)
[5]食用野生动物的伦理思考[J]. 王凤志.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6(02)
[6]当世界开始缅怀——海洋生物生存现状反思[J]. 思源. 海洋世界. 2005(11)
[7]动物权利思想历史考察[J]. 王延伟. 中国环境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05(01)
[8]试论西方动物保护伦理的发展轨迹[J]. 林红梅. 学术交流. 2005(02)
[9]动物伦理的限度[J]. 毛翰. 海南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5(01)
[10]人与动物关系的环境伦理学探究[J]. 马桂新. 沈阳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5(01)
硕士论文
[1]从人类中心主义到生命和谐[D]. 李德书.华东政法大学 2007
[2]动物的权利抑或人类的义务[D]. 司景辉.吉林大学 2007
[3]人与自然和谐关系的当代构建[D]. 陈松杰.郑州大学 2006
[4]马克思恩格斯生态哲学思想及其当代价值[D]. 周娟.安徽大学 2006
[5]生态思维方式探究[D]. 孔欢.广西师范大学 2006
[6]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哲学思考[D]. 冯淼.吉林大学 2006
[7]动物权利研究[D]. 秦思.吉林大学 2006
[8]我国海洋生物多样性面临的问题、原因及对策[D]. 张传荣.大连理工大学 2005
[9]论人与自然的辩证关系[D]. 杨国安.华中科技大学 2005
[10]马克思主义生态哲学的人文关怀维度及其当代意义[D]. 杨珺.山西大学 2004
本文编号:293497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falvlunlilunwen/293497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