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移情与道德教育
发布时间:2021-01-17 08:26
当今社会,人性冷漠,道德良知等的缺失严重影响着社会的和谐与稳定,与此同时也对中国的传统道德和道德教育模式形成了巨大挑战。传统的纯理论灌输模式已不再能满足提升素质、净化心灵的要求,社会中急需有一种新的有成效的道德教育模式来维护社会的稳定与和谐。情感主义者和道德心理学家认为道德滑坡的根源在于行为主体移情心的缺失,道德领域应当重视对移情心的培养,以达到主观自愿地遵守道德原则,施行道德行为。“移情”作为人类的一种情感心理机制,是人生存的本性之一,是社会中人际交往的润滑剂,在道德领域起着粘合剂的作用,它与道德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对道德教育具有极其重要的价值和现实意义。本文紧紧围绕移情展开,阐述了移情的内涵、特性,明确了移情心或仁爱之心的培养对有序道德活动的重要性。作为道德活动的基础和前提,移情在道德情感的诱发,道德认知的产生、形成,道德原则的形成与内化和道德判断的最终做出等环节中起着基础性的作用。在道德活动中,道德态度往往是先于道德判断的,而移情又很大程度上影响着道德态度的形成。以上理论启示我们,在道德教育过程中,要重视移情心或仁爱之心的培养,充分发挥移情的作用,将移情引向实践领域,辩证地看待移...
【文章来源】:南京师范大学江苏省 211工程院校
【文章页数】:47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目录
导论
一、问题的提出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三、研究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第一章 移情
一、移情的特性
(一) 移情是一种心理机制
(二) 移情心的可唤起性及可培养性
(三) 移情与移情心
二、移情的产生及发展
三、移情的作用
第二章 移情与道德判断
一、道德态度与道德判断
(一)何谓道德态度
(二) 道德态度在先,还是道德判断在先
(三) 移情与道德态度
二、移情与道德判断
(一) 道德感——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二) 移情与道德认知——将心比心、换位思考
(三) 移情在道德判断中的作用
三、道德原则对道德态度的反作用
(一) 道德原则的心理基础
(二) 移情作用下道德原则的内化
(三) 道德原则的作用
第三章 “移情”对当今道德教育的启示
一、仁爱之心与道德教育
(一) 作为基本美德的仁爱之心
(二) 移情与仁爱之心
(三) 仁爱之心的培养
二、诱导纪律(INDUCTIVE DISCIPLINE或INDUCTION)
(一) 诱导纪律
(二) 诱导纪律与移情心的培养
(三) 道德践行与美德的培养
三、审美教育与道德教育
(一) 审美移情与道德情感
(二) 美育对道德教育的作用
结语
参考文献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情感主义德性伦理学:一种当代的进路[J]. 迈克尔·斯洛特,王楷. 道德与文明. 2011(02)
[2]移情在品德形成中的作用与训练[J]. 刘野. 教育科学. 2010(06)
[3]论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的价值取向[J]. 刘文华,吕云. 山东社会科学. 2010(12)
[4]马克斯·舍勒对移情观念的批评[J]. 牟春.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9(04)
[5]休谟道德同情论浅析[J]. 王瑾. 文教资料. 2009(08)
[6]情感主义及其当代德育意义[J]. 叶飞. 现代教育论丛. 2009(01)
[7]德育中移情能力的训练[J]. 田维. 襄樊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8(06)
[8]移情的心理机制及其影响因素概述[J]. 刘俊升,周颖. 心理科学. 2008(04)
[9]论情感在道德生活中的作用[J]. 付晓琼. 读与写(教育教学刊). 2008(07)
[10]移情:道德情感培养的切入点[J]. 张汉芳. 武汉商业服务学院学报. 2006(03)
本文编号:2982527
【文章来源】:南京师范大学江苏省 211工程院校
【文章页数】:47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目录
导论
一、问题的提出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三、研究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第一章 移情
一、移情的特性
(一) 移情是一种心理机制
(二) 移情心的可唤起性及可培养性
(三) 移情与移情心
二、移情的产生及发展
三、移情的作用
第二章 移情与道德判断
一、道德态度与道德判断
(一)何谓道德态度
(二) 道德态度在先,还是道德判断在先
(三) 移情与道德态度
二、移情与道德判断
(一) 道德感——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二) 移情与道德认知——将心比心、换位思考
(三) 移情在道德判断中的作用
三、道德原则对道德态度的反作用
(一) 道德原则的心理基础
(二) 移情作用下道德原则的内化
(三) 道德原则的作用
第三章 “移情”对当今道德教育的启示
一、仁爱之心与道德教育
(一) 作为基本美德的仁爱之心
(二) 移情与仁爱之心
(三) 仁爱之心的培养
二、诱导纪律(INDUCTIVE DISCIPLINE或INDUCTION)
(一) 诱导纪律
(二) 诱导纪律与移情心的培养
(三) 道德践行与美德的培养
三、审美教育与道德教育
(一) 审美移情与道德情感
(二) 美育对道德教育的作用
结语
参考文献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情感主义德性伦理学:一种当代的进路[J]. 迈克尔·斯洛特,王楷. 道德与文明. 2011(02)
[2]移情在品德形成中的作用与训练[J]. 刘野. 教育科学. 2010(06)
[3]论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的价值取向[J]. 刘文华,吕云. 山东社会科学. 2010(12)
[4]马克斯·舍勒对移情观念的批评[J]. 牟春.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9(04)
[5]休谟道德同情论浅析[J]. 王瑾. 文教资料. 2009(08)
[6]情感主义及其当代德育意义[J]. 叶飞. 现代教育论丛. 2009(01)
[7]德育中移情能力的训练[J]. 田维. 襄樊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8(06)
[8]移情的心理机制及其影响因素概述[J]. 刘俊升,周颖. 心理科学. 2008(04)
[9]论情感在道德生活中的作用[J]. 付晓琼. 读与写(教育教学刊). 2008(07)
[10]移情:道德情感培养的切入点[J]. 张汉芳. 武汉商业服务学院学报. 2006(03)
本文编号:298252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falvlunlilunwen/298252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