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的中华孝文化自信
发布时间:2021-01-25 18:46
乡村是孝文化的发源地,孝文化与乡村相与共生。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为坚定孝文化自信提供了一个鲜活的认知视界和实践平台。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十九大精神,必须深刻把握乡村振兴的文化意义,以孝文化自信助力乡村振兴,在乡村振兴中实现孝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文章来源】:湖北工程学院学报. 2019,39(02)
【文章页数】:6 页
【文章目录】:
一、乡村振兴战略中的孝文化取向
二、乡村振兴战略中的孝文化力量
1. 激活孝文化经济资源, 助推乡村“产业兴旺”。
2. 汲取孝文化的生态智慧, 助推乡村“生态宜居”。
3. 挖掘孝文化的道德功能, 助推“乡风文明”。
4. 借鉴孝文化的治理经验, 助推乡村“治理有效”。
5. 展现孝文化的民生情怀, 助推乡村“生活富裕”。
三、乡村振兴战略中孝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乡村振兴战略的文化意义[J]. 潘鲁生. 中国政协. 2018(04)
[2]城镇化背景下我国农村孝文化传承探讨[J]. 郑自立. 伦理学研究. 2017(03)
[3]美丽乡村建设背景下的孝文化与乡村治理[J]. 谭英. 中共浙江省委党校学报. 2016(06)
[4]城乡一体化进程中的乡村治理创新[J]. 徐勇. 中国农村经济. 2016(10)
[5]试论孝文化资源产业化的价值及基本思路——以孝感市为例[J]. 彭桂芳. 湖北工程学院学报. 2016(01)
[6]村落教育价值与乡村治理秩序重构[J]. 朱启臻,梁栋. 人民论坛. 2015(14)
[7]孝道伦理与乡土社会生活的重建[J]. 杨柳新. 齐鲁学刊. 2015(02)
[8]论儒家孝文化的生态伦理思想[J]. 李仁君. 中华文化论坛. 2014(06)
[9]论孝的文化内涵[J]. 罗移山,邹素萍. 孝感学院学报. 2010(05)
[10]儒家的“天人合一”思想及其科学转化[J]. 魏世梅. 理论导刊. 2008(03)
本文编号:2999706
【文章来源】:湖北工程学院学报. 2019,39(02)
【文章页数】:6 页
【文章目录】:
一、乡村振兴战略中的孝文化取向
二、乡村振兴战略中的孝文化力量
1. 激活孝文化经济资源, 助推乡村“产业兴旺”。
2. 汲取孝文化的生态智慧, 助推乡村“生态宜居”。
3. 挖掘孝文化的道德功能, 助推“乡风文明”。
4. 借鉴孝文化的治理经验, 助推乡村“治理有效”。
5. 展现孝文化的民生情怀, 助推乡村“生活富裕”。
三、乡村振兴战略中孝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乡村振兴战略的文化意义[J]. 潘鲁生. 中国政协. 2018(04)
[2]城镇化背景下我国农村孝文化传承探讨[J]. 郑自立. 伦理学研究. 2017(03)
[3]美丽乡村建设背景下的孝文化与乡村治理[J]. 谭英. 中共浙江省委党校学报. 2016(06)
[4]城乡一体化进程中的乡村治理创新[J]. 徐勇. 中国农村经济. 2016(10)
[5]试论孝文化资源产业化的价值及基本思路——以孝感市为例[J]. 彭桂芳. 湖北工程学院学报. 2016(01)
[6]村落教育价值与乡村治理秩序重构[J]. 朱启臻,梁栋. 人民论坛. 2015(14)
[7]孝道伦理与乡土社会生活的重建[J]. 杨柳新. 齐鲁学刊. 2015(02)
[8]论儒家孝文化的生态伦理思想[J]. 李仁君. 中华文化论坛. 2014(06)
[9]论孝的文化内涵[J]. 罗移山,邹素萍. 孝感学院学报. 2010(05)
[10]儒家的“天人合一”思想及其科学转化[J]. 魏世梅. 理论导刊. 2008(03)
本文编号:299970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falvlunlilunwen/2999706.html