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克·马里坦的道德教育哲学述评
发布时间:2021-01-19 10:48
现代社会是一个道德相对贫乏的时代,社会伦理道德表现为防御性的道德规范,学校道德教育则囿于道德规范的授受,忽视学生主体的精神需求和道德情绪体验,成为无主体的教育,致使德育低效,学生道德素质低下。反思当前学校道德教育问题,一个重要的纬度就是立足广阔的人类文化背景,汲取并利用丰富的文化资源,扩大德育视野。本文的写作目的之一就在于此。 雅克·马里坦关于道德教育论述是简略的,散见于教育思想中,但并不能由此而否定其深刻性,他代表着新托马斯主义在教育上的观点。作者期望对马里坦的道德教育哲学进行完整的阐述和尝试性评价。全文共分四个部分: 第一部分探讨了马里坦道德教育哲学的理论基础。概括起来讲,其理论基础是启示伦理学。这是一个庞大的伦理学体系。本文择取了其中的形而上学存在论、人格理论、完整的人道主义以及幸福论和自由观进行了详尽的论述。通过这些理论,马里坦揭示了人是一种目的性存在及人的伦理存在特性,描述分析了人与上帝的关系、人的现实处境,指出人类摆脱困境的出路——宗教信仰的恢复和道德上的再教育。 第二部分从两个方面阐述了马里坦的道德教育哲学。一方面是道德上受过教育的人及理论基础。马里坦认...
【文章来源】:山东师范大学山东省
【文章页数】:45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前言
第一部分 理论基础
一、 马里坦的形而上学存在论
二、 马里坦的个体理论与人格理论
三、 马里坦的完整的人道主义
四、 马里坦的幸福论和自由观
第二部分 道德教育哲学
一、 道德上受过教育的人
(一) 道德教育的人性论基础
(二) 道德教育的目的
(三) 道德上受过教育的人
二、 道德教育的方法
(—) 教育的动力
(二) 道德教育的方法
第三部分 评价与启示
一、 关于马里坦道德教育哲学理论基础的评价
二、 关于马里坦论理性在道德教育中的作用
三、 关于马里坦宗教道德教育的方法及启示
注释
参考文献
后记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现时代宗教之存在的合法性批判[J]. 康健. 中共中央党校学报. 2000(03)
[2]信仰·宗教·哲学·终极关怀[J]. 荆学民,李旭炎. 南开学报. 1999(02)
[3]新托马斯主义教育思想探析[J]. 洪明. 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8(01)
[4]新托马斯主义的伦理观剖析[J]. 吴宗英. 社会科学. 1982(08)
本文编号:2986848
【文章来源】:山东师范大学山东省
【文章页数】:45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前言
第一部分 理论基础
一、 马里坦的形而上学存在论
二、 马里坦的个体理论与人格理论
三、 马里坦的完整的人道主义
四、 马里坦的幸福论和自由观
第二部分 道德教育哲学
一、 道德上受过教育的人
(一) 道德教育的人性论基础
(二) 道德教育的目的
(三) 道德上受过教育的人
二、 道德教育的方法
(—) 教育的动力
(二) 道德教育的方法
第三部分 评价与启示
一、 关于马里坦道德教育哲学理论基础的评价
二、 关于马里坦论理性在道德教育中的作用
三、 关于马里坦宗教道德教育的方法及启示
注释
参考文献
后记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现时代宗教之存在的合法性批判[J]. 康健. 中共中央党校学报. 2000(03)
[2]信仰·宗教·哲学·终极关怀[J]. 荆学民,李旭炎. 南开学报. 1999(02)
[3]新托马斯主义教育思想探析[J]. 洪明. 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8(01)
[4]新托马斯主义的伦理观剖析[J]. 吴宗英. 社会科学. 1982(08)
本文编号:298684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falvlunlilunwen/298684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